节日动员的话语解读
2022-03-07焦平亚
[摘 要]节日因其独特的情感聚合与价值传递功能,成为党和国家开展社会动员的重要载体。“五一”国际劳动节在我国的节日动员中的地位更为凸显。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所发表的“五一”社论,有着稳定的话语逻辑、鲜明的话语特征与独特的话语功能:话语逻辑遵循着积蓄群体情感、回应时代诉求与坚持人民主体三个依次递进的逻辑理路;话语特征表现为历史继承与时代特征相统一、情感动员与事实说理相统一、使命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统一;话语功能主要有信息载储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与情感激励功能。
[关键词]《人民日报》;“五一”社论;节日动员;话语解读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22)01-0036-07
节日是特定社会群体为庆祝、追思或怀念特定事件或人物而设立的重要时日,有着鲜明的文化和价值导向,反映着特定社会群体的价值追求与利益取向。节日活动的举行,是一种集体记忆的建构过程,在无形中塑造着特定团体内部的群体认同。“五一”国际劳动节作为劳动人民的節日,在我国劳动人民的集体记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话语是社会主体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概念和范畴表达与传播其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1]。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表现方式,话语体现着行为主体的意识形态、价值情感以及主体对客体的现实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基本上每年都会在此时发表社论,用以阐释党的政策并动员广大劳动人民,逐步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话语表述体系,有着稳定的话语逻辑、鲜明的话语特征与独特的话语功能,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劳动节日动员话语的历史特征。目前,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节日动员研究已取得较多成果,但鲜有对节日动员话语的研究,对于劳动节日动员话语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因此,通过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五一”社论(以下称社论)的文本话语,剖析其话语逻辑、话语特征与话语功能,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节日动员话语的整体理解。①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五一”社论的话语逻辑
任何话语文本的展开,必然遵循着一定的话语逻辑。正确把握社论文本的话语逻辑,是更好理解其动员话语的重要一环。综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的“五一”社论,其话语逻辑主要表现为起首积蓄群体情感、继而回应时代诉求与回归坚持人民主体三个方面。
(一) 积蓄群体情感:话语动员的首要环节
运用话语激起的情感共振,以增强动员的实效性,是社论话语动员的首要环节。社论积蓄群体情感的方式,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注重突出时间节点以强化政治认同。“五一”国际劳动节作为劳动人民特有的节日,是劳动人民情感寄托的重要载体,也是有效动员劳动人民的重要时间节点。社论的话语表达中,首要的就是向广大劳动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突出“五一”国际劳动节是赞美全体劳动人民并值得劳动人民欢庆的节日,以此明确受动员的阶级主体,进而激发劳动人民的主体意识。1996年社论开篇第一句话便点明“今天,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光辉节日”,紧接着就是向包括工人、农民以及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礼”[2]。整体观之,向受众界清时间节点与动员对象,基本上为历年的社论所遵循。第二,回顾历史成就以唤起情感共鸣。回顾国家和劳动人民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是社论话语表达中的重要内容。广大劳动人民是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主体力量,回顾历史成就,就是对广大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辛勤劳动的肯定与褒扬,能够有效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社论对于国家建设历史成就的回顾,多从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果着手。如1955年社论就点明工人阶级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劳动竞赛,顺利完成了一年来的国家建设计划;广大农民群众努力增加农业生产,开办农业合作社,有力支持了国家工业建设,赞扬广大劳动人民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国家统一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3]。每逢重要时间节点,社论还会通过梳理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成就以激励广大劳动人民。如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社论回顾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包产到户的小岗村、“三天一层楼”的深圳与乘着绿皮火车打工的农民工等社会群像,强调“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共同书写下伟大事业的崭新篇章,共同收获了中华民族的无上荣光”[4]。通过表达节日祝福、回顾历史成就,为动员群众完成情感蓄势,为有效动员劳动人民创造了条件。
(二) 回应现实诉求:话语动员的根本要求
动员话语能否有效实现动员目标,取决于其是否真正服务于社会现实。因此,回应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诉求,是社论动员话语的本质要求。社论将时代任务融入动员话语之中,依托报刊这一媒介生成强大的价值指引力,从而实现动员劳动人民投入国家建设中的目的。1952年是朝鲜战争进行的第三年,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第三年,支援朝鲜人民打败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从而保卫我国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是这一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这一任务,是年“五一”《人民日报》发表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世界持久和平而奋斗》的社论,号召全体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投入抗美援朝和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去[5]。1963年,面对三年自然灾害与“大跃进”运动的冲击,根据党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这一年的社论提出要坚持增产节约运动,以多快好省为原则,通过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劳动竞赛与加强对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教育,将增产节约运动深入推动下去[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话语成为时代声音的主旋律。1984年社论就指出,改革是开创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企业改革的推行是完全符合工人阶级利益的,号召“广大职工挺身而出,坚决支持立志改革、勇于改革的领导干部,做他们的坚强后盾”[7]。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此年社论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辩证地看待国家的发展前途,“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8]。综上可见,社论始终将时代任务作为自身动员话语的中心内容,表现出极强的现实指向性,这也是社论动员话语的重要特征。
(三) 坚持人民主体:话语动员的价值归宿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谁是建设的主体力量?需要依靠谁、团结谁?是社论必须明确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矢志不渝地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价值定位,这是社论动员话语的价值归宿。七十余年来社论的话语文本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表现为强调劳动人民是力量主体、价值主体与坚持劳动价值论三个方面。其一,视劳动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主体。1953年社论就指出中国工人在党和工会组织的领导下,在过去三年恢复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已经证明了自己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号召工人阶级要团结其他劳动人民,“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把我们的国家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的伟大任务,英勇地担当起来”[9]。社论不仅强调人民群众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力量,而且突出其是政治生活的主体力量。1970年,社论就指出只有人民才是造就人类历史的力量之源,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机会主义分子都低估了人民的能量,强调“我们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焕发出来的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有足够的估计”,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斗、批、改各项工作做得更好”[10]。虽然“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是错误的,但我们仍能借此社论窥见中国共产党视人民群众为政治生活活动主体的态度。其二,视劳动人民为享受社会成果的权利主体。一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劳动人民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有效保障。1980年社论针对当时生产过程中职工职业病严重、伤亡事故多的问题,强调劳动者是实现总路线的主要依靠力量,必须要积极开展劳动立法与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11]。二是劳动成果必须惠及全体劳动人民。2014年社论便强调“我们推进改革,根本上是为人民谋幸福,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维护和发展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号召工人阶级发挥排头兵作用,支持、参与和见证改革[12]。这既强调了在社会成果分享中劳动人民的权利主体地位,又申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劳动人民所承担的力量主体作用。其三,始终秉持劳动价值论,视劳动创造为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劳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创造价值与幸福的源泉。因此,厘清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在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社论历来强调美好生活的创造需要劳动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多次以劳动为主标题展开宣传动員,如《继承和发扬中国工人运动的光荣传统——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六十周年》(1985年)、《工人伟大 劳动光荣——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2004年)、《致敬,辛勤奉献的劳动者!——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2015年)等,一再重申劳动创造世界、创造价值、创造美。劳动人民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大潮,充分享受社会发展成果,其社会主体地位便得以体现。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五一”社论的话语特征
作为一种书面语言而存在的文本,《人民日报》“五一”社论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话语特征,并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历史继承与时代特征相统一
一方面,社论动员话语在动态发展中坚持对话语表达的历史继承,其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与弘扬劳动精神等方面。第一,对坚持党的领导的继承。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在历史实践中做出的必然选择。无论何时,社论始终将党的领导作为根本的政治原则来持守,强调“中国工人运动的每一个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13],旗帜鲜明指出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贯彻党的领导。第二,对坚持人民主体原则的继承。社论坚持工人阶级与劳动群众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突出工人阶级与劳动群众既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也是国家的主人翁,秉持“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广大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的价值观[14]。第三,对坚持劳动价值观的继承。社论始终强调劳动造就历史,劳动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坚持“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越是要歌颂劳动创造,鼓舞劳动创造的热情。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都是由其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地位、由其所进行的劳动创造决定的”这一价值取向[15]。
另一方面,社论动员话语因产生于特定的社会语境中,服务于特定的时代使命而具有强烈的时代品格。其一,就话语主题而言。七十余年来,立足于不同阶段时代任务的演变,社论动员话语的主题也随之转进。整体看来,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5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文革”时期(1966—1976年)——“突出政治”;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年)——“支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2013—2021年)——“奋力实现中国梦”。“建设”“政治”“改革”“梦想”,分别是上述四个时期社论动员话语的关键词。从历史维度来看,社论动员话语关键词的演进,是服务于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现实期盼共同作用的结果,遵循着“因势而新”与“因人而异”的原则。其二,就文本特征而言。首先是社论文本篇幅的缩小。改革开放前整体在2500字以上,改革开放后逐渐缩减为1500字左右,这是媒体市场化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以及阅读方式的碎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其次是社论从事无巨细的工作规划向全局引领的转变。典型的如1960年社论就对国家的工业生产计划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开宗明义地指出在上半年完成工业生产计划是全国人民应该努力的方向,体现出鲜明的数目字管理特征,并对进行什么样的大生产、如何解决原材料等问题有细致的论述,如“为了抓好运输这一环,保证煤和铁的生产,促进钢的产量不断增长,在铁路方面,必须首先保证煤炭和铁矿石的运输,配足煤矿和铁矿所需要的车辆”[16],生动地体现了计划经济下对工业生产有着全面控制的特点。相对地,改革开放后则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指导劳动人民的生产工作。这一变化的产生,是由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两者间的本质差异决定的。最后是话语方式的变化。动员话语中的政治意蕴逐步淡化,文学色彩逐渐增强,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了“建设”“革命”“改革”“梦想”等主题话语的继替,话语文本的情感色彩也进一步增强,更富生活化气息。如2021年社论便化用西游记插曲歌词中的“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鼓励劳动人民投身“十四五”建设,借助这种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话语增强动员的实效性[17]。
(二) 情感动员与事实说理相统一
一方面,社论动员话语重视情感动员。情感动员重要意义的体现,在于人们参与社会运动的动机,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理性的物质利益考量,而且受到同情、悲悯、愤慨、尊严感、自豪感等情感因素的制约。如前所述,七十余年来“五一”社论在话语表达逻辑上始终将情感动员作为动员话语的首要环节,以对历史成就的回顾作为激荡劳动人民情感的关键,催生劳动人民自豪感的情绪共鸣;以突出劳动人民“主人翁”地位与“主力军”作用感染情绪,通过政治身份的建构凝聚劳动人民的群体认同;以指明未竟事业,以设置共同奋斗目标引导劳动人民的情感应归向何处,催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借此,社论的情感动员构建了从动员主体的情感抒发,到唤起动员对象的情感认同,进而实现动员对象的情感参与的完整过程,其实效性进一步增强。社论动员劳动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符合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了劳动人民情感追求与利益取向的统一,因而能够更大程度上唤起劳动人民的情感共振,为社论动员目标的实现汇集巨大情感能量。
另一方面,社论动员话语注重以事实说理引领情感力量。情感动员虽然聚合了广大人民的感性能量,但如若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再强大的感性能量最终也难免流于盲动。因而,社论在进行情感动员的同时,更注重以事实说理告诉劳动人民“为何做”与“怎样做”,实现情感动员与事实说理的统一。如1959年社论号召劳动人民开展全面的增产节约运动,指出增产节约的意义在于多快好省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能够普遍地调动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增产节约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增产节约方法在各个部门之间是不同的,但必须以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为中心内容[18]。在事实说理的过程中,社论常引用经典作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断以增强事实说理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如1954年社论在论述生产劳动竞赛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时,就以斯大林“社会主义竞赛现今阶段,即斯达哈诺夫运动,却一定要与新技术相联系。没有新的更高的技术,就不会有斯达哈诺夫运动”的论断加以支撑[19]。2014年社论以习近平总书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之指示,鼓舞广大劳动人民以实干精神创造新时代的辉煌[12]。情感动员与事实说理的结合,既给出了方向指引,又提供了方法指导。
(三) 使命引领与问题导向相统一
一方面,社论动员话语坚持以設置使命引领奋斗方向,指明劳动人民应该“向哪去”。通过共同目标的设置,为劳动人民指明前进方向,是社论的最终目的所在。社论的使命引领在特征上是具有层次性的,而不是仅仅树立一个宏大的目标。从微观来看,每一年的社论都会设置年度的奋斗目标以动员劳动人民,这通常最直观地体现在每年度社论的标题上。比如,在抗美援朝大背景下,1952年社论号召全体人民继续抗美援朝,开展爱国增产运动,为世界和平事业贡献力量,题目就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世界持久和平而奋斗》;又如,2020年我国的主要目标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年社论标题便为《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小康——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从中观来看,每一年社论的使命设置服务于时代要求,因而具有阶段性。如前所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表现为“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表现为“支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从宏观上来看,社论的使命设置始终贯穿着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主线。
另一方面,社论动员话语坚持以问题导向指导奋斗实践,指明劳动人民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是实现使命的助推器,崇高使命的实现不是通过高声疾呼,而是要通过切实可行的作为来搭就。动员劳动人民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实现设置的共同目标,是社论动员话语的重中之重。如2006年社论便指出劳动人民要想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就一定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发挥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一定要弘扬新时代的伟大劳模精神,充分发扬劳动模范的先锋示范作用;一定要提高职工队伍的劳动素质,建设知识型、技术性、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队伍;一定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与合理利益[20]。2018年社论号召劳动人民要想书写新时代的无上荣光,就必须在变革中成就伟大梦想,支持和参与深化改革;必须在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努力奋斗实现出彩人生;必须要在创新中赢得美好未来,为中国创新注入活力;必须要让劳动者得实惠、享荣光,畅通劳动创造力迸发的必由之路[4]。问题导向是实现使命的手段,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解决一个个问题,才能得以逐步接近,进而最终完成崇高使命。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五一”社论的话语功能
话语功能即话语运用过程中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五一”社论作为一种新闻评论,一方面作为一种固定化的文本存在而具有信息载储功能,另一方面因其强烈的现实指向性而具有社会整合与情感激励功能。
(一) 信息载储功能:反映社会实践发展的历史概貌
文本作为传播特定内容的载体,能够将后者固定下来而长期保存,这就是信息载储功能。首先,通过考察“五一”社论,我们可以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的社会主义探索、建设与改革的辉煌历程做一个整体的把握,了解每一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所出现的重大变革乃至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如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等等。可以说,社论依托于文本形式,概括式地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我国社会历史的缩影。社论话语的信息载储功能也体现在其见证了我国动员话语体系的发展完善。七十余年来,“五一”社论的话语体系遵循着回应社会现实的时代逻辑与坚持人民主体的价值逻辑,不断系统化与规范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话语”是社论动员话语的主题,强调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开展广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与生产节约运动。“文革”时期,“革命话语”的复归使得阶级斗争与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成为广大劳动人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社论动员话语的主题也随之转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政策的转变,“改革话语”成为社论动员话语的中心,反复申明“我们决不能走回头路,再回到旧体制上去。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深化改革,更快更好地发展经济”[21]。面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对劳动人民政治地位的质疑,社论中“人民话语”出现的频次上升,强调无论何时,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领导地位不会变,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人翁的地位不会变。新世纪以后,“复兴话语”应运而生,并在党的十八大后渐成蔚然之势,因而社论强调“梦想的花朵,需要用汗水浇灌;美好的生活,需要靠双手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辛努力”[22]。随着历史的演进,社论的话语体系不断完善,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完善过程。
(二) 社會整合功能:聚合投身社会建设的实践力量
社论动员话语的社会整合功能,体现在强化思想引领与增进社会认同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引领功能。社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思想,因而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功能。社论的思想引领功能在于其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动员话语文本中,以实现指导劳动人民思想的目标。从历史演进来看,社论的指导思想经历了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性发展。社论动员话语也经历了从“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再到“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嬗变。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武装人民的强大思想武器,社论动员话语中的“中国梦”与“新时代”便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赋予了社论动员话语强大的思想引领功能。二是社会认同功能。社会认同体现着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上层建筑的认可与遵循,包括政治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对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某种意义上,社论的话语动员过程实质上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塑造广大劳动人民社会认同的过程。例如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强化劳动人民的政治认同,以劳动人民是“主人翁”与“主力军”的话语提升劳动人民的身份认同,以劳动价值论的话语提升劳动人民的价值认同,以民族复兴话语提升劳动人民的目标认同等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劳动人民的认知、情感与态度。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表现为劳动人民对民族的自豪感,对党的领导的认同与对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并自觉地将其内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进而催生强大的实践能量。总之,社论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着劳动人民的思想观念,以恳切的动员话语提升了劳动人民的社会认同,对于凝聚社会共识与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
(三) 情感激励功能:激扬实现民族梦想的磅礴动能
社论动员话语作为一种政治话语,最终目的在于通过透彻的说理与真挚的情感动员,完成发动广大劳动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目的。情感激励功能,就是社论在遵循积蓄群体情感逻辑的基础上,通过指明未竟事业、设置共同目标以激发劳动人民争强争胜的热情与信心,整合劳动人民的奋斗意志。社论动员话语的情感激励功能,主要包括理想激励与道德感召两个维度。第一是理想激励。理想激励即通过设置符合劳动人民利益追求的共同目标,以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社论的主基调是号召广大劳动人民以共产主义精神的崇高品格,支持世界各国被压迫人民的正义斗争,实现共产主义运动的世界性胜利。这是那一时期社论为动员广大劳动人民而设置的理想目标,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也的确发挥了极大的理想激励作用。特别是,社论动员话语表达方式的发展创新,对于增强其情感激励的效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步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梦”话语的生成为发挥社论动员话语的理想激励功能提供了助力。如2013年社论适时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论述,动员广大劳动人民投身国家和个人梦想实现的光荣征途中,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根本上是为人民谋幸福,让更多劳动者人生出彩、梦想成真”[23]。用“梦想”这样更具亲和力的表述形式,将国家、民族与个人的发展前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实现了国家、民族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更易为劳动人民所认同与接受,其理想激励功能也就更为有效。第二是道德感召。道德感召即通过设置高标准的道德目标,激发人们内在向上、向善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助推劳动人民实现自我发展与完善。由前可知,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劳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因而每年的社论都将辛勤劳动视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格来宣传,重视通过社论号召广大劳动人民涵育热爱劳动的优良品德,发扬劳动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号召广大劳动者积极开展劳动竞赛,改革开放之初动员工人阶级发扬主人翁的实干精神,21世纪以来大力宣传劳动精神的内在价值,都是社论重视以设置道德目标感召劳动人民的表现。这种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通过每一年社论的反复,潜移默化地形塑了劳动人民的集体记忆,成功激发了劳动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升道德修养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后,社论还开发新视角,将部分笔墨转移到描绘优秀的个人劳动者上,重视褒奖与宣传社会主义劳动模范,注重对劳模精神的发扬,为劳动人民树立具体的先进典型,以劳模高尚的精神力量激发劳动人民发奋实干的强大动力,社论动员话语的道德感召力也因而进一步增强。随着动员话语亲和力的进一步增强,社论更加贴近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其情感激励功能也进一步增强,劳动人民对国家、民族与自身的前途也更加有信心,并进一步内化为深厚的精神力量,最终外化为服务于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实践动能。
注释:
①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节日动员研究,参见:李军全.民俗节日与革命动员:华北根据地、解放区乡村社会中的春节(1937—1949)[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1):4-16;杨焕鹏.形塑革命节日:胶东抗日根据地过“年”革命叙事[J].中国农史,2017,36(1):106-120;陈金龙.略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J].中共党史研究,2007(6):16-24+32等文章。对于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文本的研究,参见:魏强,何旗.毛泽东诞辰纪念文本的话语表达——以《人民日报》“逢十”周年纪念文本为考察中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0(4):154-161。
参考文献:
[1]
钟天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本质属性、价值功能与建设路径[J].社会科学文摘,2018(7):37-39.
[2]伟大的阶级与伟大的事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1996-05-01(01).
[3]用我们的英勇劳动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N].人民日报,1955-05-01(01).
[4]用劳动书写我们的新时代——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2018-05-01(01).
[5]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为世界持久和平而奋斗[N].人民日报,1952-05-01(01).
[6]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1963-05-01(02).
[7]工人阶级要站在改革的前列——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1984-05-01(01).
[8]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小康——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2020-05-01(02).
[9]更加勇敢而勤劳地建设我们的祖国——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N].人民日报,1953-05-01(01).
[10]勇敢、勤劳、智慧的伟大人民——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1970-05-01(02).
[11]生产必须安全 生产必须文明[N].人民日报,1980-05-01(01).
[12]在改革大潮中彰显劳动的力量——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2014-05-01(01).
[13]继承和发扬中国工人运动的光荣传统——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六十周年[N].人民日报,1985-05-01(01).
[14]为科学发展贡献力量——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2008-05-01(01).
[15]劳动万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1999-05-01(01).
[16]力争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一半——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1960-05-01(02).
[17]在新征程上鑄就新的历史伟业——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2021-05-01(01).
[18]全民动员展开增产节约运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1959-05-01(02).
[19]庆祝“五一”,争取全面完成国家的计划[N].人民日报,1954-05-01(01).
[20]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N].人民日报,2006-05-01(01).
[21]依靠主力军 更上一层楼——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1993-05-01(01).
[22]书写新时代劳动者新的荣光——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N].人民日报,2019-05-01(04).
[23]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3-05-01(01).
(责任编辑:铭 心)
(校 对:山 柏)
[收稿日期] 2021-05-18
[作者简介] 焦平亚,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2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