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2022-03-07毕淑敏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铸造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的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58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选自《毕淑敏散文》,有删改)
技法鉴赏
1.围绕一个中心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安排结构是一个重要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准备了各种材料,但不能把它们胡乱堆放在一起,这样是体现不出一个集中鲜明的中心思想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以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感受组织材料,独具匠心,层次分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生活角色的转换,作者对生活有了“常新”的感悟,将自己读书和读人生的感悟結合在一起,使内容与结构达到完美统一。我们写作时可以学习这种方法,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线索,把相关内容主次分明、有条有理、有头有尾地组织起来,写出一篇结构合理、中心突出的作文。
2.表达一种情感
阅读是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我们喜欢一篇文章,一定是因为作者的情感与我们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就像在《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作者8岁时伤感美人鱼变成泡沫,18岁时觉得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故事,28岁时读出了妈妈对孩子的爱与牵挂,38岁时开始探讨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48岁时又觉得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到结尾,作者开始想象自己58岁、68岁……108岁再读这个故事时是怎样的感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同时,也是在不断地、递进地告诉我们《人鱼公主》这个故事对她的影响,她被人鱼公主顽强、坚定、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打动,突出了“常读常新”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