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作文如何安排结构

2022-03-07陆锋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纪晓岚误会段落

陆锋

如果把写作文比作盖房子,素材就好比砖瓦、泥土、木料等,必须把它们进行有序安排,才能写出结构完整、条理清晰的作文。中考优秀作文要求结构严谨、首尾照应、详略得当。如何把握结构,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文?我们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的结构

很多同学习惯用“三段式”的结构写作文,即开头和结尾点明主旨,中间叙述事件,这样的结构太普通、太死板,是很难得高分的。

优秀作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作文全篇应围绕中心展开,开头、中间、结尾紧密联系,条理逻辑清晰,结构安排与中心设定完全贴合。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以记叙文为例,我们可以对经典的“三段式”结构进行微调,把中间叙事的部分拆开,按照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来分段。当然,也可以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情感的迁移等来分段。通常来说,6-8段最合适,开头和结尾各1段,主体部分4-6段。

二、作文的开头

1.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直接扣住题目来写,这是最简洁也是最高效的一种开头方法,在考场作文中运用这种方法,显得干净利落,能够让读者一眼看出作文的主题和中心,留下“切题”的印象。如习作《成长的脚印》开头:“时间老人牵着我的手走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蓦然回首,成长的路上已留下我一串串由小变大的脚印。”

2.活用修辞,彰显文采。

即在开头便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展示文采,或通过对人、物、景等对象进行描写来渲染氛围。这种方法能够突出作文的中心,给读者以美的感受。如作文《毅力》的开头:“月光盈盈,我掬一捧最清的;余晖脉脉,我拥一缕最暖的;红叶灼灼,我拾一片最热烈的;芳草萋萋,我摘一束最生机勃勃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要的品质——毅力。”

3.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开头方式,即设置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在行文中慢慢揭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在作文开始就形成悬念,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作文更具层次感,布局更巧妙。同时,这类开头的作文可以采用倒叙的形式,较为新颖。如作文《成熟》的开头:“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伫立窗前,心中一片怅然。风飘飘,雨潇潇,细细的雨点勾起了我对那件事的回忆……”

三、作文的结尾

1.首尾照应,点明题旨。

首尾照应是考场作文结尾最实用的技巧之一,即在开头点明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回扣主题,抒发情感或者感悟,这样写能使作文的主题鲜明突出。如习作《我发现枕头里有个世界》,前文写“我”从小就有落枕的毛病,市面卖的枕头不好用,父母就给“我”做枕头,冬天塞棉花,夏天塞绿豆壳,“我”上学离家,还带了一只药枕。作文结尾是这样写的:“岁月流逝,我渐渐明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枕头里有个爱的世界,有种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延续。也许,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并不精彩,但它会伴随我一生一世……”“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枕头里有个爱的世界”一句,点明中心,呼应开头,使作文主题鲜明,结构完整。

2.抒情议论,深化主旨。

一个好的作文结尾,既可以抒发情感,引人入胜;又可以生发议论,引人深思。在作文结尾增加议论抒情的句子,在点明中心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或升华,会使作文的立意更加深刻。

如习作《深处》,前文写“我”因学习成绩不佳而萎靡不振,偶然间看见一只翅膀受伤仍努力尝试起飞的蝴蝶,由此受到了鼓舞。作文结尾写道:“其实折翅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一个重新起飞的空间,更要拥有重新起飞的勇气!成长赐予我们苦难,我们报之以满含泪珠的微笑。就让这只断翅的蝶,飞翔于我心深处。因为透过它的伤口,我看到天边静默的云化作了绚烂的霞。”作文结尾发于心、出于情,用优美的文字抒发了内心的真情实感,配以适当的议论性文字,升华了主题。

四、作文的段落

段落是作文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功能上来说,段落要保持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单一性”指一个段落只能表达一个意思、一个矛盾、一个过程的一个阶段、一处风景或是一种情感,不能把两个或以上的意思混在一起;“完整性”指一个意思一定要集中在一个段落中,表达要完整清楚。

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使得每一段落在全文中处于独立,那么如何使之连缀成篇呢?这就离不开过渡。过渡段能够承上启下,使行文更顺畅,上下文内容衔接更紧密,使全文浑然一体,便于读者理解。

那么,过渡段一般在作文的什么位置?它应该在两件事之间,在两种不同的内容之间,在倒叙、插叙和顺叙转换的地方,在表达方式(记叙、议论和抒情)转换的地方。过渡段则经常以设问句的形式出现,是总括上下文意思的概括性叙述或议论句段。

提到过渡,我们还要说一下照应。在文中设置照应,是为了使作文结构更紧凑、严密,中心突出,形成一个整体。照应的方式有很多,除了首尾照应外,还有照应题目、解释题目、照应开头、照应伏笔、前暗示后结果、后文对前文相通相关内容的照应、内容相关的语句等。具体怎么运用,要根据作文内容来定。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作文中常见的结构错误主要有以下四种:结构不匀称,比例失调;通篇缺少考虑,逻辑混乱;情节没有波澜,一览无余;忽视过渡照应,内容割裂。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在写作前做到“心中有数”,想清楚作文的结构类型、段落数量、每一段的内容安排、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等问题。我们可以运用下面两个技巧来优化作文的结构:

1.设置波澜。

(1)欲扬先抑法,又叫抬高跌重法。“抬”是目的,“跌”是手段。想大加赞扬的,就先贬抑它;等到时机成熟,再进行反转。如纪晓岚贺寿的故事:

据说纪晓岚为一个朋友的老母祝寿,吟诗为贺,开头第一句就是“这个婆娘不是人”,听罢举座大惊。就在气氛紧张的时候,纪晓岚接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顿时笑逐颜开。可是不等大家笑完,第三句又出“儿孙个个都是贼”,把刚缓和过来的气氛又弄紧张了。这时,纪晓岚不紧不慢地说了第四句:“偷得蟠桃奉至亲”。听众大加喝彩,台下一片掌声。

这里,纪晓岚用“不是人”“都是贼”的贬义语言,引出了“九天仙女”“偷得蟠桃”的结果,先抑后扬,体现了儿女们对老母亲的孝顺。

运用欲扬先抑法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三点:一是“抑”的内容要尽量精简,切忌篇幅过长,喧宾夺主;二是“抑”和“扬”之间要有过渡;三是“扬”的内容是整篇作文的重点,要着重描写,凸显中心。

(2)误会法。

指由误会引起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误会法一般由两条主线构成,明线为事情发展线,暗线为内心变化线。结构基本固定:误会产生——误会加深——误会解除。需要注意的是,设置误会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整个事件要符合逻辑。

2.组合画面。

即“画面组合法”,也叫“片段组合法”。指在主題的相关范围内,选择几个生动、典型的生活片段、故事情节或景物描写等,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共同表现一个主题。这个技法一般适用于记叙文和散文,要求选用事例或者画面不少于两个,可以用小标题架构全文,对语言表达、人物刻画等要求较高。

如果把一篇作文比作一个人的身体,作文的主题就是人的灵魂,作文的材料就是人的血肉,作文的结构就是人的骨骼。作文有了完整合理的结构,才能“立”起来。

猜你喜欢

纪晓岚误会段落
误会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纪晓岚的行酒令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你误会了》等
神机妙算纪晓岚①
神机妙算纪晓岚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