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说二十四节气

2022-03-07王冠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暑小暑小寒

王冠

甲:我问你,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乙:那还用说,当然是春天呀!“一年之计在于春”嘛!

甲:为什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呢?

乙:这不是明摆着吗?春天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农家都抓紧这段时间,进行春耕春种。

甲:可一年四季,气候都在不断变化,农民伯伯又是怎么掌握农时的呢?

乙:这不用操心,我们的祖先早就想到了。他们学会了看物候,还制定了二十四节气。

甲:物候我知道。《第一朵杏花》就是写我国气象学家竺可桢观察物候的,杏花就是早春的物候。不过二十四节气有哪些,我就说不全了。

乙:记不全不要紧,我教你一首《节气歌》,保证让你记全。

甲:真的?那我就拜你为师。老师,快教吧!

乙:嘻嘻,一会儿工夫我就升级当“老师”了。好好听着,我说《节气歌》了:“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岔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甲:这么长啊,我真得好好背背,好终生受用。听说古诗里都有这二十四节气,是这样吗?

乙:是的,有的节气名藏在诗句中,有的作为诗名出现。

甲:那你快给我说说!

乙:你可要听仔细喽!就从立春开始吧!唐代白居易的诗中说:“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唐代的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甲:打住,老师,这是“雨水”吗?这是“春雨”呀!

乙:“雨水”这个节气本来就在春天,“春雨”难道不是雨水吗?

甲:好好,算你对!

乙:再说“惊蛰”和“春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这是唐代韦应物写的。“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这是宋朝的徐铉说的。

甲:下面一个就让我来说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杜牧写的,地球人都知道。

乙:清朝皇帝乾隆也寫了一首含有节气的诗呢!你想象得到吗?“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甲:哟,乾隆皇帝还蛮懂农时,很为农民考虑的嘛!

乙:那是。现在我再介绍夏季的诗吧,陆游写道:“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甲:老师,陆游这诗中没有“立夏”。

乙:可这首的诗题为《立夏》呀!没意见吧?我继续往下说,宋代的欧阳修的《小满》说:“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诗句里也没“小满”。宋代陆游在《时雨》又说:“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甲:看来,古代的文人墨客挺关心农业生产,还用诗歌颂扬劳动人民,不错。

乙:对。“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块然抱愁者,夜长独先知。”白居易这样写道。

甲:白居易说“夜长”有误,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

乙:这是因为他孤身一人在他乡,愁绪让他睡不着觉,感觉夜也好像变长了。我接着说小暑:“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甲:大暑我来说:“炎热几时有,执扇问大暑。”这是苏轼写的。

乙:哪有这句词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才是苏轼写的。

甲:开个玩笑,还是你来说吧!

乙:你这样瞎搞,把老祖宗的好东西都毁了。元代方回有一首《大暑》的诗:“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看来炎夏人人都不喜欢。

甲:是啊,古今相通。说秋天吧!

乙:“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这首宋朝刘翰的诗,题目叫《立秋》。“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这是宋朝苏泂有关“处暑”的诗。“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说的是“白露”。“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说的是“秋分”哦,后面这一首是爱推敲的贾岛写的。

甲:我知道王安石的一首诗里提到“寒露”:“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看来秋季的诗都是宋代人写的。

乙:谁说的?下面的“霜降”诗就不是宋朝人写的,而是唐代白居易的作品:“火烧寒涧松为烬,霜降春林花委地。遭时荣悴一时间,岂是昭昭上天意?”

甲:白居易的诗很讲科学,知道花的枯萎不是上天的意思,而是农时的缘故。

乙:说得对。下面就进入冬季了。“立冬”有元朝方回的“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小雪”有唐朝张登的“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大雪”则有李白的:“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冬至”有“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也是白居易的诗。

甲:哟,又是白居易,夏至时他在外面跑,冬至还在外面跑。难怪他要思乡呀!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家里待着呢?

乙:他要“上班”呀,哪能总在家里呢?“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据说这是《全唐诗》中唯一写到“大寒”“小寒”的古诗哩!到此,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古诗都说完了。

甲:感谢你,给我介绍了这么多的古诗词,看来中华文化是个巨大的宝库啊!

乙:说得太对了!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一些古诗呀!

《五年级下册一、二单元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一、画去:弛 梢 嫉 吓 棚 晦 拥 缈

二、桑树 承认 圆滚滚 呐喊 胸膛 拳头

三、1.D 2.B

四、略。

五、1.从事。 靠近。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幼小的孩子。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 小孩子早晨起来,将金属盆中的冰取出来,用彩线穿起来当钲来敲。 3.曲调。 随口。 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慢慢地朝家而去,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六、示例:水是家乡的甜,天是故乡的蓝。 故乡的歌是一朵悠悠的云,总在蔚蓝的天空飘浮。 童年是一首歌,一首婉转悠扬的歌,萦绕在我们的耳畔。

七、1.有时 只有 呵斥 2.对比 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视 3.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4.“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很不高兴 那幅墨梅图怎么就那么重要呢? 5.C

八、1.水浒传 施耐庵 2.C A D B 3.一虎 母子四虎; 赤手空拳打虎 用刀杀虎; 为保命打虎 为报仇杀虎 4.示例:我更钦佩武松。因为李逵是简单、鲁莽地凭着刀和自己的蛮力杀死了老虎。而武松更为机智,面对凶恶的老虎,他没有靠蛮力和老虎搏斗,而是先消耗掉老虎的体力。他敢于斗争,更善于斗争。

九、略。

猜你喜欢

大暑小暑小寒
小寒
农事 大暑
大暑
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大寒
小暑
小寒
小寒连大寒病从寒中来
小暑排汗避暑
大暑:三类人如何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