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阅读教学经验分享
2022-03-06顾陈丽
顾陈丽
学习任务群一般是指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设计的多项“任务””。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任务”设计专题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接下来,笔者就以鲁迅先生的《祝福》为例,分享一下借助学习任务群开展阅读教学的经验。
《祝福》是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给他们布置了以下任务:
(一)现在需将《祝福》这篇小说改写成剧本。如果你是编剧,你会如何改写?请写出剧本的大纲。
(二)各个节目在元旦晚会上均有时长的限制。如果只能选演其中的一场,作为导演的你准备选哪一场戏?请谈谈你的理由。
(三)如果你是饰演祥林嫂的演员,在把文学语言转换成镜头语言时,你觉得自己需要哪个方面的表现力?请谈谈你的想法。
(四)作为观众,你认为祥林嫂是被谁杀死的?你读过类似主题的作品吗?它们有何异同?请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
全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自主选择成立编剧组、导演组、演员组和观众组,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学习的成果。
示例:
(一)编剧组。
在阅读的过程中,编剧组的学生发现这篇小说是以时空的转换为分界点、以祥林嫂的一生经历为主线的。因此,他们将小说分为了六个部分:
序幕:鲁镇祝福的景象;
结局:祥林嫂悲惨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鲁镇祝福的景象。
小说是按照倒叙的方式展开的。该小组的学生曾考虑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写剧本。经过讨论,大多数成员还是认为倒叙更为妥当。理由如下:
1.设置悬念,突出人物的悲剧命运。
2.结局与序幕中都有关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将其放在一起,能使剧情衔接得更加流畅、自然。
(二)导演组。
关于仅能选演其中的一场,导演组的学生一致认为应该选本剧的高潮,即第五幕“祥林嫂再到鲁镇“。
这部分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矛盾冲突最为集中、激烈。祥林嫂经历丧夫、丧子之痛,之后又赎罪未果,内心波澜起伏。选演这一场能帮助观众看到一个经历了夫权、族权的压迫后又遭神权碾压的悲惨人物。
(三)演员组。
饰演祥林嫂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眼神的表现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演员要通过眼神将人物的内心情感与个性特点展现出来,并与观众进行互动。细读有关祥林嫂的内容,演员组的学生发现小说中大概有13处属于眼神描写。比如,初到鲁镇时,祥林嫂“顺着眼”;再到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听了柳妈的迷信说法后,第二天早晨,她“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捐了门槛后,她仍没有资格参加祭祀,“眼睛凹陷下去”;“我”最后一次见到祥林嫂,看见她的“眼珠间或一轮”……这些细节,无一不传神,无一不是无声的呐喊。
(四)观众组。
祥林嫂是被谁杀死的?关于这个问题,学生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有的说是柳妈。如果不是她告诉祥林嫂再嫁的女子在死后会被一分为二,如果不是她告诉祥林嫂“捐门槛”可以赎罪,也许祥林嫂不会活在恐惧里,心中不会燃起赎罪的火苗,更不会在满怀希望重生之时陷入彻底的绝望。
有的说是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们。《祝福》中最惨的景象不是狼吃了阿毛,而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们杀死了祥林嫂。祥林嫂只是他们手上的一个工具、一笔可交换的资源、一个可差使的奴隶,是他们理直气壮地剥夺了一名妇女生而为人的权利。
有的说是封建礼教。他们想起了《红楼梦》里恪守封建礼法的李纨。李纨二十岁左右就守了寡,一生孤独。“虽处膏粱锦绣,竟如槁木死灰“。祥林嫂与李纨虽处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出身和不同的经历,但她们都是深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女子。
各个小组的学生都表现得很不错。有如此优秀的制作班底,我相信他们的演出一定可以收获鲜花和掌声。
对于观众组的讨论,我还补充了一点:祥林嫂本人没有觉醒,也是她走向死亡的原因。
有的学生立即反驳道:“祥林嫂在每一次受到压迫时都奋力反抗了,老师怎么还说她没有觉醒呢?”我继续说道:“她的确是拼尽全力反抗了,但是大家细想一下,她逃出婆家,宁死不肯改嫁,后来还捐门槛赎罪,这种种所谓的反抗又何尝不是对封建礼教的坚决维护呢?她自始至终都在“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引导下活着。就像阿Q闹革命一样,她的反抗也是自发的而非自觉的。封建礼教要求她从一而终,她便匆匆出逃,宁死也不肯改嫁;封建礼教要求她服从婆婆的安排,她便成为了婆婆换取财富的工具;封建礼教认为未能从一而终的女人罪孽深重、不可救赎,她便坠入深渊,万劫不复。当然,她未能觉醒也与所处的时代及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有关“学习任务群”设计的要求。笔者首先创设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自主选择编剧、导演、主演、观众的身份代入其中;每一个学习任务也是紧紧围绕着“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去展开的。情境真实且富有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每一名学生都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主动而有针对性地研读文本、合作交流,梳理小说的情节,聚焦重要的细節,探究作品的主题,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当然,实践活动的难度在于“把纸上的设想”搬上舞台。学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排练。不过,针对《祝福》这类经典的作品,教师有选择性地组织他们去尝试一下也是值得的。
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高中小说文本细读教学研究”(编号GH202006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