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声乐教学及审美意识

2022-03-06□王

艺术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声乐意识文化

□王 丛

本文以提高大学生声乐综合素质为目标,针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声乐教学展开分析:首先,介绍多元文化和声乐教学改革的背景,了解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必要性;其次,介绍多元文化、声乐教学和学生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为声乐教学改革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最后,提出确定声乐人才培养目标方向、组建高素质声乐师资团队、组织多元声乐实践活动、加强声乐教学评价、创新声乐教育模式五点建议,旨在培养学生声乐审美意识,通过多元文化的推动作用加快实现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目标。

目前,声乐教学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多元文化的融入是改革工作得以实施的重难点。高校开设声乐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开展声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声乐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演唱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投身于多元文化传承的队伍中,成为综合素质高的声乐专业人才。

一、多元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融合背景

现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最为突出的功能是文化引领以及培养人才,而且高校本身是文化传承、传播不可或缺的主体,声乐作为具有多元属性的艺术形式,有利于传承多元文化,推动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声乐教学承担着传承艺术文化的重任。

传播媒介现如今也体现出多元化趋势,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相互碰撞。高校声乐教学为了能够体现出文化的多元化,也开始和流行音乐、西洋音乐等实现交融,但这必然会给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带来冲击。为了让基于多元文化的声乐教学在当前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实现传承与发展,高校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打造平等、多元的空间。这也强调了声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即传承多元音乐,培养声乐专业人才,实现民族声乐、西洋音乐等在内的多元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高校声乐教学与多元文化紧密融合,不仅拓宽了声乐教学范围,还开辟了声乐本身的受众市场。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将会对高校声乐教学在音乐艺术领域中的地位造成影响。因此,高校应提升声乐教学实力,以培养学生的声乐专业水平与审美意识,使其在传承多元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多元文化、声乐教学和审美意识的关系

(一)声乐教学和审美意识

高校声乐教学主要涉及理念、模式、内容和实践等,在多元文化作用下,声乐教学各方面均需要创新,即在原本声乐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渗透多元文化精髓,采用多元文化指导声乐教学,以此来实现声乐教学理念的更新。声乐教学模式层面,以往采用的集体课和个别课虽然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声乐的基本需求,但是为了满足多元文化要求,高校可采用开放性声乐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启发,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前提。多元文化和声乐教学融合,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当教学内容得到扩充后,声乐教学实践也被赋予了多元化特征。

大学生审美意识主要包含审美的感知觉和表象等。其中审美感知觉是指学生在声乐课堂上产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的美感,以及理解性、选择性与整体性的感知,前者需要在声乐课堂上利用声乐作品、乐器伴奏来实现,后者则需要教师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拓宽学生审美视野。审美表象强调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审美印象、经验与能力。

声乐教学和多元文化的结合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感觉、知觉与审美表象,反之当大学生具备审美意识之后,也有利于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创新。

(二)多元文化和声乐教学

第一,多元文化推动高校声乐改革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本身就涉及技术、思想的更新,声乐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为此,国内各大高校开设声乐教育专业要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作用,促使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能够和国际衔接。高校声乐教学应结合实际带动声乐发展,明确声乐艺术与文化交流的尺度,促使民族声乐文化能够让更多人了解。

第二,多元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相互影响。声乐在实现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必然是以传统民族文化为基础,与其他文化不断交融。文化、艺术同属于一个整体,而且文化基因也对艺术精神有非常直观的影响,可以将艺术精神理解为文化内涵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多元文化在现代社会实现传承,声乐和艺术文化之间也必然会有密切的关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声乐艺术包含直觉思维,无论声乐创作还是文化传承均要注重“心授”,这也就拓宽了声乐表演和声乐创作的空间。其实对于声乐作品的传承,人们多是关注词,而不是乐谱,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多在于古人传统思维,如庄子推崇的道家思想,如果是从魏晋名士风度的维度分析,便可以从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对自然、感性的推崇,而这种比较直观且感性的文化内涵,也会给声乐艺术带来直接的影响。西方声乐艺术更多地体现出清晰逻辑,这和我国传统声乐有明显的区分。面对这种声乐上的差异,高校不能片面对待,而是要与现代社会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相互融合,综合分析中西方声乐发展历史,辩证看待,使高校声乐教育真正实现继承、发展、借鉴、创新。

三、基于多元文化的高校声乐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措施

(一)确定声乐审美意识的方向

高校声乐教学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培养了大量优秀音乐家与声乐教育家。自从构建了多元文化环境之后,声乐教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出现一定改变,高校需要充分考虑声乐本身特质,不断提高大学生在声乐层面的审美意识。

声乐课程具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素材、资源,教师要遵循创新性原则。然而在传统声乐教育观念下,学生审美意识不强,而且发声方法也欠缺灵活性,课堂上只是反复使用乐器演奏,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面对上述问题,教师需要在声乐课堂上融入多元文化,组织趣味性多元教学活动,因材施教,在高校提出声乐人才培养方向的指引下优化教学方案。其间,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教师还应在声乐教学中增加感情培养的内容,指导学生准确把握音乐节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乐理、艺术概论等,明确声乐人才培养目标,对声乐课程加以优化,促使学生了解多元声乐文化的发展史。这样,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便可以积累一定的文化底蕴,完善声乐文化知识储备,在多元文化的作用下拓宽眼界,提高声乐艺术的审美水平。

(二)组建高素质声乐师资团队

很多高校的声乐教材比较单一,而且选择的教学内容也欠缺合理性,导致声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为此,高校需按照声乐课程特征,提供更加充足的经费与人员支持,组建专业且素质高的声乐教学团队,负责声乐教材编制,在声乐教材中融入多元文化,引导高校声乐教育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通常高校中的声乐教师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专业院校毕业的高学历教师,这一类教师主要是接受传统声乐教育,可能对其他类型的声乐文化没有深入研究;其二是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此类教学人员声乐演唱、表演的经验丰富,但是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针对这两类教学人员,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实现共同进步。学校还应定期安排教师培训,丰富教师声乐知识与文化储备,提升教师声乐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指导学生形成关于声乐的审美意识。学校在选择教师时,应提高对学历、综合素质等的要求,还可以和其他学校合作,组织学术研讨会,以此来提升教师声乐专业素养。

当组建了声乐教学团队后,其除了指导学生进行声音方面的训练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高校可将学生审美能力、情感表达等纳入教师考核范畴,这既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视,又能够提高学生声乐审美能力。

(三)组织多元声乐实践活动

声乐专业学生如果只是参与学校内的一些实践活动,很难丰富自身经验。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声乐审美水平,高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表演的机会,多举办一些音乐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除了校内的活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当地组织的一些大型表演活动,丰富学生声乐表演经验,使学生在表演中提高演唱和舞台表演的能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和演出。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将其作为一项加分政策,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舞台表演活动,接受多元文化环境熏陶。高校文化建设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营造多元文化氛围,立足音、体、美等维度,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声乐文化的传承。声乐课堂教学也是渗透多元文化的重要渠道,学生同时接受高校文化环境和声乐文化的熏陶,汲取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西洋音乐文化的精华,并将其和声乐表演结合,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审美水平,体会声乐文化的魅力。

(四)加强声乐教学评价

了解声乐教学效果、学生审美意识形成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评价,但在应试教育的作用下,高校依然以期末考试作为关键评价形式,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声乐学习、多元文化掌握以及审美能力形成的实际情况。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教师也应为声乐教学评价体系赋予多元化特征,不只是采用期末考试这种结果性评价,也可以增加过程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在声乐课堂上的表现、声乐演唱、表演活动参与等的评价,综合评估学生的审美水平。

(五)创新声乐教育模式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应该结合实际,创建独具特色的声乐教学模式,带领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在声乐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声乐,探索相应的声乐文化联系;或者指导学生分析声乐教学、历史、思想政治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声乐艺术知识,增强学生的声乐艺术审美能力。

以声乐演唱的指导为例,此部分很难直观地展示,建议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播放。这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教师利用多媒体可以创设声乐教学情境,向学生讲解不同时代声乐作品以及创作的背景、作品中的情感思想等,通过多媒体进行作品播放,让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和创作者实现思想的交流,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声乐知识进行鉴赏。另外,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平时的声乐学习,按照学生实际,为其挑选一些感兴趣的声乐作品,作为声乐课堂上的延伸内容。学生只有对声乐课程感兴趣,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成为声乐课堂上的主人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参加班级组织的音乐表演活动,要求每个小组出一个节目。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根据自己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演唱声乐作品,为作品赋予更加深层次的意境。教师按照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声乐教学策略,既满足学生在审美层面的需求,又可以更加深入地实现多元文化和声乐教学的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在改革过程中,需要与多元文化紧密融合,一方面为声乐专业教学赋予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其了解比较丰富的声乐文化内容。同时,高校应在声乐理论与实践表演中渗透多元文化,通过传统声乐文化、民族声乐及西洋音乐文化的相互碰撞,切实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使其逐渐形成审美意识,满足高校声乐人才培养目标,也为其今后就业及个人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猜你喜欢

声乐意识文化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