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当代传播需要三类传播者

2022-03-06

名家名作 2022年25期
关键词:传播者戏曲艺术

韩 悦

戏曲艺术由一辈辈艺术家传承至今,既有艺术上的口传心授,又有品德精神上的言传身教,还有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熏染。①齐爱云:《当下戏曲人的双重身份:传承者与传播者》,《大舞台》2018年第6期,第32-36页。然而在今天,随着海量信息的堆积、表达意见的莫衷一是,以及世界多元文化的强烈碰撞,老一辈的角儿相继“离开舞台”,戏迷群体的圈子逐渐流失,艺术欣赏需求最旺盛的年轻一代观众还不太了解戏曲。进入新时代的戏曲艺术,从传播层面来看,需要优秀的传播者介入,使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得到提高,使戏曲艺术的魅力感染更多的观众。这正需要更多的戏曲传播者做好接力,把戏曲艺术传播给更多观众。

所谓戏曲传播者,指的是戏曲传播行为的发起人,通过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将发出的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戏曲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戏曲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戏曲传播者的作用就在于能够架构起戏曲与观众之间的桥梁,让戏曲可以走近观众,让观众可以走近戏曲,感受其独特魅力。目前,我们可以把戏曲传播者大致分为三类:其一是专门的戏曲文化传播者和推广者,其二是戏曲演员及其他戏曲从业者,其三则是具有长期看戏习惯的观众(戏迷)。这三类戏曲传播者各有优势和特点,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专门的戏曲文化传播者具有针对性,懂得充分利用传播手段高效地传播戏曲艺术,拓展戏曲传播的传统生态;戏曲演员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具有专业性,可以充分遵循戏曲艺术规律,通过其人格魅力和戏曲表演的专业性去感染观众;而戏曲观众具有广泛性,他们是戏曲发展的晴雨表,也有希望转化为自觉的戏曲艺术的传播者,形成口口相传的口碑。

一、专业戏曲传播者:善用新媒介传播手段,实现新时代戏曲艺术的高效传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介是中国戏曲在当下语境中的一条传播之路。区别于其他戏曲传播者,专业戏曲传播者能够掌握传播规律,善于运用新媒介创新手段,全方位、多形式地传播戏曲。这样一来,就能在戏曲创作者和观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戏曲创作者和观众不再“鸡同鸭讲”,缩短了戏曲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运用新媒体传播戏曲,还可以有效地实现戏曲演员与受众两重身份的积极融合与自由转换。一方面,戏曲演员在利用新媒体观看演出时,可以理性审视并改进自己表演艺术上的不足。另一方面,戏曲爱好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将自己表演的戏曲片段上传分享,与网友互相交流学习,这时戏曲观众则变为演员。在剧目宣传时,戏曲传播者可以运用新媒介平台开设戏曲相关微博话题、微信公众号来推送文章,向各大视频门户网站投放,让戏曲剧目随时随地“发声”。由于新媒体传播的快捷高效性,不仅迅速增强了观众对戏曲的亲近感,而且提高了戏曲社会传播的广泛性,增强了观众对戏曲艺术的认知,提高了戏曲艺术的影响力。

将戏曲元素跨界渗透到其他文化领域,也是有效传播戏曲文化的新路径。戏曲元素与时下其他文化领域相融合,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戏曲以多种姿态、多种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在此过程中,需要戏曲传播者先提取戏曲元素,然后将戏曲艺术形象具体化,找到两者融合的契合点,并使之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这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小到戏曲表情、戏曲玩偶,大到戏曲演唱会、戏曲电影、戏曲电竞游戏等,这种将戏曲与年轻人所喜欢的娱乐内容相结合来提高戏曲曝光率的方式,能扩大声量,让更多人了解戏曲。当然,从提高曝光率到说服观众爱上戏曲还有一段距离,这需要戏曲传播者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戏曲+演唱会”这种模式既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也是戏曲跨界的一次有效尝试,更是当代戏曲人展现文化自信的充分表现。例如,张军在“水磨新调”新昆曲演唱会上用当代声光、摇滚电音等方式创造性地演绎昆曲意韵,兴万人之势以造昆曲盛况,激发了年轻一代对昆曲这门传统艺术的兴趣。又如,“戏曲+电影”,3D全景声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一举斩获“年度最佳3D音乐故事片奖”。戏曲元素也可以融入网游、手游,如网易旗下3DMMO手游《天下》将昆曲融入游戏中,用经典昆曲《牡丹亭》中步步娇作为开场CG,将鲜明的戏曲元素作为游戏的开篇,真正还原了国风精粹,为玩家打造了一个唯美的古风世界,上线之后广受好评。除此之外,还有戏曲漫画,如京剧《说段京剧你听吗》、昆曲《十五贯》等向观众展示了戏曲文化与包含戏曲元素的各类皮肤、表情包等,这类漫画集文化性、体验性、趣味性于一体,引发全网话题,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无论是运用新媒介进行戏曲文化传播,还是提取戏曲元素进行跨界传播,都需要专业的戏曲传播者来引导,而不应该是漫无目的地自由“牵手”。一方面,专业的戏曲传播者需要引导传统戏曲合理利用新媒体进行精准传播,找到多方面、多方向的融合点。另一方面,专业的戏曲传播者不单单要在反复磨合中努力找到最佳的方式,让中国戏曲元素渗透到其他领域,更需要赋予其创意,以更多元的方式主动展现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让台下更多的观众乐于接受中国戏曲,感悟其美,传承其神。

二、戏曲从业者:重视戏曲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习惯的结合,做新时代有品牌影响力的戏曲艺术传播者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戏曲的政策,加强了戏曲的普及和宣传力度,这就更需要戏曲从业者努力肩负起传播戏曲文化的重任,这种大环境的支持加上努力“自救”能让大众感受到这阵戏曲旋风,造就一种戏曲演员与观众的新型关系,增强戏曲“明星”与观众“粉丝”的黏性和亲密度。王佩瑜就是当下主动传播戏曲的代表人物之一。一方面,她通过热门综艺节目登台表演来展示自己的戏曲功底,让观众听到震惊,折服于她的表演,通过一招一式展现个人魅力,一嗔一怒牵动票友内心。另一方面,她很会提升观众的忠实度,通过直播的方式讲述从艺经历,教授唱戏方法,解释戏曲中的故事,还能把时尚的唱法与流行的“玩法”融入京剧。在某节目中,她有趣地演绎了惊提、怒沉和喜展眉三个京剧基本动作,并把戏曲动作教给台上的嘉宾和演员。粉丝追捧这个“瑜老板”,她也了解自己粉丝的年龄层,因此她不遗余力地出现在能吸引这批观众的地方,肩负起传播戏曲的责任,吸引流量为京剧做推广,很多年轻人乐于接受这种方式,从对她个人的追捧出发,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戏曲,进而口口相传喜欢上戏曲。这种打造明星与培育粉丝的模式是戏曲艺术传播与新媒介结合发展的新出路和新形式,值得尝试和鼓励。

想要振兴传统戏曲文化,一定要与年轻受众结合起来,因为他们会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针对当下年轻受众,戏曲从业者作为戏曲文化、信息的“守门人”,在展现精品戏曲文化内涵和品质的基础上,要增加青春与时代色彩,可以尝试创造性地改编戏曲剧目,以青春靓丽的演出阵容,将贴近时代内容的题材呈现在观众面前。近年来,擅长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跨界创作的导演李小平的创作想法和理念受到越来越多戏曲同行的关注,在他执导的京剧《金锁记》的创作中,打破了传统故事中三纲五常的僵化思想,增加了剧本的文学性,还结合京剧的表演程式,用演员的走位和舞台的调度来表达人物内心的细腻变化,更符合当下观众审美蒙太奇式的感官体验。此剧初试啼声时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日名家为之惊艳,风格独特。这种运用传统的戏曲手段,以贴近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精致地讲好中国故事,更容易让现代人接受,从而感悟戏曲的现代美学。

戏曲从业者应从这种方向去思考,自觉以当代人的思想观念去重建对传统戏曲的信心。例如,同样是描写爱情的戏,古代戏曲表现更多的是男尊女卑、才子佳人,委婉含蓄,有封建社会的烙印;而现代爱情则多表现为豪放自由,甚至是女强男弱,美女与“野兽”的跨年龄、性别之恋,具有当下新时代特征。因此,时代在更迭,传播内容和理念也应该改变,这种改变可以使传递的信息更加贴近当下年轻人的思想情感、思维方法、审美习惯和娱乐消费习惯,重视戏曲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和现代大众习惯需求的结合,会给戏曲增添青春洋溢的新面貌,能够吸引年轻观众群体。

当代戏曲从业者也需要打造自身的戏曲品牌名片,以带动观众对其作品的关注与需求。以前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在现在遍地都是“好酒”的社会中,酒香也怕巷子深,树立品牌显得越来越重要。如,可以将好莱坞“明星制”的概念应用到戏曲艺术传播和推广之中,戏曲演员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增强粉丝黏性,来打造个人的戏曲品牌名片。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对京剧并不熟悉,但提起京剧艺术家张火丁却有很多人知道。近年来,张火丁老师已成为京剧演出市场上的奇迹,在北京、上海演出《锁麟囊》时,门票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即便是在国外,张火丁老师的演出也是场场爆满,在加拿大演绎经典剧目《锁麟囊》的闭幕阶段,幕布五落五起,最后返场唱了一段《春闺梦》,观众这才作罢。这也说明国内外的观众都很欣赏中国优秀的传统经典,但同时也需要演员们发挥个人的品牌影响力,依靠演员本身的艺术定力和得天独厚的禀赋,激发更多观众的观演热情。张火丁老师恰恰具有人生和艺术的定力,对艺术既有精益求精的追求,又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当下快节奏的时代所展现出来的这种静态美,成为吸引年轻观众的重要特点。

三、戏曲观众:以传播戏曲情缘为己任,做新时代自觉的戏曲艺术传播者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下,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部落群体的传播生态正在形成。从历史发展层面上来讲,戏曲观众本身是戏曲形成风格的助力者,是戏曲兴衰发展的晴雨表,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如今,戏曲观众也可以成为扩大戏曲影响力的有效传播者。一方面,酷爱戏曲的戏迷欣赏过大量的戏曲作品,甚至有些戏迷自己还爱唱戏,基于这种对戏曲的热爱和了解,他们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戏曲传播者。另一方面,以观众的特有身份作为戏曲传播者,会比较容易建立人设上的认同感,更容易实现朋辈影响。在共同的人际交往圈子中,对戏曲艺术的喜好也会有相似性,能够进一步激发心理认同感,再通过一名“意见领袖”的二次传播或口碑推荐影响一个圈子,进而辐射更广阔的受众范围。此时,他们就成了戏曲文化的传播者。

由戏曲观众转化为戏曲传播者也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戏曲观众要实现传播的自觉。戏曲观众要怀有传播戏曲文化之心,乐于分享观戏之感,鼓励戏曲观众有意识地利用各类媒介来传播戏曲,充分利用自媒体为戏曲发声,利用各种社交场合来传播戏曲,讲述戏曲情缘,这种自来水式的口碑宣传会引发戏曲传播的热潮,这时的观众就成了戏曲传播的有效助推者。湖北武汉举办了首届戏迷文化节,省内百余个票友组织同台竞演,整合了大量优质传统戏曲文化资源,涉及京剧、楚剧、越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手段,为各地戏迷打造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从戏曲观众角度出发,让戏曲观众主动担起传播戏曲的责任,从一位戏曲爱好者转化为戏曲讲述者和传播者,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国粹。

从戏曲观众到戏曲传播者,两者身份的转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比起专业的传播者和戏曲从业者,戏曲观众的审美境界具有局限性,懂戏、品戏、赏戏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很可能会将不准确甚至错误的信息传递给他人,造成文化误读,影响传播效果;二是戏曲观众在传播戏曲文化时,不能抱有粉丝的心态,简单地把自己的好恶加入信息传递中,这样就难以保证传播的客观性和完整度;三是在戏曲观众转化为戏曲传播者的过程中,更需要对戏曲有持久热爱的人群,因为相比戏曲行业的从业者,戏曲观众会受到多方面影响而不具有稳定性,难以保证戏曲文化传播的持续性和长久性。尽管这些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但是我们不可忽视戏迷群体的传播力量。在专业的戏曲传播者和戏曲从业者的引导下,戏迷观众群体就好比是一粒粒种子,被“播种”后会将潜在的巨大影响力发挥出来。

在信息化、多元化的文化大潮下,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戏曲艺术的传播与传承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携手努力,特别是需要戏曲传播者的参与。在新时代专业戏曲传播者、戏曲从业者、戏迷观众应通力合作,肩负起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重任,以一种跨时代的眼光去看待戏曲创作,以恰当的创新形式去弘扬戏曲文化,这样才能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阔步向前,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猜你喜欢

传播者戏曲艺术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纸的艺术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