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创作及演奏艺术分析

2022-03-06哈斯保勒尔

名家名作 2022年25期
关键词:曲式音程大提琴

哈斯保勒尔

在实际创作《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过程中,创作者应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和创作天赋,通过使用多种类型的表现方式,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内容,或是尝试运用组合差异化的乐器,保证形成新音色和新音响效果,从而更好地展现出大提琴演奏的艺术性。目前演奏者不再局限于演奏18世纪和19世纪的经典作品,而会涉及欧洲诸多作曲家的作品。既要寻求具有新颖性的音乐形式结构和音色表达方式,也要在追求变化的基础上保证作品具备诸多教育意义,在提高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同时,精准表达《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创作意图。

一、《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作品介绍

细致分析《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作品的音乐素材,可知其实际上来源于匈牙利民间歌曲的曲调,作曲家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以模仿匈牙利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特征为主,一些作曲家还会运用诸多类型的现代作曲理念和方法,不仅使《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演奏难度逐步提高,也使其具备较强的艺术性;同时还能更好地展现匈牙利民族音乐绚丽、华彩的特征,有利于提高大提琴演奏效果。《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是一首具有显著特色、个性的经典大提琴独奏曲[1]。不仅如此,在实际创作期间一些作曲家为了能够将匈牙利民族音乐风格更加精准地展现出来,将大提琴的三弦和四弦共同降低半音,从而保证符合匈牙利民族调式音律结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音乐内涵非常深刻,在对演奏者的能力和技术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能够增强大提琴演奏艺术性。对于“第三乐章”而言,将大提琴的演奏中较高难度动作的演奏技术动作融为一体,无形中使音乐具有绚烂至极和光辉夺目的特征。

《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节奏比较复杂,并且音符密度非常紧凑,不仅没有为演奏者提供休息的空间,反而需要经过较长的演奏时间。如果想要高效地完成演奏,演奏者自身就要具备较高的演奏技术水平,并保证较强的耐力和体力[2]。经典作品具有经久流传的特征,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演奏者演奏《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作品,在展现其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的基础上,保证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演奏者在保证具备较强的演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将三弦和四弦降低半音,达到改变音高的目的,如三弦和四弦会相对松动一些,影响运弓的感觉。这样就与其他弦形成鲜明的对比,演奏者在拉这两根弦的过程中会产生反应迟钝的感觉,从而与其他弦之间产生不平衡的感觉。基于此,在实际演奏期间拉这两根弦时可适当地加强力度,以便于顺利演奏。

二、《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曲式结构和创作构思

(一)曲式结构

对《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到实际创作过程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曲式结构,从整体角度出发具体分为三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都属于三部曲式的结构,而第二部分与之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具有变奏曲乐章的特征[3]。对于每一个乐章而言,能够将大小三度音程连接在一起,甚至也能连续使用三度音程,这样可以更加精准地表现出曲目变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整体曲调展现出统一的创作构思特征。此外,从“曲目调性”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可知其实际上属于以中心调性C为基础的泛调性。在后续分析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可以将乐章的主要内容作为基础性依据进行深入研究。

(二)创作构思

1.第一章《幻想曲》

《幻想曲》的整体乐章在旋律展开方面主要使用三度音程的变化来体现旋律的变化,同时也将a[1-2小节]、b[3-4小节]两部分内容作为核心材料,演奏者分别使用右手拨弦演奏和弓字演奏,并且保证整个行板富有表情,整体节奏比较自由,三步曲式结构主要包括:[开始-18小节]A段、[19-34小节]B段、[34小节-结束]A段。

例如,在a[1-2小节]采用两个高声部、两个低声部相结合的结构,两个高声部应用纯五度空弦,在具体行进期间始终保持不变;低声部的曲式结构与之存在差异,采用平行小六度的创作方法为主,并在二度和三度的低音行进过程中完成音乐旋律的行进。A段b[3-4小节]的部分使小三度和大三度交替围绕,保证形成音高组织,还要在旋律行进期间体现出小三度音程、大三度音程交替构成色彩[4]。与此同时,在A段共出现三次,分别以F、Ab、C开始,这三次的综合作用可以构成小三和弦的音乐关系。在B段中将大三度音程转位形成的小六度音程推进作为主要的创作材料,并且将材料a[1-2小节]、b[3-4小节]两部分的乐曲间形成一定的内在联系,材料a[1-2小节]低音与材料b[3-4小节]的部分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产生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两部分的材料是整体乐段的重要构成因素,此外在旋律方面也要非常注重材料中的小三度音程、大三度音程色彩的体现。不仅如此,对于B段乐曲后面所有的旋律而言,全面分析曲目创作特色,能够更加直接地看到旋律中综合应用小三度音程、大三度音程的转变方法,通过对诸多元素进行合理应用,有利于构成旋律色彩。

2.第二章《田园主题与变奏》

在对《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第二章进行创作期间,具体使用的主题调性和风格,与第一乐章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从整体角度出发,三个变奏中使用一个高度半化音主题,并且还会贯穿整个过程,其中包括一个后奏部分。基于此,可以精准判断乐章属于复三部的曲式结构,此外在乐章的每一个部分采用二部曲式结构。

以乔治·克拉姆的创作为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以使用传统形式下的等时律动装饰性变奏进行创作,既能展现出较强的艺术性,也能高效运用花腔绕唱式的装饰性变奏手法。传统形势下的变奏,等时值的律动效果与各种类型节奏小组的有效分割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这样通过有效分割每一个节奏小组,能够形成“演奏重音移动效果”。不仅如此,还能产生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不规则结构律动艺术性,从而打破节奏平衡约束性的束缚。总之,通过将装饰性变奏手法作为依据进行创作,与新古典主义创作风格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需要将材料选用这项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如与第一乐章存在相似性,并且在旋律方面还是以三度音程和纯五度音程为主。第一部分第一段的结束语中,乔治·克拉姆使用四度音程、五度音程相互转换,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这样也能将音程互换作为基础性依据,产生e小调的艺术效果;同时正确运用特殊的创作手法,能够展现出a小调的艺术性。

此外,以第二乐章中的变奏Ⅰ为例进行分析,了解到采用具有较强活跃性的主题,并在实际设计变奏期间以使用主题骨干类型的创作结构为主[5]。在此状况下,主题的节拍调性以e-a为主,同时也在变奏方面充分应用十六分音符,达到合理装饰的目的;对6/8节奏进行统一设置期间,还将2/3/4/6不同的数量音通过正确应用组合连线的方式重新划分节奏重音,最终目的是使重音演奏期间形成不规则等值律动的特殊艺术效果。但是需要注意设计此种类型的变奏,具体涉及的二度音程并不属于主要音程的范畴,这样就会对旋律半音进行特殊强调,后续通过装饰使用旋律的半音,突出三一五度音程的艺术效果。

3.第三章《托卡塔》

在对第三章《托卡塔》进行创作期间,还将第一章大三度音程、小三度音程连续化的创作思路和方法进行应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第三章中采用单独关系的小和弦完成衔接动作,并通过分级和弦的方法进行演奏,这样能够体现出和声色彩变化的特殊效果。 此乐章的旋律能够在三度音程关系连续变化之后,从整体上展现出旋律变化过程中的特殊艺术效果,细致分析就会发现主要是和声发生变化。对于“引子部分”而言,通过高效应用慢板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将戏剧性色彩的主题展现出来。

比如,创作A段期间,为了能够更加精准地表达,使用具有较强活泼性的快板主题进行表现,并不断扩展B段调性,后续在尾声部分又向C根音和声方面回归,在C调八度和弦方面收束全曲目。

三、《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的演奏艺术性

通过对《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作品进行分析可知,如果想要将曲目的现代化作曲风格展现出来,就要细致研究演奏艺术性,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严格控制演奏速度和音色

很多作曲家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以选用具有较强规整性的曲式结构为主,不仅要对演奏过程中的节奏进行控制,也要保证速度具有一致性,在提高节奏紧凑性的基础上,避免产生随意演奏的问题[6]。与此同时,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是对发音和音色进行严格控制,如演奏者在演奏《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期间,需要保证发音具有较强的透彻性,保证运弓饱满;并且在处理音色过程中展现出平稳和实在的特征,并要格外注意只有特殊记号的位置不能产生滑音的问题。

(二)严格控制演奏过程中的音准

演奏者在演奏乔治·克拉姆的《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作品时,需要格外注意几项内容:《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是由大三度音程、小三度音程共同构成的,并且大三度音程和小三度音程实际上属于曲目音响的基础部分,如果想要增强艺术性,演奏者就要严格控制左右的音准,如在实际演奏期间充分利用相对音准的表现方法,在高音倾向的辅助下展现出色彩的变换和强化特征。

(三)全面展现出演奏的艺术性

目前,人们非常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在提升演奏效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多项影响因素,如演奏艺术性就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内容。如果想要保障《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演奏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就要在实际演奏不规则重音期间,在运弓和拨奏方面保证手指多做出不同的表情,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作品活泼的艺术性。

比如,在演奏第一乐章的B段结尾部分时,演奏者既要在大量7度换把期间将乐谱上的重音记号作为依据,高效完成演奏,同时也要在运弓和颤指方面着重强调重音。除此之外,在大跳换把期间,保证跳的动作能够表现出“在半空中突然抓住”的效果,这样不仅能够在实际演奏期间突出精准性,也能展现出干净流畅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进行全面分析之后,不难发现这一作品实际上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现代大提琴艺术作品。音乐自身既能展现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特征,也在乐曲中洋溢着抒情的旋律。通过对作品进行赏析,既能感受到其中具有特色的和声色彩、幻想性特色,也能在比较欢快的旋律中感受到曲目中丰富的情感。《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演奏过程中难度比较大,不仅要对音乐演奏方面的各项内容进行控制,也要在演奏活动中科学合理地融入不同类型的演奏技巧,在提高演奏质量的基础上,展现出较强的艺术性,从而为后续更好地研究大提琴演奏艺术方面的内容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曲式音程大提琴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变体曲式的“再变”及结构范畴的结合
音程循环向音列循环的扩展及其理论构建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简析音程听辨中的各环节及要务
增减音程都是不协和的吗?
论并列曲式的审美特征
音乐游戏玩起来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