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资源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 让军垦文化在新时代熠熠闪光
——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推进“中国北大荒文化之都”建设概览

2022-03-06撰文朱磊供图牡丹江分公司党委工作部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军垦牡丹江农垦

撰文/朱磊 供图/牡丹江分公司党委工作部

兴凯湖畔好风光

牡丹江分公司隶属于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分布在鸡西、牡丹江、七台河、双鸭山四市境内,南接兴凯湖,毗邻俄罗斯,辖区面积855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0.6万亩,下辖15个大中型国有农场,总人口19.4万人,是以现代大农业为主、三产融合发展的农场群。分公司紧紧围绕集团“1213”高质量发展工程体系和“32366”任务体系,以建设优质稻米产业、优质农牧业种质、融城经济、高效畜牧养殖、林业经济增长五大功能区为统领,扎实推进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实现粮食总产75.13亿斤,实现产业增加值69亿元、营业收入40.43亿元。

牡丹江分公司举行“中国北大荒文化之都·军垦文化节”启动仪式

2020年9月,中国民协向牡丹江分公司授牌“中国北大荒文化之都”

兴凯湖农场有限公司“地理标识”稻田画

分公司创建于1956年6月,历经铁道兵农垦局、牡丹江农垦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牡丹江国营农场管理局、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农垦牡丹江管理局等多个发展沿革。在发展建设历程中陆续创造的成立第一个公营农场、点燃第一把军垦荒火、成立垦区第一个文工团、创建垦区第一所大学、印刷第一张报纸、创立垦区第一个家庭农场、打造垦区第一个百万亩水稻农场“七个一”,构建起深厚的军垦文化底蕴,被誉为北大荒精神发源地和北大荒文化发祥地。多年来,牡丹江分公司以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北大荒精神为核心,充分挖掘厚重的军垦文化资源,初步建成展示、教育和传承军垦文化的工作体系,让军垦文化在新时代熠熠闪光。2019年,分公司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北大荒文化之都”称号;2021年,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地”。

整合资源,打造军垦文化阵地

分公司通过对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牡丹江农垦博物馆等11个场(局)史陈列馆、边境党建长廊、党建文化公园等红色阵地的资源整合、线路规划,与农业科技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红色电商营销中心等经济现场有机融合,构建起立体多维的军垦文化展示平台,让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日常。2021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军垦第一把荒火点燃地、八五六农场现代大农业示范区、云山湖红色旅游度假景区等军垦文化场馆(基地)被列入“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精品线路,这是黑龙江垦区唯一入选的精品线路。

创新实践,丰富军垦文化内涵

以丰富“中国北大荒文化之都”内涵为契机,充分挖掘军垦文化资源,组织制作宣传画册、文化手册、形象片等视觉展示作品,举办“军垦文化节·荒火传递”“光荣的黑土地·原创诗歌朗诵会”等文化主题活动,着力打造八五〇“军垦文化传承基地”、八五六“寒地水稻文化之乡”、八五八“抗联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八五一〇“北大荒精神文化传承基地”、八五一一“军垦牧业文化之乡”5 个文化子品牌,全方位、多角度加大宣传力度,讲好军垦文化故事,展现新时代精神风貌,让红色文化、绿色产业和金色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

北大荒 兴凯湖开湖第三届祭祀文化节活动现场

文农融合,助推产业繁荣发展

牡丹江分公司举办永远跟党走主题文艺演出

牡丹江农垦博物馆揭牌开馆

通过军稻米文化节、旅游文化节等载体,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的粘合剂,将文化元素注入到农业生产、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各环节,陆续推出“八五〇”“将军缘”“兴凯湖”“界湖”“千岛林”“云山故事”等烙着军垦文化印记的产品,以“荒都+”双品牌走进市场,让红色军垦资源成为释放活力、增加效益的源泉。

绿水青山好风光,军垦文化牡丹江。以红色军垦为底蕴的牡丹江分公司,必将孕育出持久而磅礴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新时代北大荒人,开拓创新,砥砺奋进,谱写更加壮丽辉煌的新篇章。

牡丹江分公司举办“光荣的黑土地”原创诗歌朗诵会

牡丹江分公司举办“庆祝建党百年”原创诗歌朗诵会

兴凯湖农场举办稻米文化节

猜你喜欢

军垦牡丹江农垦
军垦文化之乡放异彩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伊犁放歌
胡友才:当好军垦故事讲解员
贡献更多“牡丹江力量” 书写更精彩的“牡丹江篇章”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快速成长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