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选课优化的有效途径
2022-03-05陈圣
陈 圣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镇江 212400)
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公选课在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兴趣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公选课还担负着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底蕴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任务,公选课开展的目的也是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公选课科目的设立应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公选课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礼仪,建立相对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
1 高职院校公选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选修冷热不均,存在逃课现象
目前,高职院校公选课程中选修人数较多的主要有两类:一是比较放松愉悦的课程,如古典音乐欣赏、古诗文赏析;二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的实用性课程,如就业指导、计算机基础。长此以往一些科学理论类或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选修课程就易成为冷门课程,导致此类课程大幅减少或不再开设。公选课上学生存在迟到、早退、逃课等现象,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教师教学热情不高,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严重限制着高职院校公选课教学的进一步开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公选课程相关信息不全面,学生自我选择能力不足,避难就易,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群体效应,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以完成考勤任务为主,不以学习为主,会选择逃课[1]。
1.2 课程开设数量较少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农业类院校,开设课程中农业类课程10门,自然科学类课程38门,人文社科类课程23门,总计71门。总结近两年的公共选修课开课情况,每学期开课40门左右,且有一多半的课程是近两年没有教师申请开设的,教师开设新课的意愿不是很大,校内开设的公选课种类比较单一。
1.3 课程开设分布不均衡
一是各类型公选课数量不一。如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数量比其他类别的课程数量要多,偏向于农林特色的课程较少。二是各部门开设的课程数量不均衡。每个学期开设课程数量较多的都集中在某几个学院,其他二级学院开设课程的数量较少,造成开设的公选课类别单一,学科有偏差,无法体现公选课的通识属性。三是每学期开设门数不一。有的学期开设的多,有的学期开设的少,甚至上学期与下学期的开设门数差别也很大,这主要是由于每学期教师开设的课程任务不一样,导致教师开设课程数量不一,容易影响学生的课程选择。四是校区分布不均衡。学院本部和茅山两个校区的教师更愿意在本部开设课程,导致其他校区学生课程的可选择性较小。
1.4 公选课授课质量不高
随着各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全职教师的工作量大多处于饱和状态,目前只有少数基础课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加入到公选课课程的开发中,但由于专业教师所涉及的科目有限,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公选课有很多是文学鉴赏课,以实践为重点的课程较少。此外,公选课的课程开发不足,教育资源投入较少,而公选课又具有不断随社会变化的特点,使得对各科目教学效果及课程质量的评价都难以做出规范的标准与要求,进而对公选课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2]。
1.5 对公选课重视不够
学校开设公选课的流程为教务处发布公选课通知,由各二级学院负责组织教师申报,经教学委员会审核通过后进行排课。公共选修课在教学体系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教师申报的意愿不大。在申报公选课时,某些学院对公选课申报的态度不是很积极,未形成完整的申报体系,未对本学院教师做深入的宣传,在教师申报时也只是简单汇总,未从整个学院的角度考虑申报课程的合理性及规范性,很难保证选修课的数量及广度。缺少二级学院的监督,容易导致教师在申报课程时随意性较大。
2 高职院校公选课的优化途径
2.1 加强对学生公选课程选择的指导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学校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公选课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相关考核标准,学生可以参考这些资料进行选课,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还可以把选择权与决定权归还到学生手中。学校可以通过编写公选课的课程内容、开课计划、学习奖惩措施、选课制度等向学生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大学开设的公选课还应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差别,公选课应更加注重拓展视野与促进个人发展,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公选课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考核并在最终成绩认定时将其纳入评分标准,以此告知学生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减少学生逃课次数。公选课的考试内容也可以更加灵活,应减少对记忆知识的考核,加大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方法的考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2 严格遴选课程科目,评估授课质量
学校应鼓励有才华有能力的教师多开设选修课,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以选择,完善课程结构,通过设置适当的激励措施吸引有才华的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公选课的数量也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增设。此外,通过多种方式对公共选修课质量进行评价,所有学生在线评教也是监控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许多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在线教育评估平台,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评估结果将更加准确,学生的参与度也得到了保障,与专家评价和同行评价相比,学生的教育评价样本更大、更客观、更具包容性和真实性。专业人士和教育管理者也可以选择在公选课堂中进行随机讲座,这样不仅能够随机测试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在线教育评估中未暴露的问题,课后应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流或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抽样考查,以此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授课质量[3]。
2.3 重视课程建设,构建公选课课程体系
不管是公选课还是必修课,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明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设计。但目前来讲,对于授课的公选课,授课教师普遍对本门课的教学目标不是太明确,这是由于大多开设公选课的教师,都是选择新的领域开设,可能课程内容与自己的本专业内容关系不是太密切,忽视公选课的重要性也导致课堂纪律、课堂监管不到位。应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公选课的重视程度,有效降低缺勤率,明确请假制度,严禁随意代请和故意缺课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公选课的建设应当以“宽口径、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构建科学的、结构合理的公选课体系,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的发展。要构建完整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必须要考虑到学科的完整均衡,需按照覆盖人文、艺术、自然、经济管理、外语、体育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建立畅通的公选课申请渠道,方便教师申请,并完善公选课激励制度,对每学期开设的公选课进行分析,淘汰不合格的课程并增补新的公选课,保持公选课课程的动态平衡。公选课体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选课的质量,因此为提高公选课质量必须先建设优质的公选课资源库,通过试讲、专家评定、学生投票、问卷调查等手段提高课程质量。另外,公选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程这一范畴,学生的课外活动如社团、驾照、考级等获取的证书或者奖励都可以换算成公选课学分,本院出台的《学分认定方法》使公选课真正发挥了培养学生潜能和兴趣特长的作用。
2.4 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考核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质量,多开设一些能反映当今科学技术前沿发展、介绍当代自然科技成果和交叉类学科的课程,从课程的设置上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备课,课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情景对话、师生互动等创新型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教室内教学与教室外授课相结合,拓宽教学空间,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健全考核机制,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应转变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鼓励多种考核形式,考试内容要灵活多样,减少对记忆型知识的考核,规范公选课程考核流程。公选课考核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考核机制,采用读书心得、调查报告、课题设计、论文答辩、开卷或闭卷考试等形式进行考核,加大对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方法等方面的考核,增强学生对自身能力培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5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学生学习公选课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学习通识课程,了解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不同类别不同种类的课程,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来讲,他们对公选课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应引导其了解自身和社会的需求,杜绝混学分、混通过的心理,要从提升和武装自己的角度去进行课程选择和课程学习。第二,学生应将选修课放在和必修课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对待。选修课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加强出勤率的考核,加强过程性考核,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使学生通过公选课拓宽自身知识广度。第三,选课前教师应将各公选课的课程名称、课程教师、课程简介以及选课步骤发放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感兴趣的课程进行相应的了解,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在选课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方便学生能够正确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提高重视,认真了解,积极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选择自己心仪的课程,提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结语
公共选修课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深化学生专业技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想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但在实际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遇到了很多现实问题,如师资力量不够、课程资源不够导致公共选修课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针对高职院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各高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公选课进行改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本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实现公选课真正的价值。高职院校应开设更多有趣且有意义的公选课,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感受其中的魅力,高职院校应不断满足学生的多种知识需求,加强公选课的教育管理,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使学生可以在公选课中受益匪浅,实现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公选课的选择,制订并完善相关考核标准,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