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课趣味性教学方式浅析
2022-03-05林秦梅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361002
林秦梅(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 361002)
美术欣赏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审美的积累,进而获得审美体验。初中美术欣赏课涉及的内容广泛,不局限于传统美术课程的绘画领域,还有雕塑艺术、建筑艺术、设计艺术等。对美术作品的赏析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美术作品的形式和语言,二是美术作品的主题和意蕴。美术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自主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在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内容设置中,美术欣赏课往往是编排在最前面的,虽只有两三课,但其重要性不可轻视。考虑到初中生处于13~15 岁的年龄段,思想逐渐成熟,但其所处学习环境中却充斥越来越多的诱惑,使得学生自控能力变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忽视的工作。美术教师则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感受美、识别美的能力。
艺术修养是需要长期浸润的,但绝大部分初中生无法在家庭环境里获得艺术的养分,并且仅凭自己的知识储备和鉴赏能力来理解课本中出现的艺术作品,是无法触及作品深层内涵的,所获取的养分有限。这时就需要初中美术教师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制定行之有效的指导措施,教授其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增强欣赏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进而增强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
一、设置情境教学,激发审美情趣
伴随着19 世纪对西方的全面学习,尽管也有坚守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方式的艺术作品,但西方美术还是以无法避免的力量冲击着中国绘画,无论是技法层面还是内容层面均给中国传统绘画带来极大的影响。西方油画与中国水墨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中国画家如何用西方绘画技法表现中国国情和现状的作品?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认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绘画艺术作品,笔者在课前先收集了一些中西方油画大师的相关作品。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油画家如何运用西方油画技法来描绘中国本土化题材。以董希文创作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和西方油画大师伦勃朗的作品《夜巡》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思考,两幅作品表现了什么主题?作品在用色上的不同?两位画家是如何处理画面空间层次的?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笔者先引导学生分析《开国大典》,虽用西方油彩,却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元素融入油画创作中。比如,传统民间美术中多喜用鲜艳的、纯度高的颜色来表现喜庆的画面。尤其是用大红色烘托喜庆氛围,这幅作品以中国红作为整幅画面的基调,天安门城楼上挂满了巨大的大红灯笼,城楼下无数的红旗迎风飘扬,烘托出新中国成立这一意义重大又喜庆的日子。画面色彩单纯强烈,场面宏伟壮观,画家运用红色的纯度和明度对比表现出明朗开阔的空间层次,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画家将自己激动与喜悦的情感通过色彩融入作品之中,使作品显示出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境美。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笔者又引导赏析了油画作品《夜巡》,西方传统油画注重明暗与光影,画家巧妙利用光来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让阴影去弱化次要的部分。画面虽然人物众多,但因为光影的巧妙处理,使得画面空间层次生动而有序,极富艺术感染力。经过笔者的解析,学生直观感受到了中西传统艺术的审美情趣,也明白了中国油画是在西方油画艺术的基础上进行题材、色彩、意境的本土化处理。笔者及时启发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包容性极强,任何外来的艺术传入中国,必然会深深地扎拫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开出美丽的“中国花”。此时,课堂中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美术欣赏课应该是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教学过程,美术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多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特别是本民族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美术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色彩,展现画家的高贵品质,充分发挥美术作品的感染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才会让学生自觉向美的方向靠近,从而远离低级趣味,培养高尚情操。
二、拓展学科知识,贴近生活乐趣
尽管美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相关素材十分充分,对美术作品解析也很透彻,但学生在赏析作品时兴趣并不高。因为美术欣赏如果单纯地建立在看画和评画的基础阶段,是略显枯燥和无味的,无法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了联系其他学科的方式。美术与生活也有千丝万缕的紧密关系,需要教师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趣味性地穿插诸如生物知识、历史知识等,寻找生活中有趣味的素材,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地生活,从自由地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他更是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这都为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支持。以欣赏南宋画家陈居中的《四羊图》为例,笔者先从美术专业的角度去介绍画家创作该幅作品的艺术特色,再利用多媒体放大局部,感受画中精妙之处,进而又以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思考。生物知识告诉我们,羊只有在吃草时才会转动头部,此幅画作中羊爸爸并未在吃草,却转头看着小羊,这是艺术家精心的构思和安排。于是这只羊就拟人化了,它与另外三只羊就产生了关联,它转过头来亲切地望着正在嬉戏的羊孩子,似乎有什么话要说,像极了人类社会温馨和谐的幸福家庭生活,充满着耐人寻味的意趣。可见,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美术教师将一些生活常识或其他学科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明白美术学科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在生活中养成勤思好学的习惯。由此,美术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让美术欣赏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激发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真正提高学生美术基本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品味作品内涵,增强教学趣味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是其作品的生命所在,美术作品除了要用眼去看以外,还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心去体会美术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经过多次的师生互动,笔者了解到,许多初中生看不懂课本中朱耷的花鸟画作品《杨柳浴禽图》。面对这一现状,笔者在课前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和提炼,在课堂上从学生的兴趣点和感性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人文内涵。先详细地讲述画家朱耷特殊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体会到画家心灵深处隐含的无尽的痛苦和无奈。这时,学生求知的欲望被开启,为了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画家的心态的独特性,笔者将朱耷的《古梅图》与近代画家齐白石画的作品《梅花》做对比。朱耷的《古梅图》中,一株古梅枝条残了,杆也秃了,根也不接地气,表现的是枯败中仍然顽强开放出一两朵小花的老梅树。教师启发学生联想:假如有百朵梅花表示什么呢?学生马上联想到的是热闹的、繁荣的、高兴的画面,如齐白石的《梅花》,则表现是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笔者介绍齐白石与朱耷在创作梅花时的不同处境,引导学生思考“移情”的创作概念。其实梅树的处境就是朱耷的处境,朱耷的孤梅是他孤独寂寥的最贴切的照应。课堂上随着学生对朱耷作品认同度的加深,笔者继续引领学生往作品的细部做更加深入的观察,从朱耷象征性的符号如鸟儿鱼儿愤世嫉俗的、漠视的眼神中感受他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学生的兴致被充分调动起来,与画家的情感产生共鸣。最后,笔者让学生的视点落在了作品晦涩的落款上,画家把自己的别号“八大山人”四个字合写在一起,好像“哭之”,又像“笑之”。当笔者说出一个成语“哭笑不得”时,底下不少学生发出了轻微的哀叹声,深深地同情画家的不幸遭遇。
笔者认为,欣赏课教学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画家无声的情感流露,美术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找出每件作品中最特别的、最有趣的、最感人的部分。通过教师趣味性的语言引导,以作品中的情感打动学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才能以愉悦的心情主动感受作品中深层意蕴和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审美趣味和辨别美丑的能力。
四、营造学习氛围,激活探究兴趣
初中生普遍看不懂毕加索抽象派风格的作品,认为是“乱画”,笔者在引领学生欣赏立体主义绘画时,则通过分析毕加索《格尔尼卡》的艺术语言,为学生讲解清楚其特殊性与创造性。学生慢慢理解了立体主义绘画艺术语言是通过先分解再重构的方法形成多视点多空间的画面。接着,笔者又介绍了《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同时引导学生分析画家把画面处理得支离破碎的意图,破碎的画面代表着战争无情摧毁的现实场景。学生进一步围绕画面中的形象探讨象征性表现手法,即用“马”代表人民和正义,用“公牛”象征黑暗和邪恶。通过教师一步一步的启发,学生各抒己见,兴致高涨。笔者最后总结:画家之所以对真实场面的夸张变形都是为了有力地揭露战争的恐怖与残酷,是对战争提出控诉和对和平与正义的召唤。当笔者谈到学会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时,展示了享誉世界的雕塑家亨利·摩尔的抽象雕塑作品《斜倚的人形》。这位大师受到毕加索的影响,作品追求高度精简、造型抽象却富有生命力,启发学生运用欣赏《格尔尼卡》的方法尝试理解亨利·摩尔的作品。此时,学生兴趣盎然,相互交流心得,互相启发,教学中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分析、探索,逐步提升其美术学习能力和艺术素养。
综上所述,美术欣赏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有重要意义,趣味性的美术欣赏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各种风格的美术作品,开阔艺术视野,丰富美术知识,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养成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趣味,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与其他学科串联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