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提质”:消除“双减”忧虑的有效途径

2022-03-05崔学鸿

师道(人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提质作业

崔学鸿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重拳出击规范治理校外培训乱象,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双减”意见出台至今已有半年多,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但许多家长却忧心忡忡,也有老师抱怨上班时间太长,更有人担忧学生减负之后如何真正得到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要消除这些忧虑,当前亟待形成以下共识并做好相关工作:

一、减负不仅仅是为了省钱省时间——规范清理校外培训机构,主要目的是保护孩子学力

从“双减”意见不难看出,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有助于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和相应的精力负担,减轻孩子学习负担。为什么有家长却不“领情”呢?其实,省钱省时间这些道理家长都明白,部分家长依然我行我素的原因是,家长是心疼钱,但与孩子的未来相比,钱就不值得心疼了,为了孩子的美好前程,砸锅卖铁也心甘情愿;家长的确心疼孩子,但是最不心疼孩子的时间,而且恨不得孩子早晨醒来眼睛一睁就扑在书本上直学到晚上上床睡觉;家长当然也心疼自己,但是为了孩子成龙成凤,自己起早摸黑、省吃俭用,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

所以,仍有家长并不理解甚至反对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笔者以为,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还没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让家长认识到不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对家庭和国家共同核心利益的损害——破坏了孩子的学力。

我曾经通过学生、家长和老师,以及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很多培训机构是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超前安排培训内容的,参加培训的孩子回到课堂再学一遍,当然很轻松,甚至考出好的成绩。但是,这样的成绩是泡沫分数,不是孩子学习能力的真实反映。这样的培训甚至破坏了孩子的学习能力——积极学习的兴趣、认真听讲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惰化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弱化了孩子的钻研精神,歧化了孩子的学习方法,严重影响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新华文摘》2021年第18期上牛楠森、易凌云的文章《校外学习何以走入歧途?》引用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

吴思为等人调查发现,88.4%的小学生和56.3%的中学生参加了课外辅导班,辅导班类型集中在与考试、升学相关的科目,如英语、奥数和作文等。……从补习方式而言,校外补习主要采取解题、做题、刷题的应试教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基本上体现为:一是“提前学”;二是“背诵学”,这种没有理解的死记硬背只会增加学习负荷、降低学习能力;三是“学技巧”,即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补习教师往往寻找捷径给学生找考试技巧。这些做法对于提高应试成绩有着良好的快速效应。但是如果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基础,那么他们所取得的好成绩就会具有欺骗性。

面对家长的困惑和不解,我曾经与一些家长进行过沟通: “校外培训伤害了您孩子的身体健康,您不是不心疼,而是没感觉到;校外培训损害了您孩子的学习能力,您会更心疼,但是您更感觉不到。其实,很多校外培训是以损害孩子的学力为代价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这样的成绩是难以持续的,如同在驾校学习驾驶,有些教练为了让我们尽快通过考核,教给了我们很多应试技巧,我们很快通过了考核,却并没有相应的驾驶能力。学力一旦被损害破坏,孩子的发展也是难以持续的呀!”

家长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不规范的校外培训机构对孩子学力带来的伤害影响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就会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校外培训转入地下,演变成“一对一”,孩子的学业负担不减,家长的经济负担更重。家长一旦认识到不规范的校外培训的恶劣影响必然会痛心疾首、幡然醒悟,认识到重拳出击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的举措无异于“救救孩子”。

二、减负不仅仅是少布置作业——关键是要提高课堂学习效益,把课上得不需要多布置作业,确保“减负不减质”

“双减”是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简称,其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之一就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但是,减负不仅仅是控制作业量。少布置作业、不布置作业不难,难的是作业减少了教学质量却没有下降,也就是说,减负不是本事,“减负不减质”才是能耐。

确保“减负不减质”,关键在课堂。学校是减负的主体,课堂是减负的主阵地,教师是减负的主力。作为减负的主力,教师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提高教学效益:

首先,从师德的高度认识减负——减负是对学生的生命的尊重和呵护。

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爱学生就要尊重呵护学生珍贵的生命。学生的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呵护学生珍贵的生命就要珍惜学生宝贵的时间。学生做作业是要付出时间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否让学生付出的时间代价有所回报,这是每位老师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

其次,从教科研的角度实施减负——精心设计作业和课堂练习,以提升作业设计质量来调控作业总量,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第一,精心设计,提高作业质量。教师应把精心设计作业当作是对学生“日行一善”:精心选题,不布置套题;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形式,难度适中,确保效果;积极探索个性化、综合性、主题式、大单元和分层弹性作业设计,克服杜绝机械、重复、低效作业,严禁惩罚性作业。

第二,精诚合作,严控作业总量。实行作业总量控制年级主任、班主任负责制,即以“每日严控,周内协调,周末补偿”为原则,学科老师多沟通,班主任多协调,年级主任负总责,严格控制每天作业总量,各学科每周五天商量协调。以初一为例,各学科商量协调合理分配各科书面作业时长,做到每周五天平均每天语文20分钟、数学25分钟、英语15分钟、历史10分钟、道法10分钟、生物5分钟、地理5分钟。除了语文、数学、英语每天布置书面作业,历史、道法、生物、地理并非每天都要布置书面作业。

第三,精讲精练,提高学习效益。 “减负不减质”关键在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益。只有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益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家长的焦虑。为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备课,以学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精心设计学的练习(听说读写想演算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训练思维,提升能力,精讲精练,提倡当堂解惑、当堂消化、当堂作业、当堂校对、当堂订正,杜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现象,把课上得不需要多布置课外作业,切实提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益,从而实现“减负不减质”。

三、减负不仅仅是一“减”了之——而是要实现“减负提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减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繁重的课本学习中解放出来。

但减负的目的远不止如此,减负不仅仅是一“减”了之,而是要把减负得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参加更丰富的活动,如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实现“减负提质”,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减负是一项涉及政府、资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位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同心协力齐抓共管,进行综合治理,共同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第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从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努力提高认识,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质量观、人才观、教育观。为了保护孩子学力,自觉不让孩子参加学科类校外培训。

二要着重做好家庭教育。家长不要额外给孩子布置作业,重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重视孩子人格塑造,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体质、习惯、兴趣、态度、智能、情绪、自控力等,努力提升孩子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要积极参与家校社合作,促进孩子完成社会化。家长要引导鼓励孩子走出家门,走近自然,走进社会,陪同并指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孩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如适应变化的能力、全球思维、创造性、对竞争压力的意识、参与群体的能力等,促进孩子完成社会化。

第二,学校是“双减”主阵地,除了担负着通过提高学习效益、严控作业总量,实现“减负不减质”的重任,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实现“减负提质”:

一要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质量观、人才观、教育观,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家校社合作;不给家长布置“作业”,鼓励指导家长陪同孩子参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

二要做好课后服务。学校可采用“1+1”的形式,安排好1个小时的“课业辅导”和1个小时的“主题活动”。课业辅导以学生自主作业为主,对学习有困难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可以提供特殊辅导。主题活动通常包括自主游戏、体验活动、兴趣活动、探究活动等兴趣类课后服务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为了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三要促进全面发展。 “减负不减质”是起码的要求,必须确保;减负的最终目标,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小我走向大我,实现“减负提质”。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在2004年创办深圳市南山区育才教育集团第四小学的时候,就探索实施了“40保4”策略,并曾于2010年10月15日在中央教科所举办的全国“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质量”石家庄论坛上作过题为《实施“40保4”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演讲。 “40保4”就是“抓好每一个40分钟,确保每一位学生4个1小时”,即抓好每一个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每天家庭作业≤1小时(小学中年级≤40分钟,低年级≤20分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1小时,学生每周参加社团活动≥1小时,每周平均参加红领巾小区活动≥1小时。“40保4”策略的内容涉及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方方面面,既突出“教学为中心”,又强调“德育为首”,有效解决了教学与德育“争时间”的矛盾,巧妙提升了教学与德育的整体效力,如果实施得好,将会取得“40×4”的效果。

四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减负与教育高质量发展同向同行,必将引发学校生活的重构。笔者现任校长的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正在探索构建“5.20”校本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双减”得来的时间,实施“五育互育”,实现“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方式,为“减负提质”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要重拳出击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严格审批、规范服务、常态监管,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学生学业负担。

二要在政策、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家校社合作。政府要为学生减负后参加各类文体培训及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空间及人力、财力支持。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

三要进行评价改革,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人才观、质量观、教育观,需要从根本上进行评价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

四要倡导正确的人才观,大力改革用人制度。 “双减”意见要求党委和政府要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也明确了宣传、机构编制、市场监管、政法等部门工作责任,确保“双减”工作落实落地,确实呈现出了重拳出击、综合治理的态势。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话,还需要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教育来自家长对孩子未来就业及生活质量的焦虑,只有社会用人制度的改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长以及全社会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把“双减”工作落实到位。

减负不仅仅是一减了之——而是要“减负提质”,最终目标是立德树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提质作业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作业
心灵之窗
转变教学行为 落实“减负提质”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