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2-03-05张金龙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其发展质量与效率对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全省现代服务业存在产值规模较小、从业人员短缺、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低、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小等问题,为提升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文章提出了建设产业园区、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程度、应用数字信息技术、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现代服务业;产业融合;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本文索引:张金龙.<标题>[J].商展经济,2022(04):-026.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增速持续上升,成为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工业订单需求减少、农业成本增加、经济增长持续吃力的情况下,推动本省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增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对于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提高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及优化产业结构和吸纳人口就业等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提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引导,有利于全省现代化服务业向专业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现代服务业产业竞争力,有利于向现代服务业价值链顶部迈进。
1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后期,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在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上的新型服务业态,大致可以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类。狭义上,现代服务业仅指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衍生出的新兴服务业;广义上,现代服务业包括运用数字化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升级和改造后的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呈现出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技术密集度高和能耗低、投入低、污染低的“三高三低”行业特征,核心是为生产者、消费者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现如今,将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是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
2 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呈稳定上升趋势。第一,从发展规模来看,黑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3796.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721.1亿元,本地生产总值占比从34.5%增加到50.1%;2019年全省服务业对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达66.2%,成为驱动本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中,现代服务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软件业收入由2012年的10.7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55.9亿元,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由10.0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32.88亿元,房地产业利润总额由2012年的61.0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0.18万元。第二,从就业人口数量来看,全省服务业吸纳劳动力数量2012—2019年增长了1.2倍,就业人口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占比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智能物流业、金融业和软件服务业。第三,从各地区发展程度来看,省内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等主要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当前行业内细分行业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
3 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1 现代服务业产值规模较小
近年来,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产值增长迅速,但是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小,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可替代性强、产值低、劳动密集度高;而以知识和技术为特点的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产业发展不足。目前,全省现代服务业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行业类型分布分散,大型现代服务业数量次之,行业龙头企业匮乏,形成了行业产值规模小、行业种类不齐全、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严重制约着全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与此同时,全省现代服务业内部主导产业、重点产业缺失,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分布体系不科学、不合理,产业集聚现象不显著,无法引起集聚效应,进一步制约了产业发展规模。与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相比,全省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结合不足、数字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研发设计、商业咨询、金融服务等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而且主要集中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其他城市行业发展迟缓,区域发展不平衡。
3.2 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才紧缺
人力资本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投入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产业的发展前景。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特征需要大量的人力作为基础支撑,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职业技能高低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黑龙江省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其现代服务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来源包括如下几方面:其一,由于全省现代服务业起步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及时培养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如信息技术人才、金融从业人员。其二,由于营商环境不优、政务透明度低导致外省服务业企业对本地投资谨慎,行业人才难以流入。其三,本省的人才政策和落户政策缺乏吸引力,导致人才流入困难;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加剧了行业科研人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的外流,恶化了本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四,相比气候宜人的南方省份,寒冷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地区就业偏好,导致了全省人力资本整体存量低。
3.3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产业融合程度低
全省的制造业、农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融合程度不高。现代服务业按照服务对象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与农业生产前期提供市场需求调查、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中提供技术升级改造方案及其他辅助生产性支持,仓储和销售环节提供数字化管理、市场营销宣传、现代物流运输,加快了制造业、传统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结合速度,以迅速实现产业效率的改善。根据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模式的指导性分类标准,可以发现黑龙江省在发展智能工厂、“互联网+”工业及柔性化制造生產和工业旅游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对于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引入程度较低;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方式,更多的集中于农业观光、采摘旅游业及智能化培育,融合范围窄。2021年,本地首批拟认定的关于制造业和农业的智能工厂分别有5家和3家。
3.4 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小
全省实施的产业政策偏向于工业与农业领域,缺少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的重视,特别是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策。现代服务业产业政策主要是针对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意见,集中于居民的健康医疗与养老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和法律教育服务业,而对与制造业连接紧密的生产性服务业政策不明晰,没有对研发设计、信息技术业、货物运输和仓储流业及生产性租赁和产业金融服务在先进制造业和农业中的融合方式、结合方向给出指导性意见。另外,对于现代服务业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支持和减免标准界定不够细化,招商引资工作宣传不够,优惠政策力度不大、吸引力不强。
4 促进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提高现代服务业集聚度
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建设。第一,加快对产业种类的补充及产业布局的优化,鼓励产业集聚发展。针对现代服务业,应加紧在全省各市建立相关开发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对企业提供福利政策,吸引企业入驻。第二,立足省内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现代服务业规模,进行科学、细致地规划,正确选择和培育不同的现代服务业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发展,填补短板产业,形成合理完备的产业链条,发挥产业间的联动效应和优势行业的引领作用,增强产业竞争力。第三,在产业园建立合作交流服务站和人才招聘管理点,带动园区内人才流动,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强企业间学习交流和经营管理模式借鉴,对促进产业内企业的协作发展,引导现代服务业朝着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四,注重园区内的品牌建设,形成品牌效应,增强影响力,有利于带来正向的外部效应,拓展服务范围,宣传服务品质和服务方式,吸引优质客户来访。
4.2 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融合程度
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水平,需要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各个产业的全面融合,有利于在制造业与农业内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丰富产业向专业化和多样化方面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引入,提升工厂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建设互联网工业和现代化农业,建设智能化物流系统,提高融合度。另一方面,划分开发区,积极引进金融服务、营销推广、研发设计、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完善配套服务功能,促进先进制造业、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其实,现代服务业在制造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作为一种“软投入要素”,是提高产业融合的关键。
4.3 应用数字信息技术,提高现代服务业效率
加快数字信息技术在现代服务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技术赋能减少产业中的“非进步行业”数量,提高“进步行业”数量,使现代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以文化旅游业为例,第一,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阶段。将互联网与教育行业、旅游行业等相结合,在产品中嵌入信息收集和分析系统,收集消费偏好以投放产品。第二,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传播阶段。互联网的低成本传播,使得文化旅游产品普及度变高、利润率提高。第三,将数字信息技术应用于消费阶段。利用数字技术的反馈评价机制进行信息识别,使得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得到满足,从而使现代服务业效率得到提高。
4.4 建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以生产知识、提供技术服务为主的产业,所以,汇聚产业所需人才、培养产业储备人才,是解决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不大的重要方法,也是推动本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首先,省政府有关部门应提高人才引进和落户政策的吸引程度与执行力度。其次,倡导学习牡丹江技术学院的政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与高校进行定期研讨,联合培养对口专业毕业生,及时有效反馈市场服务业对不同技能人才的需求,向企业提供人才引進和培养的政策性补贴等。再次,充分发挥本省现代服务业联盟的作用,联合政府、企业和高校制定产业人才选定标准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培训科目、范围,建立正规化、合理化的选拔机制筛选高端人才,合理配置人才,优化产业人才结构。最后,鼓励现代服务业在企业内部选拔培育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和行业素质培训,提升企业员工整体水平,每年举行企业间跨区参观、交流学习、合作等社会活动,时刻关注产业发展动向。
4.5 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在振兴本地工业、提高农业效率的同时,应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定好各区域间产业差异化定位,指出现代服务业对于农业和制造业的促进作用、赋能作用,引起市场主体重视。对于现代服务业,应该逐步实行改革,放松具有垄断性质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市场竞争,提高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建立专门的政策发布、解读窗口,及时向市场宣传、解答现代服务业政策含义、发展方向,为其营造一个优良的商业环境。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方面入手,对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进行财政和投资支持,对新兴服务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本地企业以投资、收购、兼并等商业模式,对本地现代服务业进行填补和发展;本地有关政府部门应聚焦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积极释放发展信号,主动联系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中部核心城市服务业内的龙头企业,开展定向招商,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
参考文献
范龙升,王宁.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8):147-148.
高立秋,李宏伟.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9):12-14.
俞军,李德才,王书珍.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16,30(6):32-38.
胡晓鹏.嵌入互联网的现代服务业结构升级研究[J].企业经济,2020,39(11):5-12+2.
费丽明.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J].唯实,2019(12):8-11.
寇静,朱晓青.新时代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思路和新战略[J].新视野,2018(1):43-49.
孙永波,甄圆圆.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5(2):70-75.
朱桦.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探讨[J].上海经济研究,2012,24(8):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