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人内部有多不一致?
2022-03-05刘燕薇
刘燕薇
以色列特拉维夫,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在地中海边举行除罪仪式
以色列2021年人口达930万,其中犹太人口689万,阿拉伯人口196万,国内还有一些非洲的非法移民。本是宿敌的巴以双方,如何在这弹丸之地中共存?政府对阿拉伯人的态度如何?巴以关系紧张时,身居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支持哪一方?这些阿拉伯人又是如何与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周边国家的亲人联系?
耶路撒冷的大街上,身边黑帽黑衣黑裤、不苟言笑的行人,难免让人产生穿越的幻觉,甚至还有些诡异的气息。他们为何与特拉维夫的犹太人不同?当地人告诉我,这些是极端传统派犹太人,可以不用工作,不去常规学校,而是去专门学习圣书的学校。那么问题又来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如何解决?极端犹太教家庭的孩子们,又怎样抵御信息时代中的全球化大潮?年轻时尚的犹太人又如何看待他们?
世人皆以为犹太人团结,所以才能历经周折于1948年在他人的土地上宣告主权。殊不知,当今犹太人根据对教规信奉的程度,分为四类,其中就有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约占12.6%)。
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的着装辨识度很高:男性身着黑衣、长裤,戴黑帽,蓄须;女性穿长裙及长袖、高领服装。因为经书上不允许避孕堕胎,极端传统犹太家庭的出生率平均达到7.2个孩子,使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
2021年5月,以色列阿什克伦,当地家庭在防空洞内避难
他们反对非宗教的教育系统,只将孩子送入为其特设的学校,学校中男女生完全分离。男生学习《塔木德》和经卷,女生还另有几门有关职业培训的课程。在为他们专设的高等学府中,学生们入学前必须签署对宗教虔诚的承诺书。
他们反消费主义,还反电影、电视、互联网、报纸,出版物上绝对不得出现女性图片;还主张在安息日彻底关闭公众交通,因需要按照犹太律法充分休息。
极端正统派犹太人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最极端的组织不支持以色列建国,因为坚信上帝的使者弥赛亚会出现来拯救信徒。他们也不庆祝国庆,希望国家更宗教化,以使正统犹太教更加壮大。以色列义务兵役制豁免极端正统派犹太人。在部队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这一特权自然遭到其他教派的愤恨和不满。
但极端正统派犹太人对外声称:他们每日虔诚祷告才换得国民的安生。几个宗教领袖还威胁,如果迫使他们入伍,他们就会离开这个国家。继续升级的矛盾已引发了肢体冲突。
2020年8月,以色列斯德洛特,一所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学校
在高科技时代,他们果真对世俗的影响具有免疫力吗?数据表明,他们远低于平均水平的低入职率导致国家劳工短缺。有限的政府补贴、财团基金不足以养活庞大的家庭,故50%的极端正统犹太家庭处于贫困状态。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极端正统派的犹太年轻人离开耶路撒冷;2017年,极端正统派犹太人的离婚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都是经书所禁止的行为。
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主要分为三种:82%的贝都因人(原沙漠地带游牧的阿拉伯人)、原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以及德鲁兹人。以色列1948年建国引发战争后,当地超过80%的巴勒斯坦人逃离或被驱逐,但仍有近20%逗留。
如今,阿拉伯人占以色列总人口的21%。拒绝成为以色列公民的阿拉伯人,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居留权和选举权。有的虽然成为以色列公民,但仍将自己视为巴勒斯坦人,在西岸地区、加沙地带、约旦、叙利亚或黎巴嫩的难民营都有亲人。
另一方面,同周边国家、地区相比,以色列发达的经济和不受宗教严格约束的生活方式,吸引着向往自由的阿拉伯人,尤其是年輕人。所以,有的阿拉伯人为他们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西岸地区的亲人办理了家庭团聚移民。
多达210万人居住在362平方公里的加沙地带(人口密度位居世界第三,且仍维持着高出生率)。尽管以色列已从加沙地带撤军,但为防外界给哈马斯运送武器,出入该地区的人、车辆、船舶都在以色列的严格管制下。
德鲁兹人是穆斯林的另一分支。1967年,以色列从叙利亚手中拿下戈兰高地,从约旦手中夺过东耶路撒冷;原本居住在戈兰高地的德鲁兹人和东耶路撒冷的约旦人,拒绝加入以色列国籍,而仍保留着叙利亚、约旦国籍。他们虽持有以色列身份证,但很多仍拒绝承认家园是以色列的领土。
2021年7月21日,特拉维夫,阿拉伯民众庆祝宰牲节
阿拉伯人的高出生率,会使其人口比例在2025年提高至25%。有犹太学者指出,当阿拉伯人口超过20%,就会威胁到犹太民族的主导地位,届时驱逐也许将是唯一的选择。
2017年的一次电话调查显示,阿拉伯人对自己的身份也存在不同的认知:40%认为自己是以色列的阿拉伯人;15%认为自己是巴勒斯坦人;8.9%认为自己是居住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公民;8.7%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剩余的不表态。
为保持本土族裔的主导性,一些政界人士提议与巴勒斯坦地区交换本土上对方族裔的定居点。这一计划引起以色列境内阿拉伯人的不安。民调显示,他们享受现有民主制度和生活水平,并无意回到巴勒斯坦;出生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对以色列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无意牺牲个人去支持巴勒斯坦。
以色列的学校分为4类:世俗犹太人去的常规学校、专为正统派犹太人设立的宗教学校、阿拉伯学校、私人学校。这些学校归教育部统管,其职责包括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质量、教学员工、校舍建设。不同族裔的孩子进入相应的学校。阿拉伯人将孩子送入阿拉伯学校,犹太人的希伯来语是其第二语言。
2021年4月19日,特拉维夫街头餐馆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学的一名教授指出,在犹太学校的教材中,阿拉伯人的形象明显过于负面。另外,阿拉伯学校中的教材也弱化了阿拉伯文化,忽略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存在。他表示,教材应去政治化,不应歪曲事实。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1999年时教育部长承诺对阿拉伯学校的拨款达到25%,超过其人口比例,但到2009年,因为师资力量不足,以色列有超过5000个阿拉伯学生转去邻国约旦上学。
地中海边的特拉维夫阳光、时尚、富有活力,但我跟着犹太友人去位于特拉维夫-雅法的一家阿拉伯餐厅时,主客双方都不见笑脸,我才知道服务行业还可以这样。
当我对友人说特拉维夫的气氛总体比较轻松,他说带我去看特拉维夫的另一面。汽车行驶在特拉维夫城南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破旧的建筑和垃圾,坐在车中仍能感到站在街边路人的敌意。友人说,这里是特拉维夫老汽车站,路人多是非法移民,政府处理起来也很棘手。
以色列移民警察时不时会在该区域巡查,逮捕没有合法签证的劳工,并予监禁一至三个月的处罚,但语言障碍为案件的处理带来了诸多不便。2017年政府宣布,将这些非洲非法移民或遣返至原籍国,或送至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例如卢旺达、乌干达。
2018年以色列境内仍有37288名非法移民,这一数字还未包括他们入境后诞下的后代。司法部门宣布,这些非法移民如果不离境就进监狱。以色列对非法移民严格的态度引发国际组织的指责。不得已之下,以色列向他们签发每一至四个月须更新一次的临时签证,得到签证的人就可以继续合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