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滴滴:超跌眼镜的资本神话

2022-03-05张静

汽车观察 2022年2期
关键词:业务收入港股网约

张静

两个季度亏损546.46亿元,滴滴资本坍塌就在一夜间。

从递交招股书到纽交所上市全过程,仅用了20天;从发布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公告到旗下25款APP全部下架,仅用了8天;从上市到决定退市,仅用了156天;从高达800亿美元市值到缩水70%,仅用了不足半年……

不愧是出行公司,一切都来得那么快、去得也如此快。这阵势,在互联网巨头中,简直是前所未见。要知道,滴滴用了近十年时间才终于获得在国内出行市场的领导地位,上市前一共完成多达23轮融资,总募资额超过227亿美元,几乎将国内外所有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公司都变成了自己的“朋友”。

可资本坍塌也在一夜间。2021年6月30日,滴滴成为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来中国公司在美股规模最大的上市案。上市后市值一度达到800亿美元。可截至2022年1月12日收盘,滴滴最新市值仅为234.49亿美元,市值缩水高达70%。

新年前一天,也是被停止新用户注册后的第181天,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出行公司(以注册用户计)终于公布了自己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未经审计的2021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滴滴二季度总收入为482亿元,净亏损为242.71亿元;三季度总收入为427亿元,净亏损为303.75亿元。两个季度内,滴滴虧损总额高达546.46亿元。

据悉,滴滴收入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中国出行业务,包括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等;二是国际业务,包括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三是其他业务,包括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金融服务等。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占总营收比重超90%。

具体来看,2021年二季度,滴滴中国出行业务收入448.04亿元,同比增长52.22%;国际业务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116.35%;其他业务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91.11%;三季度,中国出行业务收入390亿元,同比下降5.11%;国际业务收入9.66亿元,同比增长92.43%;其他业务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51.26%。由此可见,自2021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以来,滴滴主要业务即中国出行业务总收入已明显疲软。

一方面,滴滴此次遭遇的强势监管,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网约车市场迎来最大发展机遇。据传滴滴下架后,出行公司们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当下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并从即日起开启全员战斗模式。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滴滴下架后,美团立即重启了已搁置近两年的美团打车APP,并在各大应用市场重新上架,且已归入智慧交通平台的美团打车事业部也重新获得独立。另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大部分网约车平台在2021年7月活跃用户大幅增长,T3出行活跃用户环比增长32.79%、曹操出行环比增长13.31%、美团打车环比增长45.6%等。

但另一方面,也为网约车市场敲响警钟,合规化与强监管绝对是未来移动出行领域的核心关键词。实际上,除对滴滴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外,交通运输部还会同五部门联合约谈了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并指出部分网约车平台通过多种营销手段恶性竞争,比如招募或诱导未取得许可的驾驶员和车辆“带车加盟”开展非法营运等。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7月16日七部门联合进驻滴滴开展网络安全审查以来,审查结果至今也没有出来。所以,短期亏损和增长放缓并不是滴滴所面临的头等难题,而尽快解决合规性问题才是生存之道,即恢复上架并顺利回归港股上市。2021年12月3日,滴滴发布消息称,已启动在纽交所退市工作,同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亦有消息称,滴滴最快将于2021年4月在港股递交上市申请。

其实,滴滴并非第一家试图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出行公司,早在2020年,嘀嗒出行也曾向港股递交招股书,但此后再无更新动作直至上市申请失效;2021年4月,嘀嗒出行再度递交招股书,但仍未能顺利IPO。据业内人士分析,港股未通过申请或与嘀嗒出行在部分城市落地网约车服务的牌照问题有关,可见,网约车合规性问题也将同样成为滴滴在港上市的“拦路虎”。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信号释出,仅凭烧钱就可大肆布局出行市场已成过去式,各出行公司玩家尚需不断打磨自身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合规发展才是主旋律。或许,起初的滴滴真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出行方式,但这些年在资本的掣肘下,早已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至于故事的结局如何,2022年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业务收入港股网约
港股通一周成交情况
网约车:B2C与C2C的模式之争
软件业:加速增长、加速转型
网约工困局
“网约工”身份困扰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