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新年“第一喷”
2022-03-05李琳
李琳
2022年开始没多久,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就贡献了新年首喷。
1月16日,李想微博转发一篇团车创始人、CEO闻伟宣布造车后接受媒体采访的文章,怒斥闻伟造车“刷新了创业者的底线”。
面对李想的“吐槽”,闻伟也在个人微博进行回应,他表示很委屈:“除了节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断?”
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关的人,为何突然就杠上了?一切要从团车最近的新动作和闻伟的发言说起。
团车是一家在美股上市的汽车交易和服务平台,前不久,闻伟宣布,团车将进军电动汽车制造领域。而惹怒李想的,正是闻伟对于造车发表的一些观点。
如“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为了找一个趁手的兵器绞尽脑汁,我们是在兵器库里挑一个绞尽脑汁。”
如闻伟表示已经集结了100多人的外来团队,“这个团队可以做2 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包括商用车、物流车。”
又如“造车周期燃油车时代国际大厂是48个月,国内厂家做到了36个月,我们现在的团队能做到18-24个月。”
再如“我们第一款车失败了也没关系,3个月能再做一款。”
但对于为什么要造车、怎样造车、造什么车这些基础问题,闻伟的回答却是——“还没想好”。
在汽车圈里,李想的火爆脾气是出了名的。
来自雪球、花朵财经、潇湘晨报等平台的信息显示,2020年8月,李想对在增程式技术路线上持不同观点的同行“开骂”:“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XX,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请问,他们TMD搞出来屁技术了?让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这帮人,天天的研究技术路线,TM什么技术路线啊?胡说八道!”
去年,理想车主反映,称自己疑似在车辆座椅中发现水银,对此,李想的操作也让人始料未及,他在個人微博上写道:“祝造谣的人和媒体脑子里装满了汞。”
怼同行、怼媒体、怼消费者,似乎没有李想不敢怼的人。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李想这次下场手撕团车,似乎也有章可循。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跨界者进入汽车产业,造车新势力的大军在不断添丁,虽然与燃油车相比,电动车的技术壁垒不再那么多,但造车的门槛真的因此而降低了吗?
众所周知,造车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几年前,李斌曾表示造车需要200亿元的资金储备,前不久,他将这个资金门槛再度提高,“没有400亿可能干不了”。
同样身为跨界者,小米面向造车新赛道的首期投入就高达100亿元,根据计划,未来10年小米还将为造车项目投入100亿美元。即便如此财大气粗,小米的新车还要等到2024年才能量产。从财务状况来看,2021年第三季度,小米汽车营收为780.6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季度净利润达51.76亿元,同比上涨25.4%。
再看看团车的财务表现,2021年第三季度团车净收入6110万元,同比减少38.9%;第三季度毛利润4680万元,同比减少35.1%。一个利润年年下降且规模有限的公司却希望能在1年半甚至2年内造出新车,速度甚至超过小米,这种说法确实缺乏说服力。
在代工模式盛行的当下,影响造车新势力长远发展的不再是生产资质,而是车企的研发能力。众所周知,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电动车产品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想要在造车新势力中拔得头筹,车企就需要在研发上增加投入。华为之所以能够被车企追捧,也是因为他在智能网联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在智能技术研发方面,团车有多少积累,还未可知。
根据团车目前发布的消息,人才积累也是其引以为豪的一大优势。的确,对于跨界者来说,一支造车经验丰富的团队能够加快产品的面世速度,但“100人的团队,可以做2 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包括商用车、物流车”这种说法还是过于浮夸。毕竟汽车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整车匹配、动力标定、安全属性、电器架构等程序的保证,到三高试验等检测,一辆车需要几千名工程师至少努力几年时间。
团车一直是以车展为主营业务的汽车零售平台,这种出身让其在销售渠道布局上拥有天然优势,就如闻伟所说,“为牢牢抓住未来的消费需求,团车将以当前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多年深度运营的庞大用户群体为基础,对消费者深刻洞察,用覆盖全国一线至县域的销售网络,以及强大的销售能力融入到未来的新业务中。”但随着新四化浪潮的推进,传统4S店的营销模式正在被直营模式所颠覆,在营销方式变革的时代,团车在传统营销网络上的优势能够为其造车大业带来多少优势还是一个未知数。
资金储备不足、智能技术研发水平未知、团队人才不足,渠道可能是团车入局造车仅有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伟放出“18-24个月”“可以做2 000万元以上的车,也可以做5万元以下的车”这种豪言,也难怪李想会忍不住亲自下场炮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