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感恩的种子

2022-03-05陈洁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9期
关键词:爸爸妈妈幼儿园幼儿

陈洁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所有人应该有的基本道德,也是作为人的基本教养。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因为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以自己为中心,只知道獲得,不知道给予,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自私、狭隘、霸道、依赖”等性格。为什么感恩的美德会从幼儿中消失呢?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1.家庭生活环境:大人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他们认为他所接受的爱是必然的,大家付钱是理所当然的。爸爸和妈妈应该做的事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孩子的性格一定是自私的,只要求珍惜自己,不想关心别人,感谢别人。

2.教育的片面性。受社会环境和家长的影响,学校教育中重智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忽视“德”的培养,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付出,不愿得到回报和感谢,这样误导孩子,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感恩的教育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助推器,它对个人实现的一种诉情感情的感情教育,不仅是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共生共存的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了德育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感情,诚实、勇敢、易于倾听、珍惜友情、不怕困难、有礼貌、遵守纪律等良好品质、行动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期是人感情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幼儿感情,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在提高社会化水平上具有重要意义。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福尔摩斯基曾这样说过。作为老师和父母,应该怎样向孩子的幼小心灵播下感恩的种子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开始做:

一、用语言亲身教导,培养对幼儿感恩的意识和感谢的行为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基础时期和主要场所,幼儿教育是人一生的基础教育。从孩提时代起,就对幼儿说:“让孩子感恩、感恩、关心、回报,这是我们教育者的义务。正如英国的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中所写的那样,”我们小时候受到的影响,即使很小,也几乎没有察觉到。因为幼儿的年龄小,强化和模仿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要为幼儿做好感谢的表达,把握孩子的感恩程度,帮助孩子培养感恩的意识和感恩的行为。

首先,作为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因为老师的言行在不知不觉中被幼儿所感染。孩子向老师打招呼的时候,老师用亲切的语调说:“孩子,您好!遇到不认识的人或是来园的家长,老师应该亲切地说话、打招呼。其次,多发掘幼儿中的典型和榜样,及时表扬。有一次,我给了弦子三个点心,发现一个叫小轩的弦子吃得那么快。他平时吃饭很晚,在我的询问下,说留给爸爸妈妈吃。那时我的心微微地颤抖着。我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了他,鼓励他努力读书,等长大后可以挣钱,买很多好吃的给爸爸妈妈,现在如果在幼儿园做好孩子的话,爸爸妈妈会很高兴的。”小轩听了之后,笑着点了头。

另外,必须发挥父母在家庭中的模范作用。孩子穿着漂亮的衣服,享受麦当劳的时候,告诉孩子父母工作的辛苦,知道赚钱有多辛苦。我们要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告诉孩子没有爷爷奶奶就没有爸爸妈妈,他们辛苦地把爸爸妈妈抚养成人。旁边的人帮忙自己家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孩子去门口道谢。让孩子懂得自己的帮助、友谊和恩惠。天气好的时候带孩子去郊外野餐。看绿树,赏花,聊天。新年和老人的生日的时候,会和孩子买礼物去探望老人。吃饭的时候,会给老人夹菜。

家庭和幼儿园要好好交流,在教育上保持一致,让孩子在家长和教师的语言教育中,在积极健康的感情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根据生活事件,随机进行礼仪教育和感谢教育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适时教育,适当引导,鼓励孩子礼貌地与人交往,感谢其友好、帮助、体贴。另外,即使父母带着孩子走在干净的道路上,环卫工人也可以不顾酷暑,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带着车去打扫。带着孩子去医院的时候看到的医生和护士,看到市场上卖蔬菜的阿姨,在田里拼命工作的农民叔叔等,让孩子认识工作的重要性,让孩子使用日常用语。“感恩教育”应该从幼儿身边发生的小事开始,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在每一句话中不知不觉地学会感恩。

另外,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国家大事,我们也可以随机进行感恩教育。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组织孩子们看电视新闻,“灾区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大孩子。父母不在了,身体不方便了。当他们被废墟掩埋,失去生命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湿润了。”许多解放军的叔叔、武警、看到医疗士兵挺身救助伤员,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但表情却很严肃。我们的幼儿园也提倡,为地震灾区捐款,奉献爱心。第二天,班上的孩子们纷纷拿来自己的零用钱,把自己的一份爱情小心翼翼地装进募捐箱,有一毛、五毛和一元的,共计550元,全部捐给灾区人民。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的复兴,奉献自己的爱的活动唤起了孩子们的感恩之情,学习了感恩之情,验证了教育者陈鹤琴的教育名言“生活全部教育”。

三、日常教育活动感恩教育的渗透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在开展感恩和爱心教育的过程中,收集孩子身边典型的感恩教育素材,积累,选择合适的时期进行主题教育。例如,“国学”“弟子规”“新三字经”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接下来,说些关于英雄的故事,更容易接触到孩子们温柔的心。有一次,我跟孩子们讲了放牛郎王二小的故事。说完后,我对孩子们说:“王二小知不知道他这样做会不会死?他为什么这样做?他不怕死吗?孩子们在一个接一个地发言。王二小很年轻,所以知道自己会死。他还把敌人带到埋伏圈里。是为了什么?今天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最后我对孩子们说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的先行者拼上性命,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因此,孩子们要树立对革命前辈的敬爱和感谢之情,学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另外,我们开展了其他感恩教育活动。例如,唱感谢之歌《我的好妈妈》《小小的长椅》《念亲恩》,看有关感恩教育的VCD盘,和家人的温暖一起说着家人的话,还进行了cosplay活动等。自从我们幼儿园开展这些活动以来,很多孩子在行动上都发生了变化。谢谢奶奶给我做饭。晚上向妈妈撒娇说妈妈上班辛苦了。给你捶背吧。这些让我们感到欣慰。因此,幼儿园让感恩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中是很有效的。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撒上感恩的种子,我相信感恩的种子会在孩子们成长的岁月里变成大树。有着这样感恩之心的很多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的步伐会变得更加坚实。从而成长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活泼可爱、彬彬有礼,成为健康快乐的新一代,回报家人和社会。

猜你喜欢

爸爸妈妈幼儿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爱“上”幼儿园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