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导幼儿小班家长进行有效的亲子绘本阅读策略探析
2022-03-05廖玉娟
廖玉娟
小班时期是幼儿开始认识自己、学习与他人互动以及各种认知能力、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尽管孩子对事物的理解相对片面,认识的汉字有限甚至不认识,但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激发孩子对身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其观察能力,让孩子拥有健全的身心。那么就需要成人的细心和正确的引导来拓展孩子们的思维世界,让他们在阅读中无形掌握有利的学习方法和信息,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备以丰厚的铺垫。
一、亲子绘本阅读的定义
绘本,从一般意义上讲,以绘画为主,配以少量甚至是没有文字的图画书。以益智为主,综合了图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相互交织、互动来诠析人生哲理,倾向表现情绪和气氛,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龄前儿童,给予孩子最初的人生启蒙。亲子绘本阅读,就是以绘本为阅读的媒介,幼儿与家长共同阅读分享的阅读过程,又称亲子阅读。整个过程要求孩子和家长全身心共同参与,共同收获读书带来的欢笑与共鸣。
二、亲子绘本阅读的重要性
3-6是儿童最关键的语言发展期,早期阅读对弦子的语言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对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积极的影响,有效开发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而属于早期阅读其中一种方式的亲子阅读是家长引领孩子进入阅读领域最好的方法。亲子共读作为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的有效刺激物,它通过图文并茂的视觉材料,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通过共读,可以提高和延长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可为孩子入学做好学习上的准备;通过共读,可以促进孩子学会探索,学会解决问题,因为在书本中弦子能自主寻找到他们所需要的答案;通过共读,促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亲情,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通过共读,大人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这个过程,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其读,能为幼儿日后的识字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前朝儿童的阅读中,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亲子绘本阅读,其阅读方式是强调亲子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有利于幼儿的身心成长。绘本主要是用图画或图画配以简单汉字来表达故事情节的,可以从图画里读出气味,读出故事,从页面的传递中感受到浓浓的情绪与令人感动的意境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孩子与家长的亲子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下影响孩子的行为及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唤醒孩子的心智。3—4岁孩子的认知水平相当有限,虽然能通过视觉可以简单地直接感知绘本某些画面所隐含的教育意义,但年龄小且缺乏主观判断力,小班孩子要独立读懂绘本,显然难度过大,这时家长的引领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依赖家长的评价与讲述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进行专注的阅读。
三、小班家长在亲子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家长是支持者
1.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
阅读是孩子享受快乐、享受爱的一项活动。家长应努力积极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亲子阅读氛围,因地制宜的为孩子创设一处光线充足、环境舒适、氛围轻松愉悦的阅读专属区,房间或角落均可,放置一张书桌或地面铺设可爱卡通图案的地毯,旁边摆放一个上面有序陈列着各类绘本的儿童小书架,这样阅读时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取绘本后,或随性坐在书桌前,或在松软的地毯上席地而坐,愉悦自在地去阅读。同时,只要孩子能走的到,够得着的地方,多放置一些新颖有趣的,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读物。让孩子在浓烈的阅读氛围环境下更有兴趣参与阅读。
2.帮孩子选择适宜的绘本
要确保孩子快乐有兴趣的投入阅读活动,好的阅读材料必不可少,家长要进入孩子的世界,学会慧眼识“材”,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小班的弦子对色彩精美丰富,图像具体生动,故事简单易懂,汉字较少或较小的书籍较为感兴趣。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绘本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主题的不同、风格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所呈现的价值观也不同。家长要选择内容短小有趣,情节变化起伏且简单易懂,最好有重复地情节,一次可以看完的绘本。而且文字中多有重复的语言尤其是人物动作对白相对较多的绘本。孩子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加乐于将绘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通过自身的语言和动作模仿再次呈现。绘本所涉及的内容必须是全面的、启蒙性的,与小班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等发展领域相对应的。比如,涉及身体的读本有《我的身体是什么》《小鸡鸡的故事》等,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男女的不同,学会保护自己;涉及形状认知、数量关系、数概念的读本有《一和许多》《小猪学数数》等,生活中展现抽象的数学本质,帮助孩子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形状的概念,让孩子领悟到数学的乐趣;涉及生活习惯、生活常识的读本有《我遵守秩序》《好习惯绘本》系列等,帮助孩子树立遵守秩序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涉及人际交往的读本有《快乐的幼儿园》《我会分享》等,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情绪、情感,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会分享。
其次,家长耍选择贴近孩子日常生活经验的、较为熟悉的、相对有趣的动物、人物等绘本,书中的角色少且拟人化,以物易物,易于认同,使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比如《加油鸡蛋哥哥》《彩虹色的花》等绘本。
最后,家长尽量选择画面色彩鲜艳明亮的绘本。单幅画面版面大而精美,主体形象可爱显而突出,背景相对淡化,阅读起来给人温馨快乐的感觉,更能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比如《谁咬了我的大饼》《收集东,收集西》等绘本
3.合理规划每日的阅读时间
不同的家庭固定孩子的亲子阅读时间也是不同的。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規律及个性进行合理规划。
每天,在家中抛开孩子玩的时间内会随兴趣看些书之外,家长还要有目的性地固定一个相对充裕的时间,便与孩子共同阅读,可以是饭后或睡觉前,而且每天最好保证5-10分钟不等的时间,可以视孩子阅卖中的兴趣、心情适当延长时间。在这10分钟的时间里,家长要在选择亲子阅读专属区或独立的书房或色彩比较简单的房间跟孩子进行亲子绘本阅读。家长和孩子一起选取或让孩子随意选取想看的绘本进行阅读。同时家长要调整个人情绪,保持心隋愉悦,要专心陪伴着孩子,不要因为外部环境的改变,而轻易中断这个阅读行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亲子阅读的乐趣。每一阅读后,都要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哪怕是简单地了解孩子对内容的理解程度,简单评价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而培养他的概括能力和辨别分析能力。
4.尊重理解孩子重复阅读的选择
3-4岁的小班孩子有一个奇特的阅读习惯,他们喜欢对某个画面或某本书会翻来翻去、反反复复的阅览。此时父母大可放手满足孩子的要求,不厌其烦地让孩子反复选择自己想看的书。因为孩子反复读同一本书,表明这个阅读活动是孩子喜欢并能做到的,在这种重复中孩子许多刚刚萌发的新的身体能力和心理水平得以发展巩固。也表明了这个时候孩子已经熟悉了绘本,家长也就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在亲子共读中进行分角色阅读。
(二)家长是参与者
充满创意的弼读过程更能给予幼儿更大的阅读支持。阅读过程本身就充满创意,特别是绘本的阅读过程,为了达到好的效果,在与孩子共读之前,家长先读一遍,查阅绘本创作背景、人物介绍等相关知识点,为帮助弦子理解作品提前做好准备。特别是一些文字很少甚至没有文字的绘本,家长在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绘本的特征把隐藏在图画里的信息补充出来,引导孩子更好的理解。阅读时候,尽可能地根据绘本的体裁、故事的情节、角色的身份以及情绪状态等,变换不同的语调,或喜或悲,或轻松或紧张,朗读起来绘声绘色,使故事充满跌宕起伏,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家长可以创造条件,引导孩子角色表演、生活迁移、创造绘本(绘画、手工)等方式丰富绘本阅读的形态,让绘本阅读变得有滋有味。
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好饿的毛毛虫》,首先,它的画面很美,色彩丰富,又一点都不乱,能牢牢抓住宝宝注意力,而且它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它更多的像是一个会动的玩具,让孩子可以感受到它的变化,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其次,它的故事简单生动,一点都不枯燥。把一只毛毛虫从出生到蜕变成蝴蝶的过程,讲得既有节奏感,又充满了小悬念。毛毛虫最后吃饱了没有?一直吸引着孩子看下去。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也从深层面的体现孩子的细心与善良。
再次,它的互动性特别强,书上的小洞洞,正好符合弦子抠洞的欲望,让幼儿在阅读的同时小手指伸进每一个洞里去抠一抠,增添阅读的乐趣。
最后,孩子从中能学会不少东西:认知;数数;学会星期一到星期天;了解毛毛虫是怎样做茧,又怎样成蝶的;学习不同食物的量词;懂得东西吃多了肚子会痛,吃绿色蔬菜更好。一本给2、3岁孩子读的绘本,使孩子轻松的学会了这么多东西,读完以后自然产生一定的刺激,诱使幼儿也拿起画笔从第一页画到最后一页。
家长引领3岁孩子阅读时,还要善于抓住孩子感兴趣的“点”向孩子提问,给孩子制造一点点迷惑,给孩子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小金鱼逃跑了》一书中,小金鱼就像小朋友玩捉迷藏一样,竟然躲到窗帘的图案中,躲在糖果罐、玩具堆里、花丛间……最后躲进大鱼池里!找到了,找到了,小金鱼不再逃走了,因为在这里找到了好多好同伴啰。这是一本可以一玩再玩的好书,故事性简单,每一页都有主角小金鱼的身影,藏在不同的画面中。阅读前,家长可以给孩子定一个小任务,就是把每页的小金鱼找出来。阅读中,孩子边玩藏猫猫的游戏,边指着画面中突出的窗帘、糖果罐、玩具堆等小金鱼头逃跑过程中历险之所见,在与家长的一问一答中认识日常生活用品,不但让孩子练习视觉辨识能力,也展现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轻松、活泼的画风带领小朋友进入了童趣的故事。
(三)家长是引导者
阅读绘本时,家长要合理引导故事所要传达的理念、价值及所延伸的思想,便于孩子理解,才能在亲子共同阅读过程中逐渐形成“意义”的建构,让孩子充分的感受阅读的乐趣。比如,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家长可以有目的的选择一些与礼貌方面相关的绘本,在亲子绘本阅读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引领孩子在有趣的故事中学会基本的礼貌。同时抓住生活中教育契机,将绘本中人物的行为内化,让孩子作为榜样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英国知名童书作家彼得·本特利创作的《有礼貌的小熊熊》是一个简单易懂、读起来非常有趣的故事。小熊开始很不听话,很不懂礼貌,在上幼儿园的路上,不拉着熊爸爸的手,到处跑。和小伙伴玩时推撞小伙伴以及抢夺玩具等行为,让熊爸爸感到十分的焦躁及疲惫。直到有一天,熊爸爸带着小熊去参加小兔的生日聚会。熊爸爸通过一只玩具老鼠之口传递了懂礼貌、会分享的好习惯。小熊受到感染,也变得懂礼貌了。繪本通过小熊的变化,让孩子感受并学习社交中的礼仪礼貌。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习惯,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家长用玩具老鼠的悄悄话的转述,勾起小熊的好奇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加深孩子阅读的印象。从而让小熊感到非常有趣,并且愿意去照着他的话去做。阅读完后,家长可以和孩子简单分享故事的心得,巩固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没有人为的故意,没有任何的说教,弦子自然而然地接受故事所带来“潜在”的教育意义,这就是绘本本身存在的魅力。百忙之中坚持进行亲子阅读,与孩子共享美妙的亲子阅读时光,充分利用阅读内容的价值,更好地发挥亲子阅读的效能,共同体会绘本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