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设计与应用
2022-03-04韩阳
韩 阳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 北京 100000)
生命教育注重的是协助学生认识并热爱生命,对生命产生敬畏之情,由此引导学生关爱共同生存的环境的活动。[1]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人类对生命的新思考的同时也打乱了正常的线下学习节奏,空中课堂的使用标志着基础教育已进入一个“双线教学”的时代。作为基础教育的必需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也应挑起双线教学的历史重任。
1 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在特殊时期的教育研究中,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提出了“双线混融教学”这一创新性概念,他认为特殊时期的基础教育将深度进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混融共生”的新时代。其根本特性和核心追求是线上线下的融通整合。[2]
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生命教育课程采用双线混融教学的方式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开展的必要性是由国家相关政策、生命教育的迫切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共同决定的。
1.1 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的必要性由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决定
在2019年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开发和运用好网络信息资源,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3]2019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应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建立包含基础教育阶段全年级全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系统。探索互联网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学。[4]2021年《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中指出要运用在线教育的优势,实现终身学习,发展学习型社会。[5]
以上三个国家教育政策文件中均指出教学中应运用线上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构建丰富而开放的课堂。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普通的线下授课形式固然重要,但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运用双线混融教学方式,就可以让学生以最简单和快速的方式了解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如何捍卫自己的生命等。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宝贵,尊重生命,并在有限的生命里快速领悟生命的真谛,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
1.2 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的必要性由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决定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十万青少年儿童自杀。据统计,抑郁症在青少年中流行率为4.8%-22.8%。[6]近年青少年期抑郁障碍发病率日益升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青少年出现自残行为。[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门对校园霸凌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对象为十个省份的近六千名青少年儿童,调查结果有32.5%的人偶有被欺负。[8]由这项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教育的缺失已经造成了霸凌现象的出现。
上述数据说明了部分青少年生命价值观发生了偏离,甚至无视他人的生命,进行校园欺凌。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迫在眉睫需要落实的。而依靠传统的生命教育线下课堂,是不能够及时完成生命教育任务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会有更好的延伸,能够帮助教育者全面高速地铺开生命教育课程。
1.3 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的必要性由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决定
皮亚杰认为周围环境与学生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学生对外界的认识与感知。[9]因此,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与学习者的互动,建构对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有实质意义的学习环境。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无法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而双线融合教学包括了空间的融合,时间的融合,教学方式和评价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课堂更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发生。
综上所述,特殊时期发展起来的双线混融教学以其高速的信息量可以延长生命教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为课程落实提供非常必要的资源保障,也是与教育部提出的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相吻合的。因此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的提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 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将选取北京市朝阳区某实验小学三年级3班的学生,共计39人。问卷内容包括:家庭及个人信息,生活态度及生命观,接受生命教育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2.1 生活态度及生命观
2.1.1 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看法,是否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渠道缓解压力和困难,得到的数据如表下。
是(%) 否(%)对将来职业和学业有规划 51.2 48.8认为自己比别人差 32.6 67.4常与同学发生矛盾 26.4 73.6感到生活或学习上有压力 27.8 72.2遇到困难憋在心里不说 33.2 66.8
2.1.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可知,在人生观、解决同伴矛盾、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解决困难和缓解生活压力方面,大多数同学是有一定困惑的,是需要开展一些相应课程进行指导的。
2.2 接受生命教育情况
2.2.1 调查结果
为了解该校进行生命教育的情况,进行了此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经常(%) 偶尔(%) 从不(%)学校会通过一些渠道了解你的心10.5 32.4 57.1理状况学校开展了关于生命的教育 15.5 38.7 45.8
2.2.2 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情况鲜有了解,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次数也不是很乐观,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的学习几乎是零起点。
3 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设计
泰勒原理中强调在教学设计中应关注以下内容:(1)确定目标;(2)选择经验;(3)组织经验;(4)评价经验。[10]泰勒原理更是作为课程研究的指导原则为很多专家学者所运用。
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的课程设计研究目前虽有相关学者做过相关研究,但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将课程进行系统化地设计方面却是很欠缺的,泰勒原理为教学的总体课程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泰勒原理中的四个问题同时也是课程开发的四个步骤。再分析目前双线混融教学实践中普遍使用的教学设计,可知大体分为以下四个主要环节:线上导学、线下互动、线上反馈、线下辅导。这只是一个很笼统的教学环节描述。对于生命教育课程的真正实施,笔者按照泰勒原理并以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为例,旨在具体而详细地阐明生命教育课程的双线混融教学的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方案。
3.1 确定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确定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便是学习者的学习状况。通过前期调研情况,分析到学生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接受的知识是薄弱的,因此,在教学主题的制定和目标的设计过程中,笔者将生命教育课程的主题定为认识生命,并结合调查结果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生命的只有一次,是不可逆的,是非常宝贵的;(2)能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生命珍惜生命。这一主题和目标的制定在生命教育课程中的难度上是较低的,是易于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的。
3.2 选择学习经验
这里提到的学习经验具体到课堂上,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内容、活动或课堂辅助资源等。笔者经过前期的调查分析,选择了以下资源:(1)教学内容:由于学生在生命教育课程的起点较低,笔者选择了认识生命这一主题,目的是从较为简单的主题内容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教学辅助资源:播放《飞蛾求生》《砖缝冒苗》小动画。通过这些视频和资料资源,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生命的美好和宝贵。
3.3 组织教育经验
笔者结合混融教学的特色,学生和所选择的主题的特点,课堂组织如图1。
图1
在课堂组织中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3.1 延伸学习时空,进行线上导学
课前利用钉钉群播放《飞蛾求生》《砖缝冒苗》小动画,出示问题:从这个小动画中,什么是生命?它是否重要?学生在群中进行在线讨论,总共时长10分钟。
3.3.2 用线上创设的情景,带动线下的体验与互动
双线混融教学在线下环节应包含贯穿线上导学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启的情景活动,用线上创设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并带动线下的体验与互动。
(1)针对线上导学环节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2)体验活动:极限挑战。
(3)教师计时并组织极限挑战活动:一分钟内不呼吸,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坚持不了的同学可以随时坐下休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问题进行研讨在你停止呼吸的那一刻,你有什么感觉?你是否愿意你的生命到此结束了呢?为什么?
(4)教师进行总结: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3.3.3 双线混融联通,多维互动互评反馈
(1)课上教师利用班里多媒体设备,利用问卷星进行学生互评打分,小组成员进行互评打分。这样同学们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课堂表现,并能通过反馈加深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看法。
(2)课下可在钉钉群内继续进行交流讨论互评,可以是生生间的,师生间的讨论,质疑,评价,建议等等。
3.3.4 转变单一辅导方式,双线混融共生辅导
教师根据问卷星中的评分,对评分较低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辅导转变传统单一的线下辅导方式,可以线下指导学生再读一些关于生命主题的绘本故事等,线上可以创建学习社区,建立学生档案,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社区中的困惑进行在线答疑。
总之,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在信息量和快捷度上可以给生命教育课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师注意把握好时间、内容和设计以及评价,就能让二者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感悟生命的真谛,切实让生命教育在学生的生命成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