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究

2022-03-04童火连福建省长汀县第五中学3663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开国大典初中生历史

童火连(福建省长汀县第五中学 366300)

传统的知识性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下学生历史新知的建构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对历史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进而让学生感觉历史学科索然无味,消磨了初中生历史课堂的学习热情。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需要“一面教一面学”,从学生角度出发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增添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1.学生主体作用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需要解放学生的头脑、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由生活中获得真正的教育,其意在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陶行知教育理论与现代素质教育理论不谋而合。然而,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历史知识灌输的对象,课堂上缺少多维互动,教师的经验和结论替代了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许多学生采用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他们在知识建构中无法体验到快乐,思维受到严重束缚,学习主动性受到压抑,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学习兴趣丧失。

2.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

教学手段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用来实现师生间信息传递的媒体、设备以及工具等。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下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一本历史教材、一张黑板以及一支粉笔,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和文字书写实现历史知识的灌输。近年来,教学创新方面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了教学领域,促进了历史教学手段的优化和提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表面化和形式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并未在历史教学中普及,学生无法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愉悦体验,甚至会因此对历史学科产生负面情绪。

3.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

教学环境是影响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学氛围的营造缺乏足够重视,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够尽情释放自己天性,思维活力受到束缚,进而让部分学生对初中历史学科产生误解,片面认为这是一门缺乏趣味性的学科,影响到初中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增进学生课堂参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应当培植出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向上成长”。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初中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放飞自己,成为历史课堂的真正主人。

(1)开展讨论探究,活跃课堂氛围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开始逐渐增强,他们对待各类事物具备了基本的判断和评价能力。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优化自身课堂教学方法转变初中生的被动认知局面,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历史事件思考、讨论中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互动中实现历史知识的探究。例如,在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程学习中,学生将会从教材中了解到隋朝统一后对我国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在南北朝时期,人才的选拔采用的是选官制度,各级管理的任免受到权贵垄断,“重地位而轻才华”。隋炀帝继承皇位后,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废除了“选官制”,创立了“科举制”,而这种制度也成为影响我国人才选拔的重要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教师可以将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对隋朝人与现代人才选拔制度进行比较。教师采用这种讨论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提高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自由度,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此外,通过教师探索性问题的引导,能让学生之间产生思维上的碰撞,燃起讨论的火花,促进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逐渐燃起历史探究热情。

(2)讲述历史故事,增强历史体验

陶行知认为,教师需要发现学生的创造力,认识到学生具有创造力并将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历史知识灌输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联想,营造活跃的历史课堂氛围。

例如,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抗击八国联军”一课,其教学目标是要学生了解义和团运动的有关史实,梳理义和团、八国联军以及清政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小故事。课堂上,有的学生讲述了藏民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故事《红河谷》,有的学生联想到了早前曾经热播的《京东球侠》,有的学生则想到了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的小品《王爷邮差》等。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将以“八国联军侵华”为历史背景的故事联想起来并分享给同学,能够让学生透过这些小故事体悟到义和团、清政府以及入侵者之间的关系,了解义和团最终失败的原因。

教师采用了讲述具有“历史背景”故事的方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给学生更多沟通交流的机会,活跃学生课堂思维,还能让学生将历史事件与生活中接触到的故事建立关联,让这些小故事成为辅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工具,提高学生参与历史知识探究的热情。

2.通过回放历史影视,增强学生感官刺激

教师根据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历史类影视作品在课堂上播放,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给学生带来愉悦体验,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热情。例如,在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教学前,教师对本课教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如下:了解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藏区和平解放的意义。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某一个知识点采用影视再现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为了促进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由苏联拍摄并制作的彩色纪录片《中国的重生》、2019年上映的新剧情片《决胜时刻》、1989年拍摄的剧情片《开国大典》以及2010年上映的《建国伟业》等。教师可以下载这些影视作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在课堂上播放。此类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具有较高的真实度,能够还原“开国大典”的场景,再现“开国大典”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直观反映出“开国大典”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师采用回放历史影视的方法,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直观的影视效果中了解“开国大典”的来龙去脉,体会“开国大典”宏伟、壮观的场面,体会全国人民对建立新中国积淀已久的期盼和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教学,不但能够营造出历史课堂活跃气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欲望,还能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1)实现文史融合,增添人文色彩

要提升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手段和形式上大胆创新,还要想方设法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内涵,扩大学生课堂学习收益,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为求知欲得到满足而产生成功喜悦感。

例如,在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中,其情感教学是要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体会革命先烈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教师可以结合本课教学的情感目标将红色经典诗词引入历史课堂教学中,如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七律·长征》、张爱萍的《过草地》、陈毅的《秋菊》以及肖向荣的《红军东征诗》等。教师可以根据历史课堂教学需求,组织各小组展开“长征”题材诗词朗诵比赛,将文学作品和历史教学相整合,让历史教学不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堆砌,而是富有激情、具有活力的文史知识融合的盛宴。

(2)增进古今联系,实现知识延伸

教师在历史课堂上单纯地对历史知识和事件进行讲述会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将历史知识孤立出来,对历史教学的意义产生误解。教师历史课堂教学中增进古今联系,将会让学生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并以史为鉴。

例如,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抗美援朝”历史背景。“二战”期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1945年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国家领导人通过了“促使朝鲜成为独立自主国家”的决议。而美国则为了实现在全球的霸权主义,满足本国侵略野心,对朝鲜南北方的统一极力阻挠。1946年,朝鲜成立了北方政府并在两年后建立了自己的军队。而美国进入朝鲜南方后,成立了南方政府,将原来日本的财产据为己有。联合国受到美国操控,通过了设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的决议,受到朝鲜北方的坚决抵制。在此背景下,朝鲜南北方进一步分裂的趋势已经无法挽回,进而为朝鲜内战埋下种子。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6月份,越过三八线,威胁到我国安全,10月份,我国开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树立了中国军队的世界形象,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国民的勇气和决心。受到“抗美援朝”战争潜在影响,我国实现了20年前的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同时,也坚定了中国收复台湾,走向统一的信心。

教师增进古今历史知识的联系,实现课堂教学知识向上拓展和向下延伸,让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更加完整、系统,让学生体会到历史知识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三、结语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要秉持学习的态度,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加以分析,反思自身教学方法,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丰富自身历史教学手段,扩大课堂教学信息容量,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开国大典初中生历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难忘庆祝开国大典隆重演出
1949,开国大典阅兵
保卫开国大典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新历史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