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2022-03-04许元政
许元政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实现创新与发展。
一、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有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凝聚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里沉淀的智慧、神采、气韵。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刚健与兼容的品格铸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质:本土性,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属于中华民族集体智慧创造的文明成果和习俗;传承性,可以被中华民族传承下去;永恒性,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魂”,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世界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集成式创新,蕴含着各种学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讲哲学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谈历史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拜由奢”是讲政治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是讲理想信念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是谈品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哲学、历史、道德、法律、教育等多个方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法治观、政治观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看待人生的不同视角:老子的视角是“福祸相依”,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经历各种各样事情,逆境时要有勇气,把逆境变成机遇;孔子的视角是“君子固穷”,面对人生的逆境和挫折,把逆境作为一种锻炼,有勇气面对、接受它,不断完善自我;孟子的视角是“尽心知命”,人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无所作为,人生不息奋斗不止,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固定、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演变,处于不断建构的过程之中,这种建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指按照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具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2]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的发展要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模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版,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外国现代化发展的翻版”。[4]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既不能“削足适履”,也不能“削履适足”。“削足适履”就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丢掉中国的特色和亮色,丢掉中国的风格、中国的气派和中国的话语,就讲不好中国的故事,讲不清中国的道理;“削履适足”就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丢掉马克思主义的本色和底色,失去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正确方向,使传统文化失去与世界文明接轨的理论视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文化资源,时代需求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发展动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民生活相适应、与新时代人们的价值追求相适应、与现代物质文明发展相协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飞跃。
二、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价值体系
新时代,如何让学生认识当代中国?如何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如何让中国文化走进学生心中?这不仅需要学生全面客观地看,也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方式生动准确地说。故事是交流最好的方式,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标识。中国故事内涵丰富,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资源。“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5]。
(一)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帮助学生从文化上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学生道路自信
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关键就是讲好讲清“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是普遍、是一般,“中国特色”是特殊、是个别。“社会主义”离开了“中国特色”就不可能在中国取得成功,“中国特色”不能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就不可能得到创新转化与发展,也就不可能引领中国走向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没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贯穿整个中国历史,为不同时代提供丰富的人文精神、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始终蕴含其中,它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好中国故事最显著的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逻辑。毛泽东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借用“实事求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赋予其新的内涵,使之成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获得启发,把“小康”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习近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国虽大,好战必亡”等理念,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面有中国的语言、中国的元素、中国的叙事风格、中国的内容表达形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从而有了独特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6]。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就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将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二)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帮助学生从文化上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学生现实自信
“中国梦”的基本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讲好“中国梦”的故事就是讲好国家富强的故事,讲好民族复兴的故事,讲好人民幸福的故事。“国家富强”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民族复兴”是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要求,“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自古就崇尚“富强”,在中华传统文化创新转化和发展中,“富强”一直贯穿其中。《管子·形势解》云:“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君主的功绩,在于使国家走向富强。使各方诸侯服从其政令,邻邦也因敬畏其威力而不敢来犯。在管子看来,“国家富强”的核心在于民富,努力发展经济,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富”和“民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国家才能强盛。“民族复兴”的本质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的复兴也包含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古代的文化复兴是不同的,我们当前正处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需要中华传统文化在复兴过程中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从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人文科学、生活方式,能够为全世界人民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吸引他们来学习、来平等对话,推动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始终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价值目标。它是以“人民”为幸福主体,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内容的幸福观。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早记载的幸福观念见于《尚书》:“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终考命”。[7]这是以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老而善终为基本的幸福。孔子认为幸福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老子认为幸福是“知足之足,恒足矣”;庄子认为幸福是“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因此,讲好“人民幸福”的故事就是向学生讲好从屈原“哀民生之多艰”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的为民谋幸福的道德情怀;就是向学生讲好幸福观背后的大同社会理想和公而忘私的伦理价值观;就是向学生讲好共产党人的初心,对人民的朴素感情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三)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帮助学生从文化上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信
中国人不仅是地理上的中国人、政治上的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文化上的中国人。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就是讲好五千年来在“中华”“中国”人文地理背后隐藏的“独特精神标识”;就是讲好中国人以“中庸”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人生哲学;就是讲好中国人以“中和”为特征的独特审美风格。
(四)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帮助学生从文化上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思想的源泉”,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核心元素: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体现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在思想观念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三千多年前,周公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强调“民为邦本”“明德慎罚”;孔子重视“仁”,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管子提出“以人为本”的论述,“人本”是国家治理稳固与否的关键;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肯定了人的价值属性,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是社会中的最基本元素和最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文精神上,注重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追求家国情怀。孔子把自己的国家称为“父母之邦”;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刻关心楚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痛苦;西汉名将霍去病豪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抗金名将岳飞“还我河山”时刻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为祖国舍生忘死、鞠躬尽瘁。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中国历史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也是形成中国人格、家国文化心理、心怀天下责任和担当意识的根基。在道德规范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德”是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人际以及自身心灵关系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注重“尊道贵德”,将“德”列于首位,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孔子提出治国要“为政以德”,“德”就像北极星一样挂在天上,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墨子提出治国要“尚贤”,尊重贤才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因此,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向学生讲好“以人为本”的经学价值以及对社会、人生具有的指导意义;讲好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对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保持持久的关怀与参与;讲好“尊道贵德”,引导学生对社会规则和共识的尊重,形成自己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品质,转化成为自己的意志并付诸实践。
(五)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帮助学生从文化上深刻理解“中国怎样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增强学生未来自信
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传承理念。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提倡“和谐”“和睦”,对“和”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和”的内涵包含: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以“仁爱”为基础,关心人的基本需求。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精神要义是“和为贵”。“和为贵”的人生态度,内化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孕育了中国人雍容、儒雅、平和、温良的民族性格,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和”中包含的不计较利益得失、互谅互让、和谐共处、重义轻利、崇尚和平等理念为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难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指引。二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和平”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时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和”指祥和,“平”就是指安康宁静,“天下和平”意为政治稳定、社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尚书·尧典》:“协和万邦”,主张国与国之间互相理解、和睦相处、共赢共享、友好往来。此外,墨子的“兼爱非攻”,以及《淮南子·氾论训》中的“天下安宁,政教和平”,都是在阐述“和平”理念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让“和”的理念走向国际。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让“和平”这一理念在当代得到传承发展和升华。因此,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就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为贵”思想的时代价值;讲好中国人崇尚“贵和、尚中、友善、睦邻”的和平理念;传递出为世界做贡献的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的独特魅力。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路径
中国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精神的浓缩,是中国价值的传递。讲好中国故事,应从以下路径入手加以优化和改进。
(一)用说理引导的方法讲好中国故事
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8]。说理引导就是用事实说服人,用形象打动人,用情感感染人,用道理影响人。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的故事内容丰富,类型多样。有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故事:愚公移山、毛遂自荐、同舟共济、庖丁解牛、拔苗助长、庄周梦蝶;有中华美德故事:孔融让梨、子路负米、凿壁偷光、铁杵磨针、黄香温席、七岁之师;有爱国主义人物故事:屈原、范仲淹、岳飞、辛弃疾、文天祥。以一个个动听的小故事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说理引导,架起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桥梁。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用小切口展现大格局,突出讲好故事背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这些“理”,展示一个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触动学生共鸣共情。要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故事蕴含的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思政教学元素,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用丰富的文化载体讲好中国故事
华夏大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载体。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间文学、舞蹈、戏剧、中医、书法、陶器和建筑等文化载体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讲好中国故事不可多得的优秀载体。一方面,戏剧、电影、音乐、绘画家喻户晓,是人们真实情感和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反映,承载着中华民族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信念,无论是历史上的关公、诸葛亮、包拯、杨家将,还是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梁山伯祝英台,都是通过褒贬善恶、明辨是非的艺术魅力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思想启迪。另一方面,书法、陶器、绘画、建筑是中华文化的实物记载,每一个文物都蕴含着特定的故事。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民族观,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用实践活动,讲好中国故事
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与其经历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用思政实践活动课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参观文化观、博物馆,让学生通过积极观察和体验,多角度认知和了解社会,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到工厂参观产品生产,到农田体验农民劳作,让学生领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各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解,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引导学生走入基层、走进社会、深入自然、融入环境,可以巩固学生的思政教育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活动中得到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