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2022-03-04冯明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年11期
关键词:根治性生存期抗病毒

冯明洋,王 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感染科,上海 200025

全球肝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30年将有超过100万例患者死于肝癌[1]。肝细胞癌(HCC)在原发性肝癌中约占90%[2]。在全球范围内,50%~70%的HCC归因于HBV感染,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东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3]。由于肝癌起病隐匿,首次诊断时只有不到30%的患者适合接受根治性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HBV相关HCC患者抗病毒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防止HCC复发并延长总体生存期的重要环节。HCC复发分为早期(术后2年内)或晚期复发(术后2年后)。早期复发多由原发灶转移所致,侵袭性肿瘤的血管浸润导致肝内复发或肝癌切除术中肿瘤转移。晚期复发多因肝硬化基础上新发肿瘤所致。HBV DNA的活跃复制被认为是HC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4],抗HBV治疗可延长HBV相关HCC患者的生存时间[5]。对HBV相关HCC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防止HBV再激活和降低HCC复发风险,这两者都是潜在的影响肝癌治疗后复发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因素[3]。

我国近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版)》[6]、《HBV/HCV相关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7]和《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8]均强调了HBV相关HCC患者管理中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因此,应重视HBV相关HCC患者综合管理中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本文就HBV相关HCC患者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加以概述。

1 HBV相关HCC的发病机制

HCC的分子发病机制因不同的基因毒性损伤和病因而异。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脏中,对持续性HBV感染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长期的炎症和损伤,随后肝细胞再生、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延长的纤维化反应伴随着局部缺氧、血管生成和组织结构的扭曲,最终导致肝脏不可逆的结构改变和失代偿期肝硬化。在此过程中,HBV DNA不断复制并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增加了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的共存,从而导致遗传不稳定以及细胞生长和凋亡耐受信号的失衡。这些都是CHB患者发生HCC的生物学驱动力[9]。

HBV作为一种DNA病毒,可以整合到宿主肝细胞DNA中诱导插入诱变,导致基因异常表达。插入诱变的最常见位点位于TERT启动子内,导致端粒酶过度表达。端粒酶负责维持端粒长度,端粒酶的异位激活保护细胞免于衰老并促进细胞转化。此外,HBV DNA可能导致随机的遗传和染色体损伤、染色体重排、细胞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导致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失调。高达70%的HBV插入可能发生在编码对控制细胞信号传导、增殖和活力很重要的蛋白质基因中。随着肝细胞反复再生,HBV的X、pre-S和S基因可能越来越多地整合到宿主DNA中,导致细胞内HBV编码蛋白的表达增加。病毒蛋白如HBV X蛋白可能使宿主对化学致癌物敏感或改变细胞癌基因(例如c-myc),并通过作用于顺式作用调节元件反式激活许多细胞启动子[10]。与HBV相关HCC的发生相关的宿主基因表达的改变也可能由表观遗传变化介导,包括异常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转录控制和非编码RNA的差异表达等[11-13]。

2 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HCC患者预后的影响

HBV相关HCC患者主要死亡原因除肿瘤因素外,还与慢性肝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肝病终末期事件相关,而这些事件进展与HBV复制密切相关。因此,HBV相关HCC患者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助于降低HCC治疗后复发率,而且有助于保护肝功能,保障其他综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抗病毒治疗对预防HBV相关HCC患者根治性术后的肿瘤复发至关重要[14]。2012年,吴春英团队[15]在JAMA上发表一项研究,比较HBV相关HCC患者根治性术后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与肿瘤复发风险的相关性。纳入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4569例HBV相关HCC患者,分为术后接受NAs治疗组(n=518)和未接受NAs治疗组(n=4051)。结果显示,NAs可降低HBV相关HCC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风险,并改善患者存活率。笔者团队[16]于2016年研究了NAs治疗对HBV相关HCC的影响。结果显示,NAs可降低HBV相关HCC的严重程度,持续的NAs治疗是HBV相关HCC患者生存期延长的重要因素。一项荟萃分析[17]研究了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肝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肿瘤复发率、肝衰竭相关病死率及总体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相比,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BV相关HC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41%)。

2013年,Yin等[18]报道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估了NAs治疗对HBV相关HCC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与其同时发表的观察数据一致,术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CC复发和相关死亡显著减少。并且,在HBV DNA水平高(≥104IU/mL)和水平低(<104IU/mL)的患者中都观察到了这种影响。此后,相继有较大样本量的单中心RCT[19-22]再次证实了这些结果。一项包括15项研究的Meta分析[23]纳入8060例患者,分析HBV相关HCC患者术后NAs抗病毒对患者复发以及总体生存率的影响。提示与未采用NAs抗病毒治疗患者相比,肝癌术后采用NAs治疗1年复发率降低了59%和3年复发率降低了37%;,1年、3年和5年总生存率均显著提高。NAs治疗与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后HBV相关HCC患者的复发风险降低也显著相关。目前的证据表明,NAs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HBV相关HCC患者治愈性治疗后的生存率并减少早期复发。预计未来会有更多高质量的前瞻性试验。

上述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可显著提高HBV相关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或系统性治疗后的生存率。因此,国内外各大指南也均推荐HBV相关肝癌患者手术或系统性治疗前/后应用NAs治疗。

3 HBV相关HCC患者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NAs的应用可能减少HCC复发;干扰素(IFN)类应用并不降低无复发生存率,但可能增加患者总体生存率;对于可以切除病灶的HBV相关HCC患者,以IFN类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HCC复发率且提高生存率。在HCC手术切除、RFA治疗、肝移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 FOLFOX4方案系统化疗等方法治疗前后均需要给予抗病毒治疗。

3.1 一线NAs抗病毒治疗可使HBV相关HCC患者的获益更大 一项纳入607例根治性治疗的HBV相关HCC患者的研究[24],将患者分为未抗病毒组、非一线药物抗病毒组(替比夫定、阿德福韦和拉米夫定)和一线药物抗病毒组[恩替卡韦(ETV)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结果显示3组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分别为29.4、25.1和88.2个月,一线药物抗病毒组获益度最高(P<0.001)。另一项研究[25]显示ETV治疗患者的总生存期、无失代偿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优于拉米夫定治疗患者,提示强效抗病毒药物应是HBV相关HCC患者的首选。另外,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和无抗病毒治疗相比,具有高耐药遗传屏障的抗病毒药物降低了HCC复发的风险,尤其是在基线病毒载量高的患者中[24]。

3.2 TDF与ETV可较好地降低HCC复发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与TDF相似,可能发挥更好作用 韩国学者Choi等[26]开展了一项评估ETV与TDF对HBV相关HCC患者根治性手术治疗后HCC复发及总体生存率影响的研究,最终纳入1695例BCLC分级0或A级且术后接受ETV或TDF治疗的患者。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TDF组较ETV组有更低的HCC复发率和病死/肝移植率,TDF是HBV相关HCC早期(HR=0.79;P=0.03)或晚期(HR=0.68;P=0.03)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多项研究结论均证实了这一结论。超过米兰标准的 HCC患者在肝切除术后表现出很高的 HCC复发率。与ETV治疗相比,TDF给药显著降低了HCC复发的风险[27];与其他NAs相比,使用TDF进行抗病毒治疗对CHB相关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都有益处[28]。在HBV相关早期HCC接受根治性肝切除术的患者中,TDF治疗与ETV相比,HCC复发风险显著降低,尤其是晚期复发风险[29]。

但是也有研究[30]显示ETV和TDF在治疗HBV相关HCC后复发和死亡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接受过治疗性切除的HBV相关HCC,TDF治疗显示出更好的总生存期和更好的肝功能保护效果,但与ETV治疗相比,HCC复发率无差异[31]。因此,TDF是否较ETV更显著降低HBV相关HCC患者术后复发率仍然需要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ETV、TDF和TAF目前被推荐作为初治乙型肝炎患者的一线抗病毒治疗药物,具有相似的高抗病毒功效和低耐药率。如果既往接受过拉米夫定治疗,随后应用ETV有很大的耐药风险。另一方面,TDF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并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而ETV则不然。因此,在肾功能受损或骨质疏松情况下,建议将TDF替换为TAF。TDF与TAF同为替诺福韦(TFV)的前体物质,其有效活性成分均为TFV。研究[32]表明TFV具有抑制Akt移位、阻止磷酸化的作用,进而可抑制IL-10产生和增加IL-12分泌,因此TFV可能具有一定的抗HCC作用。但是由于TAF上市较晚,目前缺乏HBV相关HCC患者服用TAF与ETV或者TDF的对比研究。

3.3 IFN是较强的免疫调节剂,既具有抗病毒作用,又具有抗肿瘤作用 IFN除了可以直接抗病毒之外,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33],可以抑制血管生成,也可以缩小肿瘤体积,减小结节[34]。

一项Meta分析[35]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病灶<3 cm的HCC患者术后采用IFN进行辅助治疗,复发率下降50%(P=0.002)。另一项系统回顾性分析[36],包括6项研究,纳入共1054例研究对象,与肝癌术后采用安慰剂相比,IFN辅助治疗患者的肝癌复发率降低(RR=0.90);尤其是TACE后(RR=0.80,P=0.04)以及TACE联合切除术后(RR=0.87,P=0.02)复发率下降显著。IFN辅助治疗患者的病死率也显著降低(RR=0.72,P=0.001),且TACE后(RR=0.75,P=0.002)以及TACE联合切除术后(RR=0.73,P=0.000)病死率均明显下降。

228例HBV相关HCC患者经手术切除病灶后,再序贯采用TACE(126例)或TACE联合IFN(102例),结果表明联合组较单用TACE组总生存率明显延长(P<0.05);联合组3年和5年的复发率亦显著低于单用TACE组(P<0.05)[37]。Meta分析对HBV/HCV相关HCC患者辅助应用PEG-IFN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发现,PEG-IFN明显提高3年和5年RFS(3年:HR=0.80,95%CI:0.64~0.99,P=0.04;5年:HR=0.82,95%CI:0.70~0.99,P=0.04);对于经过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PEG-IFN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长于未应用者(P=0.03)[38]。

樊嘉院士团队[39]在2022年发表了IFN改善糖代谢和免疫微环境的研究,发现IFNα与抗PD-1免疫联合用药后CD8+T淋巴细胞表达显著增加,不可切除HCC患者对基于IFNα的抗PD-1免疫联合治疗临床应答显著。钦纶秀团队[40]研究发现PD-1阻断联合IFNα对HCC具有协同作用,PEG-IFNα除了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本身之外,还可以产生有利于PD-1阻断的微环境。

IFNα可通过抑制血管生成、增强肿瘤的免疫原性、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调节抑制肿瘤细胞,从而可抗多种类型的肿瘤。尽管肝癌根治术是HCC患者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根治术后HCC复发率仍很高,3年复发率为50%~70%。IFN治疗可降低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TACE后复发率,并提高其生存率。Qu等[41]研究也表明,乙型肝炎相关HCC患者术后接受IFN治疗可降低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

3.4 NAs联用IFN,可能有助于提高总生存率或降低HCC复发 一项前瞻性研究[42]结果表明,手术切除/RFA术后即刻应用PEG-IFNα联合ETV(早期联合用药组)2年和8年无复发生存率以及8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1年后联合治疗(晚期联合用药组)或单用NAs(单一治疗组)(P值均<0.05)。同时,治疗48周后,早期联合治疗组的HBsAg基线水平降低>1500 IU/m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NAs单一治疗组和晚期联合治疗组(P值均<0.05)。多变量分析显示,早期联合治疗、治疗48周后HBsAg降低>1500 IU/mL与病死率和疾病复发率降低相关。与单独的NAs相比,PEG-IFNα-2a和NAs序贯治疗为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以及2年或5年复发率提供了更有效的策略[43]。

综上所述,HBV相关HCC患者只要HBsAg阳性,无论HBV DNA是否可检测出,均应立即给予一线NAs抗病毒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每3~6个月监测随访,必要时进行HBV DNA高敏检测,若出现低病毒血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无PEG-IFNα应用禁忌证的患者,术后可应用PEG-IFNα联合NAs治疗。

4 小结

HBV复制是HCC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用NAs抗病毒药物是直接且安全性良好的重要基础治疗。抗病毒治疗能够显著改善HBV相关HCC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治疗结局,降低HBV相关肝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改善生存。因此,在根治性或系统性治疗进行前后均需要给予全程抗病毒治疗。HBV相关HCC患者,若HBsAg阳性,建议尽早应用ETV、TDF或TAF进行抗病毒治疗,有条件的患者还可联合PEG-IFNα治疗。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冯明洋负责查找文献、分析资料、撰写文章;王晖负责确定写作思路、指导文章撰写及最后定稿。

猜你喜欢

根治性生存期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背下方入路肾蒂处理技术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