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与分析
2022-03-04李杰
李杰
河南省新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中国·河南 信阳 464000
1 引言
近年来,中国丘陵、高山峡谷地区在修建大量公路的同时,也会遇到许多施工难度大的长大山岭隧道,在公路隧道施工中最大特点为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断面大,在开挖隧道过程中,因涌水、围岩变形等情况,将严重危害隧道安全。隧道围岩失稳而塌方是隧道施工最常见的事故之一,如何有效控制或降低隧道塌方灾害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2 工程概况
某隧道右线于YK195+433 断面处开挖,伴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围岩地下水愈加丰富,围岩条件越来越差,随开挖进尺的推进初期支护表面产生了大量开裂情况。经研究、讨论决定,采用注浆、换拱等进行YK95+433~YK195+413段支护加固处理。然而,伴随施工进度的不断加快,此段围岩变形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待施工至隧道出口工区右洞—掌子面YK195+405 段时,隧道此处变形过大,经商议决定暂停施工,探讨后期施工措施,但随后一段时间内,YK95+433~YK195+413 段出现塌方(见图1),将接近掌子面的数榀钢架、超前支护等损坏,且上台阶初支表面出现渗水问题,整个隧道断面被坍渣体堵塞。事故出现后,针对坍塌体迅速采用洞渣反压,从而保证塌方体稳固[1]。
图1 塌方实拍图
3 隧道施工塌方原因分析
塌方前,隧道选择的施工法为上下两台阶开挖法,上下台阶高度分别为6m、4m,因塌方发生时,二衬滞后距离较远,为此,二衬支护影响可忽略不计。
①通过监测隧道周围产生的位移及应力分布规律变化情况,本断面围岩属于薄层千枚岩、板岩,与水结合极易软化。为此,应在无水状态下分析断面处变形情况。具体条件下,随着地下水的作用推进蠕变不断发展,周围围岩的位移、应力状态持续扩展,从而产生隧道塌方[2]。
经塌方原因调查可知,有一条冲沟存于隧道塌方处地表下,且有大量水源汇集。因此处围岩为薄层千枚岩、板岩,岩质极软,节理裂隙发育,围岩在地下水长期浸泡下,稳定性越来越差。开挖隧道施工中,此处围岩渗水问题愈加严重,水量剧增。因此,在原因分析中必须考虑渗流作用。经塌方典型断面YK195+430 段围岩体稳定性受地下水影响较大,也是该隧道塌方的主要原因。在地下水影响下,隧道围岩体的应力场、位移场均发展变化,且呈现出增长趋势。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增长量越来越大,当隧道支护结构无法对围岩产生的变形进行有效支撑时,则会破坏隧道结构,从而导致隧道结构稳定性下降,产生塌方[3]。
②为分析隧道掌子面变形情况,监测得到随掌子面开挖进尺变化断面水平收敛及拱顶沉降情况,见图2、图3。
图2 水平收敛随开挖时程图
图3 拱顶沉降随开挖时程图
由此可见,伴随掌子面开挖进尺不断增加,水平收敛及拱顶沉降不断变大,当开挖进尺在6m 以下时,已产生了显著位移情况,当开挖进尺为6m 时,此时位移增大率最大,随之慢慢趋于缓和。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最大在第15 天趋于稳定;塌方前开挖里程为YK195+405,二衬施工里程为YK195+458,表明二衬与掌子面施工距离尚远。其中,塌方段与掌子面之间的距离也在15m 以上,在掌子面空间效应之外,此时围岩变形的根本原因为岩体流变出现挤压变形情况,伴随施工的不断进行,蠕变变形逐步增加,从而出现围岩净空现象,产生塌方。此外,在开挖进尺速度持续加快的状态下,掌子面空间效应过早消失,围岩因流变性影响也将提前,导致围岩变形情况加快,因失衡严重,从而导致塌方事故产生[4]。
4 隧道施工塌方治理技术应用
4.1 应急处理技术分析
塌方第一时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急处理。要求停止所有施工活动,从隧道右线快速撤出,并做好坍渣面封闭,可选择大块石洞渣码砌渣脚,随后将钢筋网设于坍渣面,喷洒C25 混凝土,固化塌渣体表面。
按照渗水具体情况,在初支表面、坍塌体进行泄水孔设置,本工程需在6~10m 内控制钻孔深度,孔口管以Φ108钢花管为准,插入深度为1~2m。通过波纹管向临时水沟排放,并做好洞内排水施工,避免施工场地积水[5]。
4.2 未塌方段治理技术分析
为避免塌方事故范围扩大,需加固处理相邻支护结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与塌方相近处,即YK195+433~450 段,可将118 临时钢架设于初期支护内表面,50cm 为每榀间距,纵向上钢架可与Φ22 钢筋相连,环向同样以50cm 间距进行设置。每榀钢架需进行Φ22 药卷锚杆锁脚设置,数量为4 根,长度为3m。
第二,泄水孔打设时,可灌注YK195+433~450 段周围围岩,水灰比为0.5 ∶1~1 ∶1,0.5~1.0MPa 为注浆压力,若仍无法控制地下水出水量,需选择加水玻璃双液浆处理。
4.3 塌方段治理技术分析
4.3.1 塌体稳固
选择大块石洞渣码砌渣脚,随后将钢筋网设于坍渣面,喷洒C25 混凝土,固化塌渣体表面。选用8@20cm 钢筋网,20cm 为混凝土喷射厚度。要求将小导管设于塌体上部斜向处,400cm 长,Φ42mm。经小导管注浆处理,从而达到良好加固效果。
4.3.2 塌体处理
第一,渣堆反压回填。YK195+433~450段运渣回填施工,为后续施工提供施工平台。
第二,超前注浆锚杆。采用自进式锚杆加固YK195+413~433 段塌体,注浆材料为双液浆,环向按30cm 为间距设置,1.0m 为浆液加固圈范围。
第三,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塌方掌子面YK195+433 前方可采用地质雷达等进行监测,可探测出塌方体大小,即20x12x5m。
第四,开挖坍塌段。完成上述作业,可稳定塌体,此时可将超前注浆锚杆设于拱部130°角处,3m 长,Φ42mm。开挖时,按三台阶法施工,进尺一榀,可采用120b 型工字钢支护,50cm 纵向间距。按照具体施工情况及地质条件,随时做好开挖方案调整工作,上台阶施工过程中,可进行临时仰拱增设。中台阶开挖时,可分左、右开挖。此外,还需将注浆锁脚锚管设于上下台阶拱脚位置。
第五,排水处理。在此次隧道塌方事故中,地下水影响较大,为此必须做好排水处理,避免二次危害。隧道开挖面部位的涌水可通过Φ159 钢管设置向洞外抽排,尽可能确保施工场地干燥。随后采用风钻对较大渗水量处进行钻孔,深度控制在3m 以上,并将Φ50 软式透水管插入孔内,以此排出水。在二衬段施工前,间隔2m 进行环向排水管设置,横向排水管间距则为5m,并保证管道全面连接中央水管。
5 隧道施工塌方治理评价分析
隧道塌方处治后,为更加全面、详细地对处治效果进行评价,可选择断面YK195+430 为例,自塌方段治理开始,详细统计、记录断面拱顶沉降、水平收敛等信息,以此获取拱顶沉降与水平收敛速率、平均速率等,具体见图4~图7。
图4 沉降速度与平均沉降速度时程图
图5 沉降累计值与拟合值时程图
图6 水平收敛速度与平均收敛速度时程图
图7 水平收敛累计值与拟合值时程图
由此可见,在开挖处治塌方段的过程中,拱顶、边墙位移变形较大,伴随支护施工的结束,变形速率逐渐变小,在此过程产生异常反转现象,但整体来讲,仍呈逐步减小趋势,并趋于稳定。经监测数据可见,沉降速率在0.5mm/d以下,收缩速率在1.0mm/d 以下,在可控范围内。通过沉降及收敛变形累计曲线可见,前期增长速度很快,后期增长逐步变缓,直到稳定,最终拱顶变形累计值28.1mm,边墙变形累计值为40.5mm,均满足允许范围。由此表明,隧道塌方治理效果良好,可满足预期效果[6]。
6 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隧道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隧道塌方问题将严重威胁隧道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为此,如何防治隧道塌方成为了隧道施工的关键。应在充分掌握隧道塌方原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治理措施,稳定塌体,提高施工质量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