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壮筋汤联合理疗正骨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22-03-04卢培根黄斌许科铭谢小红方彬

今日健康 2022年2期
关键词:正骨肝肾腰椎间盘

卢培根 黄斌 许科铭 谢小红 方彬

(广西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广西 桂林,54100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组织因各种原因产生退行性病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纤维环、软骨终板不同程度突出,刺激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该病的治疗方案包括卧床休息,口服药物,物理理疗,微创或手术治疗等[1]。中医药治疗在腰椎间盘突症治疗应用广泛,本研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采取了补肾壮筋汤内服联合四子散熨烫及正骨治疗,并与口服双氯芬酸缓释放胶囊联合腰椎电动牵引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骨伤科确诊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0 例,男性42 例,女性38 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按1:1 比例分为治疗组(平均55.2± 5.66 岁)及对照组(平均54.3± 5.46 岁),每组40 例,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壮筋汤内服联合四子散熨烫及正骨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缓释放胶囊口服及腰椎电动牵引。此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患者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证型为肝肾亏虚型,腰痛日久反复,阳虚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阴虚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排除标准:既往行腰椎间盘手术患者;严重内科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补肾壮筋汤内服联合四子散熨烫及手法治疗。补肾壮筋汤方由杜仲、牛膝、白芍、五加皮各10克,当归、熟地、山萸肉、茯苓、续断各12 克,青皮5 克组成,用法为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四子散熨烫治疗方法:将紫苏子、莱菔子、 白芥子、吴茱萸各100 克搅拌均匀后装入布袋,热敷腰部及疼痛部位处,用力均匀,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每日2 次,每次15 分钟。手法治疗方法为理筋与整复手法相结合,作用于腰部,每次15 分钟,隔日1 次。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缓释放肠溶胶囊(生产厂家:Temmler Ireland Ltd),规格75mg,饭后口服,每日1 次。腰椎电动牵引治疗方法为嘱患者平卧于杭州立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产的三维多功能牵引床上(型号为LXZ-1000),予体重四分之一的牵引重量行牵引治疗,治疗时间为每次30 分钟,每牵引5 分钟间歇30 秒,每日上、下午各牵引1 次。

1.3 疗效评价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进随访。(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 分-10 分,根据疼痛程度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2)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腰椎JOA 评分标准:0 分-29 分,根据腰椎功能评分,得分越高表示腰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VAS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腰椎JOA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椎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 s, 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40 6.75± 0.742 1.73± 0.554对照组 40 6.70± 0.758 2.58± 0.730 t 0.298 -8.282 p 0.766 0.000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 评分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痹病等范畴。《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着,肾之府也,摇转不能,肾将惫矣”,有观点认为腰痛与肾虚关系密切,提出以肾虚论治慢性腰痛[3]。肝肾亏虚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中医证型,腰为肾府,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亏虚,则腰脊失养,筋脉不荣,不荣则痛,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劳则加重,卧则减轻,故治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4]。补肾壮筋汤记载于《伤科补要》[5],由当归、山茱萸、茯苓、续断、杜仲、熟地、白芍、青皮、五加皮、牛膝10 味中药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功效,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肾虚腰痛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6]。基础研究显示补肾壮筋汤能够抑制椎间盘炎症因子,延缓退变,并且短期应用不会对肝肾组织及肝肾功能造成损伤[7]。

四子散中药封包熨烫治疗是以将紫苏子、莱菔子、 白芥子、吴茱萸四味具有通络散寒、行气止痛的药物热敷于腰背部及疼痛部位,通过热传导使药物渗透局部肌肉组织,并沿经络传导,从而达到改善循环,通络止痛的效果[8-9]。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调整脊柱力学结构、恢复脊柱平衡作用,能够疏筋活络,调节气血,是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手段[10-11]。采用正骨手法结合中药外敷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松解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解除神经压迫,促进炎症消退,有助于消除疼痛恢复腰椎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伤科常见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严重的影响[12-13]。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应用广泛,但有可能引起消化道溃疡、出血等不良反应[14-15]。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有中药内服,正骨手法,中药外敷及针刺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案[16]。本研究中,以口服补肾壮筋汤内在补益肝肾,外在以理疗及手法疏筋正骨,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以筋骨并重为理念,注重整体观念,内外兼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猜你喜欢

正骨肝肾腰椎间盘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