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将德育评价融合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2022-03-04刘世委

物理通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滑轮杠杆物理

刘世委

(灌南县初级中学 江苏 连云港 222500)

1 引言

随着“课程思政”的推广,我们更加认识到德育与物理学科教学是互相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像是一辆马车前的两匹马,只有并驾齐驱,才能行稳致远.为此我们将德育评价与物理学科教学同步展开,并试图从课前诊断评价、课堂活动评价、课后作业评价3方面探索将德育评价有效融合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措施,以期在物理教学中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为立德树人探索新的途径与经验.下面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二节“滑轮(第一课时)”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2 将德育的诚信评价有效融合于物理课前诊断评价

诚信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下将德育的诚信评价有效融合于物理课前诊断评价,在小组中营造诚信氛围,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小组整体作业来有效实现,这样既能在合作的环境下保障诚信教育的进行,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通过课前预习保障物理课堂的高效.

例如,苏科版物理第11章第二节“滑轮(第一课时)”的教学:滑轮是在生活中使用较多,但位置较高而且常带有保护装置,因此多数学生未仔细观察,另外它又是变形的杠杆,教学难度较大,特别用杠杆知识解释滑轮的实质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为了将诚信教育评价渗透于物理课前预习,因此尝试布置小组课前整体作业.请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作业:

(1)古人汲水用到了一种提水的工具桔槔,如图1所示,请小组结合所学的杠杆知识制作一个桔槔模型用来提水,学生制作的装置如图2所示.

图1 桔槔汲水

图2 学生制作桔槔模型

(2)通过一根杠杆(桔槔)提升水桶有什么弊端?(预设答案:提升水桶高度受限).

(3)你有什么办法进行改进来克服杠杆(桔槔)提升水桶的弊端?小组合作动手做一做.预设改进模型制作与组装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两根杠杆组装前

图4 两根杠杆组装后

通过由一根杠杆提升水桶的弊端启发学生进行改进,引领学生从问题出发,经历科学思维,让学生在实践创新中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这个动手实践任务是对上一节杠杆知识的应用.在“滑轮”新课教学时,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榫卯工艺完成3根杠杆提水的实验(3根杠杆模型的制作与组装如图5和图6所示,无数根杠杠组装模型如图7所示),进而由杠杆逐步过渡到滑轮,引出滑轮的新课.同时也为后边用杠杆知识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作了铺垫.其中榫卯工艺让学生感受的中华工艺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小组合作完成整体作业形式,在小组合作的环境中营造诚信氛围,提高了学生课前诊断的真实性和学生诚信的养成.

图5 3根杠杆的榫卯结构

图6 3根杠杆组装汲水

图7 无数根杠杆组装模型

3 将德育的行为评价有效融合于物理课堂活动评价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大部分教师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但对学生严谨求实、创新求索的科学精神,顽强进取、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作风,顾全大局、与人合作的整体意识等良好品德方面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德育行为评价与物理学科课堂实验活动评价同步展开,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高[1].

例如在苏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2节“滑轮”中,可以这样在分组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在认识滑轮分类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可以安排“组装单个滑轮提升重物,比一比谁的组装方法多”探究活动,在实验活动中通过问题引领、发散思维、活动体验、比较分类4步发现单个滑轮不同的使用方法从而认识滑轮的分类(分类情况如图8所示),而不是通过单纯的讲授来认识滑轮的分类.第一步,问题引领.通过提出“如何利用单个滑轮提升重物?”这一问题进行问题引领,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动手时间,注重评价创新求索科学精神的渗透.第二步,发散思维.“利用单个滑轮提升重物,只有一种方法吗?”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这一步要注重培养和评价学生敢于质疑、批判的科学精神和提出有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第三步,活动体验.“体验一下利用其他方法能否顺利用单个滑轮提升重物?”这一步要注意培养和评价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第四步,比较分类.“比较一下单个滑轮提升重物的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它们使用的方法不同对滑轮进行分类吗?”这一步注重培养和评价学生语言表达以及聆听他人意见的品质.

图8 滑轮的分类

在认识滑轮分类的分组实验教学环节中,将德育评价有效融合于初中物理学科评价指标的建立要注意以下3点:一是评价指标的内容上要明确、具体,但操作要简单易实施;二是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要注意合适性,等级不宜过多,但要全面;三是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合理结合.

4 将德育的美育评价有效融合于物理课后作业评价

从学生课后作业内容上注重美育的评价,利用学生课后作业内容上的美学因素,调动学生审美思维,帮助学生体验物理美, 将德育的美育评价有效融合于物理课后作业评价.作业内容要多样性,课后作业可以布置些实验动手作业,物理实验充满了无穷魅力,通过动手的实验作业,深奥的物理学瞬间变得简单而又神奇,孩子们学习物理的热情就这样被点燃.

例如完成苏科版物理第11章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总结动滑轮的优缺点,提出问题:“要想既省力又改变施力方向,怎么办呢?”(预设作业完成情况如图9所示).

图9 预设学生组装情况

从学生课后作业的形式上注重美育的评价,作业的形式上要多样性,作业的评价上要多元化,在作业交流展示中注重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间互评,进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展现美、创造美,并在审美体验中陶冶情操[2].

例如完成苏科版物理第11章第2节“滑轮(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根据你本节课所学的关于滑轮的知识,制作一张物理手抄报作业(作业预设完成情况如图10所示).作业完成后可以把学生的作业作品贴在展区,引导班级学生从作业的理论结构之美、艺术创造之美、科学严谨之美等进行评价和学习,激发学生产生认知愉悦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并在审美体验中洗涤心灵.

图10 手抄报作业

5 总结

德育评价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艺术.德育的内容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存在相通之处,将德育评价与学科教学要素和环节相结合,有利于德育与物理学科教学相互促进.将德育评价有效融合于物理学科教学,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更全面,并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真正将育人和育才融为一体.

猜你喜欢

滑轮杠杆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问评作杠杆 督改常态化
判断杠杆哪端下沉的方法和技巧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