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释传统、商业追寻与美学颠覆
——竖屏微电影的审美价值机制研究

2022-03-04董星光吴玉霞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电影文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竖屏折子戏张艺谋

董星光 吴玉霞(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在2019年抖音短视频影像节上,评委会主席张艺谋表示会持续关注短视频行业的新发展,并且合乎时宜地提出了竖屏美学的概念。2020年1月3号,抖音短视频平台发布消息称,将携手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等中国影坛划时代级导演共同迈进21世纪20年代,一起记录时代的美好生活。这意味着竖屏短视频开始步入和电影跨界与融合的创作阶段。早在2019年青年导演蔡成杰率先使用华为P30Pro裸机拍摄创作了竖屏微电影《悟空》,影片极具探索意义,从竖屏美学上去挑战传统视觉习惯。张艺谋导演团队在2020年春节期间创作了分别名为《遇见你》《陪伴你》《温暖你》《谢谢你》的别克汽车品牌系列贺岁宣传片,对竖屏美学进行了个人化的风格探索,其中融入了张艺谋对于竖屏美学的关注与理解。除了著名电影导演在竖屏微电影领域的探索之外,竖屏更多地被打上了“平民化”“青年化”的标签。正如张艺谋导演所说,“我们期待在竖屏微电影领域,涌现出伟大的导演、伟大的演员、伟大的作品,时代是属于年轻人的”。在全民众拍的创作语境下,未来的竖屏微电影注定会佳作频出。当下较有影响力的竖屏微电影有蔡成杰导演的《悟空》、张艺谋竖屏别克汽车品牌贺岁宣传片等作品。本文从“传统”与“现代”两个维度,结合具体作品发掘竖屏微电影的发展与传统文艺和当代商业资本的密切关系,并概括其独特的竖屏审美特征。

一、溯源与传承:传统文艺的重释

竖屏微电影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比如中国传统竖轴画、中国传统折子戏等。同时,竖屏微电影在中国勃兴,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中国受众长期以来观赏竖轴中国画、折子戏的审美倾向。

(一)中国传统竖轴绘画

竖屏微电影在创作与接受上与中国传统竖轴绘画具有某种一脉相承的关系。横幅之所以成为视听传播的主流是因为长期以来受西方电影的影响,追求场面的宏大,进而不断地去拓展画幅的横向维度,从4∶3到16∶9再到2.35∶1。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传播媒介的发展为竖屏短视频产业的繁荣提供了媒介条件,但是竖轴的呈现方式不仅张扬着短视频文化的物质(科技发展)特性,更与中国传统绘画建立了一种竖轴的同源关系。“纵观中国绘画,不乏横幅作品出现,但是由于市场价值与画作保存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我国传统画家的竖轴创作偏好,同时对受众的观赏也带来了某种经验主义的影响。”因此,中国传统竖轴绘画的创作方式与观赏习惯俨然已经成为蓄积在每个中国个体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回溯国画历史,可以发现竖轴中国画潜移默化地型构了中国受众的观赏心理。这也是竖屏微电影能在中国兴起并被广泛认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如今,竖屏微电影在中国的勃兴可以看作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一次文化回归。

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原则和技法在竖屏微电影中也得以重现,比如,散点透视、画面留白等技法。竖屏微电影《悟空》中,小男孩被父亲追赶批评的一个镜头里,竖幅的画框容纳进一个椭圆形的镜子(图1),不仅通过镜面拓展了横向画幅空间,而且展示了中国的方圆文化。画面所呈现的方圆更是规矩与准则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做人处世之根本。小男孩在穿越树林的段落中,多次使用了小景深拍摄(图2),竖幅构图所摄入的大面积层峦叠嶂的背景空间被压缩,配合依稀朦胧的晨雾,形成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之美。小景深的运用颠覆了西方焦点透视法则的禁锢,打开了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法的可能性空间。此外,导演习惯把人物安排在画面下方的三分之一处,画面超过三分之二都在展示背景(图3),配合镜头小景深的背景空间压缩效果,使得背景干净整洁,这恰恰是中国竖轴绘画所惯用的留白手法。总之,散点透视和画幅的留白是中国竖轴绘画典型的美学特征,这种手法所营造的虚实相生的意境更是在竖屏微电影中被得以传承,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顽强生命力。

图1 蔡成杰导演作品《悟空》

图2 蔡成杰导演作品《悟空》 图3 蔡成杰导演作品《悟空》

(二)中国传统戏剧折子戏

折子戏是我国民族戏剧的一种独特现象,是本戏里的一折,或是一出。“在中国戏曲史上,元杂剧一般是四折加一楔子,并不算长,但发展到明清传奇,基本上成了多至三四十出的大本戏。”为了从创作与接受两方面删繁就简,逐渐开始只演其中集中而突出的折戏,它是对全本戏的摘选与升华。因此,人物塑造生动形象,更能凝练地演绎中国京剧中生、旦、净、丑的不同行当。在中国戏剧舞台表演艺术的长期发展之中,折子戏因其别出心裁的结构布局与受众观赏心理的共鸣度逐渐取代了全本戏而成为舞台演绎的主流。

首先,竖屏微电影传承了折子戏中的人物塑造手段。众所周知,传神是中国文艺所追求的一种极致境界,折子戏中一个人物可以撑一个折子,每个人物戏虽然不多,但一定要做到以形写神。竖屏微电影的时长决定了每个人物的戏不会太多,但是在有限的几个镜头里一定要传达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做到人物塑造的典型性。例如,华为公司出品的竖屏微电影《悟空》讲述了小男孩不顾父亲的反对,几经周折到城里观看电影《大闹天宫》的故事。小男孩的人物形象塑造形神兼备,通过乌托邦化的情境表演,集中体现出小男孩坚韧、执着的内在精神品质,做到了情与景、形与神、意与境的统一,同时人物所体现的中国精神更是华为公司成长过程的历史记忆。

其次,竖屏微电影传承了折子戏的完整性、独立性、规范性的特点。折子戏是相对于本戏而言的,是本戏里的一折。但是,“京剧折子戏又并不完全等同于全本戏的一出,它不是简单地从全本戏中抽离,只有经过演员不断地加工、改造,在结构和表演上比全本戏的其他部分显得完整,并有精彩和独到之处,京剧折子戏才能够成为一类特殊的形式,独立于全本戏而存在。”竖屏微电影同样传承了折子戏这一发展基因,短小精悍,但故事情节设计相对完整,具有独立性、规范性的特点。例如,张艺谋的别克汽车品牌系列贺岁宣传片《遇见你》讲述的是春运期间青年男女在火车上邂逅的故事,影片从两人的邂逅到两人的情感互动逐渐发展为在情感中彼此认同。由此可见,短片是一个拥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戏剧性结构。除了单一作品的完整性之外,四部宣传短片围绕别克汽车品牌营销所体现的系统性与人文精神内涵的统一性,更是完成了竖屏微电影对折子戏独立、完整、规范等特质的基因传承。

二、移动媒介传播中的商业逻辑追寻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艺术性与商业性这一悖论中不断地探索自己的表现形式。“1911年意大利诗人卡努杜发表了著名的《第七艺术宣言》,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戏剧等六大艺术之后的‘第七大艺术’。”卡努杜对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宣称,对后续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另外,电影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曾提及,“电影原本是工业革命和技术奇迹的一个小小的发明,与生俱来地散发着铜臭味与机油味”。这从另一个角度肯定了电影的商业性。因此,我们在把握电影时,除了认同其艺术性之外,更应该肯定其商业性。

竖屏微电影是在移动媒介传播过程中催生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本质还是电影,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特质。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资本市场影响下,现代商业逻辑成为竖屏微电影另一发展基因。纵览目前一些较有影响力并具有微电影属性的作品,可以发现竖屏微电影在艺术性与商业性的二元对峙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向商业性倒戈的趋势。比如,竖屏微电影《悟空》以及张艺谋团队创作的别克汽车品牌系列贺岁宣传片都是由广告赞助商所赞助创作,在竖屏美学的探索过程中潜藏着商业的意图。诸多品牌赞助商看好手机等竖屏播放媒介的热度及发展前景,于是也聚焦在年轻人聚集的短视频平台开拓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他们之所以选择竖屏微电影进行营销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竖屏微电影时长较短,创作成本相对较低,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创作,在市场上往往能够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第二,竖屏短视频平台集结了诸多青年受众,他们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因此,竖屏微电影在其平台的投放能够保证较大的观众基数。

优质的竖屏微电影能够起到商业引流、产品营销以及拓展赞助品牌影响力的作用。张艺谋导演的别克系列微电影《遇见你》讲述了一个春节返乡偶遇佳人的故事。影片一经发布,即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青年男女的热议。发布一个月,已有200万个点赞、6万以上的评论和6万以上的转发,别克开启的“张艺谋团队贺岁片”主题话题页累计播放突破5亿次。其中,更有网友通过二次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遇见你》的理解。短片通过青年男女的一见钟情,成功表达出“在路上,总有美好不期而遇”的广告宣传主题,完成了品牌植入与曝光的目的。别克品牌联合抖音短视频平台的竖屏微电影呈现方式,打破了现代人之间的沟通壁垒,无形中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连接,最终将四部微电影所传递出的温情置换为别克汽车品牌的一种“亲民”姿态,实现了广告的软性植入。

从抖音平台全人群覆盖的特点上看,此次张艺谋导演团队联手别克品牌出品制作的系列贺岁宣传片,从根本上说是一次竖屏视频时代价值的全面升级。在移动媒介传播过程中,品牌商的广告投送开始由横屏转向竖屏,寻求与竖屏终端的青年用户对话的机遇,因此,手机竖屏端口成为广告商的重要突破口。画面由横变竖,在改变受众的观看方式之外,其实也是讲述角度的一种革新。竖轴的构图拓展了画面的纵轴长度,为广告留有足够的画面空间,比如微电影《陪伴你》中,多次在画面上方以背景的方式出现别克汽车。这种上下关系的参照成为品牌与角色以及品牌与受众的独特互动方式。从趋势上看,以抖音为代表的竖屏美学,正在成为基于用户视频内容升级下的全新营销利器。竖屏美学的营销,正用其美学的创意形式进行全面的赋能,既为竖屏时代的全面到来提供助力,又用其强劲的内容生命力向社会大众传递美好与正向,撬动下沉群体打开更多的商业想象和内容想象。

三、由横到竖:一次影像美学的革新

画面由横变竖意味着竖屏微电影打破了以往横屏制霸观众视界的藩篱,从电影美学上去挑战传统视觉习惯,将传统横幅影视创作中的纵深效果、构图原则、运动方式进行了颠覆,呈现出自身独特的美学特征。

(一)纵深维度的假定性拓展

从横屏到竖屏意味着画面纵轴(Y轴)的延伸,随着纵轴(Y轴)的延伸会带给观众一种画面纵深(Z轴)被拓展的幻觉。对于纵深感的强调同样也是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诞生以来区别于绘画、平面摄影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一般来说,电影导演的创作所秉持的原则是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第三维度的纵深。这种纵深实际上正如德国著名心理学雨果·闵斯特堡所指出的,“观众之所以能在二维平面的电影银幕上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电影空间,除了生理、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使观众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内心体验,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因此,纵深感的产生是由运动带来的第三维度的幻觉。

张艺谋别克竖屏系列贺岁微电影《温暖你》中,整场戏都选取了运动的电梯作为场景,因为搭载人的电梯持续前后滑动,所以整个短片一直处在运动之中。这样的一种前后纵深运动显然是张艺谋有意而为之,得益于竖幅构图的特点。张艺谋有意去拓展影像的纵深感,进而为构建叙事上的矛盾冲突打开更多的可能性空间。比如女孩怀抱的海绵元宝不小心从电梯上端滑到下端,从远端滑到近端,朝观众方向跌落。竖屏的使用导致物件滑落距离的加长,因为运动距离的延长,所以带给观众一种画面深度感被延伸的幻觉。这就为上电梯的人捡到物件提供了屏幕空间,打开了以往电影中不可触及的边界,从而营造一种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性。

如果说《温暖你》中纵深感的营造是由被摄体的运动所建构,那么《悟空》中诸多的外景场面的纵深则是通过摄录设备的运动与主客体复合运动所完成。例如,影片中运用了数个运动的主观镜头,其中一个模拟了蛇的主观镜头,镜头缓缓地向小男孩腿部移动;另外一个镜头是小男孩在山洞中,镜头模拟了野兽的视角,镜头在晃动中推向男孩,营造出恐怖阴森的氛围,两个主观镜头的前移拍摄营造了第三维度的纵深。主客体复合运动的镜头在《悟空》中也比较常见,例如影片中镜头跟随小男孩朝丛林的纵深方向穿梭跑动,营造出一种紧张氛围。此外,纵深感还可以通过光线的使用所营造,《悟空》中最为典型的是,当小男孩被蛇咬后,接入了一个缓慢移动的空镜头,镜头中阳光从丛林的缝隙射入,呈现出一种丁达尔现象的视觉观感,竖屏构图保证了丁达尔效应的光束呈现在屏幕上的完整度。因此,竖幅构图配合逆光拓展了画面构图的纵向边界,纳入更多的影调层次。

(二)上下二元分割的构图模式

上下二元分割构图指的是在竖屏微电影中将画面主体进行上下位置的经营安排。由于观众在观看竖屏时需要上下移动眼球,因此上下二元分割的构图方式迎合了观众这一生理规律。多数成功的竖屏微电影充分考虑到受众的这一生理观看特征。

在竖幅电影中,由于画幅的原因画面左右空间被压缩,这就使得竖屏微电影在表现宏大场面时受到了极大限制。然而,在影片《悟空》中,采用上下分割式的构图模式规避了对横向空间环境表达的局限,建构起新的构图逻辑关系。影片第一个镜头就使用了上下构图的方式,画面下方的前景是昆虫的爬行,画面上方的背景是老旧的围墙,上下分割构图扩大了画面的信息容量,配合老电视机音响,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怀旧氛围,唤起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值得一提的是,拼贴并置的手法在《悟空》中也出现了,这是诸多青年导演所频繁使用的。影片中小男孩在介绍自己越野工具时,说“老子有金箍棒、手电筒还有刀”。屏幕分割成三个横幅画面并置在一起,分别展示三个不同的道具。竖屏成像方式本身受到后工业社会发展的推动,在其中使用拼贴、解构等后现代主义手法是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表征,涌动着极强的青春、反叛气质。这种上下并置画面的形式与漫画十分接近,适合二次元文化的表达,值得未来在竖屏电影中大力开拓。

在张艺谋导演的别克竖屏系列片中特意挑选了四个适合竖屏表现的场景去完美展现竖屏应用的特点。比如在《遇见你》中场景选取的是火车的卧铺车厢(图4,图5,图6),这是典型的纵向场景,利于竖屏的表现。导演在分割画面时,利用了画面内的线条,使画面更加丰富而不显呆板,有最基础的横线分割,也有富有美感的斜线分割。在上下铺的卧铺车厢,本身横向维度信息较少,因此利用竖屏的形式拍摄,充分摒弃了横向维度的杂物,使注意力更加集中于人物。影片中男孩睡在上铺,女孩睡在中铺,竖屏拍摄打破了男孩与女孩的区隔,把两者共同纳入到画面中,建构起一种新的情感互动关系。两者共享画面空间的一系列镜头意味着相遇过后会有一段更加美好的爱情故事,给观众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从而更加期待两者在相遇过后的爱情故事。

图4 张艺谋导演作品《遇见你》

图5 张艺谋导演作品《遇见你》 图6 张艺谋导演作品《遇见你》

(三)纵向化的视觉运动方式

为了迎合受众在观看竖屏电影时上下移动眼球的生理规律,竖屏微电影在运动的处理上,区别于横屏创作所秉持的横向调度原则,需要更多地在纵向运动上进行场面调度。

竖屏微电影《悟空》中多个镜头利用纵向运动引导观众视线。影片在表现小男孩逐渐适应森林生活过程的一系列镜头中,展示了男孩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去观看《大闹天宫》动画片的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完成了从一个普通男孩到所谓的“悟空”的置换。森林生活的系列镜头遵循了纵向化的运动方式,韵律感极强。画面中,小男孩跌落悬崖,导演运用的是自上而下纵向运动的主观镜头;小男孩从树梢由高处跌落的竖直运动;闹钟垂直跌落水中;小男孩由下而上跨越沟壑;弹弓的纵向瞄准方向;小男孩用树枝垂直扑火等镜头,始终都把纵向运动作为场面调度的主要方式。导演为了加强影像的视觉冲击,采用多种运动方式,其中有被摄主体的纵向运动、摄影机的纵向运动以及主客体纵向的复合运动,从而引导受众形成适应竖屏规律的纵向化视觉运动模式,为构建竖屏电影新美学奠定了基础。如上所述,张艺谋导演的竖屏微电影《温暖你》创造性地选择纵向运动的电梯作为场景,因此全片中的人物都处于竖直运动的状态之中,拓展了观众纵向观看的视觉维度,并且巧妙地通过贺岁吉祥物与电梯中路人的微笑互动设计,达到温暖人心的目的。

结 语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发展刺激了竖屏微电影的创作,同时,竖屏微电影也推动了硬件设备的革新。TCL公司发布了一款智慧屏电视,使传统电视面临着一场大幅度的革新。“TCL的XESS智屏与以往的电视不同,XESS智屏抛弃了一成不变的横屏模式,只要配合手机摇一摇,就可实现智屏从横到竖的AI自动旋转,看上去像是一个放大的手机屏幕。”旋转的屏幕进入到家庭空间中,充分释放手机与电视的各自优势,同时规避了观看竖屏视频时电视屏幕两边留白的弊端,提供给观众更好的观看体验。

竖屏微电影的发展传承了中国竖轴绘画和中国戏剧折子戏等传统文艺的文化基因,在现代商业资本的催化下从创作与接受两方面体现着传统的影响,并给予传统一种当代化的重释。此外,影视竖屏所呈现的独特美学特征更为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颠覆,随着用户需求的增长以及优秀作品的累积,影视竖屏注定会成为与横屏对应的一种美学形态,并在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未来值得更多的学者去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竖屏折子戏张艺谋
浅析竖屏影像的历史、现状及未来
竖屏时代,如何以竖视频的形式讲好新闻故事
竖屏剧将是视频网站争夺的新领地
张艺谋:上合之光辉映“中国梦”与“世界梦
错过了张艺谋,她没有错过爱情
孤独者张艺谋 我有各种想法却无人能说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张艺谋电影的流变及文化、美学再反思
明清庆寿折子戏的演剧特征与舞台效果
折子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