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说理逻辑的构建与完成

2022-03-04陆蓉蓉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之从师行文

陆蓉蓉

传统议论文是作者提出一个论点,后在文章中通过各类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但《师说》一文跳出了传统的行文结构,先行阐述事实,随后行文依据道理来得出结论。学习《师说》的论证流程与行文结构,能够帮助我们拓宽讨论问题的思维,培养换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一、先陈述事实,再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师说》的行文结构不同于传统议论文结构,传统的议论文先提出文章的观点,然后在后文当中对观点进行论证,而《师说》则是先阐述了事实,在文中分析了问题,再在后文不断延伸后得出结论。作者首先说明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在后面的行文之中使用了三种方法来促使文章最后得出结论。

首先,韩愈使用了理证法,也就是讲道理,说明表达逻辑的方法。“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处翻译为“老师,是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作者先是申明了谈论的主体是“老师”,随后给“师”定义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这样,师的职能和作用就体现了出来,在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要求师的问题。随后对此进行了解释:人生都有疑惑不解的时候,如果不学习他人,以他人为师,那么自己的疑惑不解也就永远没有答案。所以从师是为了所谓“师道”,也就是文中所言的“道之所存也,师之所存也”。

其次,本文使用了反证法。这一部分分为三层,层层相叠。在第一层中,一直围绕着前文的“古之学者必有师”,以“今之众人”和“古之圣人”进行对比,说明了“圣愈圣”和“愚愈愚”是因为前者会以他人为师,而后者却以向他人学习为耻。第二层,更深一层的讨论申明有些人对待孩童的学习态度与对待自身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以此来批判“小学”和“大遗”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第一层说到了他们以学习他人为耻,而在第二层就说到了他们为何以此为耻:觉得自己谦卑的学习他人会被看不起。在第三层,用“巫医乐师百工”一类人和“士大夫”进行对比,批判他们计较少长、贵贱而耻于学师,这第三层不光是回答了为何要从师,还说明了要如何从师:不能论少长、贵贱,而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本文还利用了引证法。例举了孔子的言论,这样是扣住了文章开头“古之学者”的由头,举孔圣人的话为证据,一方面回答了为何要“从师”,也在回答要如何“从师”,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也”。

二、行文善用举例和排比增强论证

举例论证是议论文最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它是指用真实、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胜于雄辩”,事例给人的说服力往往比简单的说理更让人信服,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师说》的第三段舉出孔夫子,孔子作为圣人,特别是作为知识渊博、饱读诗书之人,尚且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他们学习,那么作为在各方面还比不上孔子的士大夫之族就更应该从师学习了,道理不言自明。文章精心选用孔子的事例,可谓是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阐明了从师的意义,也说明了从师的原则,同时又与第二段的“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应,可谓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引用论证也是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引用名人名言说理往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作者在举了孔子的事例之后,自然引出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进一步阐述了师道、师生的关系,从而证明“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和论述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而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又照应了第一段,可谓是前后照应,严丝合缝。

韩愈的文章素来以气势宏伟,笔力雄厚见称,这更多体现在大量运用排比和对偶的句式上。在《师说》一文之中就很好地体现出了韩愈的这一特点,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师说》的第二段尤具代表性。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由此可见,全文缜密的逻辑结构和举例的强大说服力形成了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势,韩愈对自己文中观点十分自傲,并且对事物道理等分析得十分透彻明了,因此全文的论证过程不但结构严密、一气呵成,而且在文章的关键之处常常能用十分恰当的文字来把思想和道理的精髓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三、围绕中心论点延伸分论点,互相推进

《师说》一文的论点十分丰富,不能仅仅把首句当中心论点。一直以来,有许多人对《师说》的中心论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论点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但其实这是片面地抓住了《师说》所谈论的“怎么做”,而忽略了本文谈论的另一方面“为什么这么做”;也有观点认为中心论点是“传道受业解惑”,但这样的观点完全背离了全文所围绕的中心点。其实《师说》全文论点十分丰富,并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或者说是使用了一个主旨段,从中大致可以解读出三个大的方面,即“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去惑必从师”;“凡有道者皆吾师也”。此文细分出的小论点也十分之多,没必要一定去指出明确的所谓“中心论点”,也就是说,《师说》并没有全文统一的一个可以围绕的中心论点,而是各个论点互相推进。首先开篇提出一件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点明了全篇主题围绕“师”展开,随后在“师”上正面讨论师者的职能,句中“道”包含了儒家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的“仁”和“义”,而“业”则指下文的六艺经传,“惑”也自然是需要受业之人对“道”和“业”的不解之处。当然,研究《师说》的学者们也提出过一个观点:全文首句是中心论点,而后文中提出的都是围绕该论点的分论点。但韩愈在首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所描述的是他对于古时学者从师的看法和经验,既是定论,也是事实,并非需要讨论的论点。

与一些表达方式直接的文章不同,《师说》这篇文章行文风格偏向柔和,意从行文,顺畅无比,但在行文流畅的同时,在表达观点时也还是裹挟着一种斐然的气势。全文重点申明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传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形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板桥中学

猜你喜欢

古之从师行文
也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心诚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名家笔下的恩师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浅析《论语》中的治学之道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老来学艺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胡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