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涯规划视角下的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浅谈

2022-03-04利润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涯普通高中心理健康

利润

摘要: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正确认识自我,具有一定的生涯规划能力”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将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始终。本文从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和普通高中班主任的生涯规划理念两方面进行阐述,并着重探讨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生涯规划的融合措施。

关键词:生涯规划普通高中班主任措施

一、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笔者作为班主任时班上曾有一名女生,高一、高二时学习欲望较为缺乏,违纪现象屡见不鲜。高三刚开学时该女生主动找到笔者,说因为学习成绩差所以家长准备安排她去卫校学习,之后就进入她舅舅开办的医院工作。该女生并不愿意自己的人生就这样被安排,所以非常苦恼。笔者帮她做了一番规划,从她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学习成绩等角度出发,帮她选择了艺术高考这条路。该女生随后经过艺术培训,最终在高考中成功考入安徽师范大学空乘专业,现已成为东航的一名空姐。

上述案例充分反映了普通高中学校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当时笔者并没有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形成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全面实践生涯规划教育,这导致班级中的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不准确,影响了高中的教育教学效果。

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生涯规划教育必不可少。笔者认为,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会有以下三个意义。

(一)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普通高中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势、潜能和缺陷,把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和高中学习目标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让自己的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和效率。

(二)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社会就业方面的认识

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可以让普通高中学生对当今社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形势有一定的认识,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

(三)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增进心理健康

普通高中学校文化课学习压力大、学习模式较为单一,这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而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又契合学生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减压和调节心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普通高中班主任的生涯规划理念

普通高中班主任必须具备以下生涯规划理念。

(一)认识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范围

对普通高中学校而言,广义的生涯规划教育泛指学校中一切以学生终身发展为目的的课程和相关教育活动;狭义的生涯规划教育专指学校中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专门性课程和相关教育活动。

普通高中学生面临高考选科、大学和专业选择、职业方向探索等任务,因此生涯规划教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生涯规划意识唤醒、自我认知、外部认知(大学、专业、职业探索和升学方式等)、生涯决策、生涯管理、生涯实践、生涯评估。高中三年应该体现出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性和发展性,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推进生涯规划教育。

(二)了解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

普通高中班主任必须了解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比如霍兰德的“人格类型论”,把个人的性格类型与职业指导结合起来。还有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将人的生涯区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时期,据此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探索自我能力和角色定位以及相关的职业方向。再比如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职业指导方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外部探索。

(三)掌握生涯决策的影响因素

生涯决策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个人因素、家庭和成长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包括个人心理特征、个人背景、决策时的状态和决策者风格等;家庭和成長环境因素包括教育状况、家长职业、家长的价值观和言行、朋友的影响等;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价值观、政治经济形势、产业升级转移等。这些影响因素,班主任都应有所掌握,才能更加科学、精准地实施生涯规划教育。

三、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生涯规划的融合措施

(一)总体目标

高中三年的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结合。高一学年度目标是生涯唤醒和自我认知,高二学年度目标是职业认知和专业认知,高三学年度目标是生涯决策和生涯管理。确立总体目标,才能将班主任工作与学生生涯规划进行有效的融合。

(二)具体策略

1.创建发展氛围,激活学生生涯意识

高中生活伊始,班主任就可以创建生涯发展氛围,唤醒并激活学生的生涯意识。通过主题班会、学生论坛、小组活动、案例研讨、测验量表等形式,让学生重视生涯规划,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向,自觉地将高中学习与人生规划联系起来,从而为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

2.进行基础调查,分析学生生涯情况

班主任必须要做好基础调查,全面掌握并分析学生的初始情况。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也有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果是特殊学生,可以利用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调查,通过与学生本人、朋友甚至其家长的谈话,构建起对学生立体而全面的了解与认知,为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提供条件。

生涯规划视角下的普通高中班主任工作浅谈2022年1月下第3期(总第103期)3.丰富教育途径,推动学生生涯探索

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多途径指导学生进行生涯探索。比如,调动班级中的家长资源,利用“家长小课堂”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中的一些职业。又如,利用各种网络资源,让学生“走进”大学、“走近”职业。再如,举办相关职业的“班级小论坛”,让班级的同学们集思广益、相互借鉴。同时,可以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学校的社团活动进行整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入企事业单位参观见习,或者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进一步推动学生进行生涯探索。

4.实行跟踪管理,引导学生生涯发展

班主任可以建立学生生涯档案,以此来落实对学生生涯规划的管理。学期结束时,可以组织学生填写《自我发展规划量表》,对本学期的生涯规划进行回顾与总结,并以此推进下一学期的生涯规划工作。针对不同学生,应该实行差异化教育,将生涯规划教育的共性与学生的特性紧密联结,对学生的生涯发展进行引导。

5.关注心理疏导,解决学生生涯烦恼

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和外部世界,也就有效地避免了一些心理认知上的问题和错误。因此班主任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生涯规划教育之中,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快乐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生涯中的相关烦恼。

总之,一旦普通高中班主任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置于生涯规划视角之下,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必然会得到极大提升,学生也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去书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程雪峰,缪仁票,潘怡红,等.生涯规划(高中)\[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

\[2\]孔翠.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班主任的必修课\[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2224.

\[3\]胡小英.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及其实施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7(9):9395.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生涯普通高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吐槽退役生涯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