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2022-03-04孙太清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验式实验教学情境

孙太清

摘要:初中地理是一门具有形象性、严密性等特点的学科,其与实际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且对学生环境观、发展观的培养均具有积极作用。体验式实验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若教师应用该教学模式于初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基于自身情感体验感知地理知识的本质故文章就体验式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实验教学初中地理

体验式实验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感知,从中获取与掌握相关知识。初中地理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其中大气、海洋等属于理科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侧重于理解与应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而人文、区域地理则属于文科内容,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熟悉与掌握知识要点。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体验式实验教学法,既符合该课程的教学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梳理教材脉络,把握主要思想,又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看法,促进身心的综合发展。

一、尊重主体地位

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广泛性与区域性等特点,虽然对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部分知识理解难度大,并且需要学生灵活应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加以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体验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亲自参与体验与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单一教学转变为互动交流,保证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过程中,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自然资源,认识自然资源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导入教学情境:“同学们,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都喜欢用‘地大物博’形容我们的祖国,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地大’,那么‘物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与此同时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小河流水的视频,鼓励学生思考:“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流不完”这一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结论:河水在一定时间内会轮换1次,短时间内可更新、再生,这种循环周期短的自然资源即为可再生资源。此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一些可再生资源(水、土地、森林等)的视频,增加学生对可再生资源的认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可再生资源。部分学生的回答中提到了铁矿、煤矿等矿产资源,教师可以说明这类矿产资源不仅形成时间长,而且用一些少一些,引出非可再生资源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进行学习与区分。在学生基本掌握以上内容后,教师可与学生针对“如何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基于我国资源的现状掌握教材内容,并形成节约利用的良好习惯。教师在体验式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充分激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感兴趣程度是决定其学习动力的直接因素,虽然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知识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产生交流的欲望,但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有限,给学生的时间并不多,加之教师未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易导致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不利于学生体验与感知地理知识。在体验式实验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例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过程中,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概念,并且了解一些自然现象,例如四季变化、昼夜更替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四季变化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图片,并提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一年有四个季节,且四季在发生变化?②太阳为什么会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疑问,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后,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四季变化与太阳升起、落下都是因为地球运动。”让学生在提示的基础上翻阅教材找出相关知识点,尝试回答以上两个问题。在学习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依次播放地球自转、公转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两个视频学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并区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同时,随机抽取两位同学在讲台上应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过程。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进行讲解,并使用手电筒对地球仪进行照射,模拟昼夜的形成,提出问题“如果地球不自转,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紧接着再转动地球仪,模拟昼夜更替,引导学生通过昼夜形成与昼夜更替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进而理解与掌握地球在运动时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师在体验式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帮助学生建立立体且动态的空间概念,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体验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过程。

三、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时可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对课程图表的魅力进行挖掘,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中,全面吸收教师传授的地理知识,进而促进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实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灵活应用现代化教具营造出融洽的课堂氛围,协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学习教材知识。例如,在《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教学过程中,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根据地图掌握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并了解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与课外知识对地理问题进行设计,在课堂中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首先,指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在白板上写出知识竞赛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地图上画出日本的四座岛,分析日本领土的组成特点以及地形特点,对日本进行初步了解。其次,在各小组学生准备好后,即进入抢答题环节,教师提出如下问题:①此次旅行我们乘坐的飞机从上海起飞,空姐通过广播告诉我们飞机是朝着东南方向飞往东京机场。②日本和我国一样是海陆兼备的国家。③我们在东京下飞机后感觉当地气候与我国成都气候区别不大。通过抢答问题的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始终处于思维高度活跃的状态。最后,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即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日本工业产品、工业分布、经济特点等内容进行交流探析,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当予以提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在体验式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地理这门学科隐藏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学生感知与体验相关的地理知识,促进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宽。

体验式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策略2022年1月下第3期(总第103期)综上所述,体验式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应认识到该教学方式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热情,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进而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体验式实验教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