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探索

2022-03-04刘少兵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习语普通高中新教材

刘少兵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文章阐述了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理论依据,结合教学实例列举了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形式,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文化意识新课程教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引言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规定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普及新教材。实施方案强调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安庆市高中英语学科自2020年秋季统一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教材。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英语教师也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和新高考的教学育人模式与策略。

一、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理论依据

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二者相互交叉渗透。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语言学习中缺乏文化意识,就不会真正体会语言中所承载的文化含义。

Claire Kramsch在Language and Culture一书中指出:语言是我们演绎我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当语言被用于复杂的交际情形中时,语言注定要与文化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着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因此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中外优秀文化,既要立足于中华本土文化,又要具有国际视野,从而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由此可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既是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对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

二、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形式与实例

(一)通过习语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习语是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简洁而内涵深刻的固定词组或短语。习语中蕴含的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故事不仅可以让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文化意识。

教学实例1:

例如在教学the Wooden Horse of Troy这条习语时,首先让学生借助网络探究特洛伊战争的根源,然后分组讨论这条习语在当代英语中的意义和运用,接着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条习语的学习,学生既了解了希腊人听从希腊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的计谋,藏于木马内,混入特洛伊城,最后里应外合,攻下特洛伊的希腊神话故事,又了解了这条习语的现代含义,即指“潜伏在内部的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的敌人”。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出现的习语,引导学生追溯它们的来源与背景,探讨它们的发展与运用,能使英语教学充满色彩与乐趣。

(二)通过语篇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语篇材料真实具体,信息量大,能比较全面、系统地让学生感知并获取信息。北师大英语新教材增添了大量英语原著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原汁原味的名家名篇中获取文化信息,增强跨文化意识。

教学实例2:以北师大版英语新教材第一单元Reading Club中语篇Teatime的教学为例。首先,布置学生搜集与Afternoon Tea和Yum Cha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和归纳,每组选定两名同学进行展示。有的介绍Afternoon tea的起源,有的用图片展示精美的茶壶、茶碟,还有的播放下午茶party视频。这些形式多样的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饮茶文化的兴趣。接着在语篇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西方的下午茶文化和我国南方喝早茶习俗的异同,并且挖掘东西方茶文化的内涵与联系。通过比较,学生们不仅了解了Afternoon tea的历史背景和它在现代英国社交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Yum cha与丝绸之路和西方早午餐brunch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拓展了学生对茶文化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对我国饮茶文化的自信。

(三)通过视频材料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视频材料结合声音和图像,能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训练学生视听能力,使其沉浸式地体验材料所传达的文化信息。例如在教材第三单元Viewing Workshop中视频介绍了中国的剪纸艺术(paper-cutting)。首先,我向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几幅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對剪纸艺术的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What do the paper cuts symbolize?What are the purposes and occasions that people use paper cuts for?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这样增强了视频观看的目的性和导向性。最后,让学生就视频内容分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视频里绚丽多彩的画面和地道生动的语音,让学生对我国的剪纸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感受,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四)通过节日活动渗透文化意识

中国和英语国家丰富多彩的节日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信仰与习俗,体现了文化的传承。英语教学中有机结合中西方传统节日,带领学生探究节日的来源与意义,体验节日文化,参与节日活动,这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熏陶大有裨益。例如在教材Celebrations这一单元中,通过对Spring Festival和Memories of Christmas这两篇短文的教学,学生比较春节与圣诞节在中西方社会的庆祝方式,不仅能激发起对祖国和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且开阔了文化视野,从而提升文化意识。

(五)通过校本课程渗透文化意识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延伸与补充,既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又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向。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进行探索和尝试开发彰显学校特色、适应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校教师汇编的《英美国家节日》《看美剧学英语》《英语习语汇编》等校本课程,既拓宽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渠道,又成为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的阵地。

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探索2022年1月下第3期(总第103期)三、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问题与思考

在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课本资源,还要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以适应教学需要,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另外,教学课时的不足要求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在学生层面,应试教育的导向使得英语学习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获取,削弱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怎样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文化意识的熏陶,这都是教师面对的现实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克服这些问题与困难,使语言与文化并重,能力与意识并举,这需要我们教师共同探索,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欧阳雪青.“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和强化措施”[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4).

[5]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习语普通高中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