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创新育人工作路径

2022-03-04袁丹丹文珂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辅导员

袁丹丹 文珂

摘要:高校育人工作没有局外人,辅导员更是责无旁贷。“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发展给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课程思政”理念,凝聚育人合力;巧用网络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高校育人实践。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辅导员创新育人工作路径探析

高校教师尤其是辅导员应当把课堂教学作为育人工作的主渠道,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思政大课堂凝聚学生、塑造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大学里各门课程都要牢牢把握“课程思政”目标任务,主动扛起责任旗,承担守渠种田的育人任务,与思政课程同向发力,构造协同育人新格局。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创新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育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当前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稍欠火候。为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高校必须在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综合发力,致力于培养市场需要的全方位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家需要的合格接班人,致力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二)辅导员工作增多、增急、增难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学生成长成才之路的领航人,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为给社会和国家输送更多符合要求的优秀人才,辅导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工作日益烦琐、紧急和复杂,必须保持更加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问题分析

(一)“课程思政”的理念把握不充分

辅导员工作具有特殊性和综合性,常规工作多围绕班团管理、学风建设、学生心理问题等事务性工作开展,其核心功能作用较模糊。一些辅导员本人也没有合理定位自己在“课程思政”中的重要地位,错把自己放置于专业课教学的边缘位置,认为专业教师才是“课程思政”的主角。由于辅导员不能精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理念,从而无法灵活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参与“课程思政”的工作力度不足,逐步走向专业课程建设的边缘地带。

(二)“课程思政”的融通路径不清晰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别具匠心的设计与打磨,要求教师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在充分把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兴趣爱好,适当融入思政元素,才能切实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功能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因为专业不同、分工不同,辅导员无法有效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课程思政的效能被打折扣。

(三)“课程思政”的理实结合不到位

德技并修、理实交融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水平,单调的理论灌输模式面临淘汰。专业课堂教学的成果丰富,课后延伸与拓展是巩固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但由于专业课教学的核心是专业内容而不是育人元素,育人成果没有基本的考查与考核,且育人成效在短期内无法显现,导致专业课堂结束,“课程思政”也随之结束。学生从内心无法准确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存在敷衍应付的现象。思政内容在专业课堂上“惊鸿一瞥”,且缺乏必要的课后延伸与拓展,学生所学知识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导致“课程思政”理念无法入脑走心,育人成效被打折扣。

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育人工作的创新性分析

(一)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其另外一个重要身份是“教师”。辅导员主要承担毛泽东思想概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课程的教学任务,这些课程富含思政元素,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导航,可以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世界,塑造高尚品格,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辅导员专业知识丰富、基本功扎实,并且富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因为辅导员老师是共产党员,他们纪律严、作风正,颇有人格魅力,群众呼声高;他们管理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以及日常事务,贴近学生、了解学生,能够精准把握学生兴趣爱好,对接学生需求和期待,其课程设计、授课方法等更能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引发学生共鸣。而专业课教师忙于专业发展,缺乏对学生的了解,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竭诚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凝聚育人合力,能够强化育人成效,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坚持“双课堂”协同育人模式。第一课堂实施专业课教学,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活动,知识和能力两手抓。例如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承担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第一课堂上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就业指导、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普及国家就业政策,结合典型案例,全面分析当前社会的总体就业环境和市场形势,帮助学生理性认识内外环境,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第二课堂上,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积极促进校企合作,互相分享教学资源,联合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走出去”,引导学生深入企業实践,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不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邀请企业“走进来”,知名企业专家来校交流指导,通过“学徒制”为企业储备更多人才。课后,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一起动员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的比赛,如主题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提高综合素质,科学规划职业生涯,优化完善就业创业计划,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创新育人工作路径2022年1月下第3期(总第103期)(二)辅导员实践育人

“课程思政”不是空中楼阁,育人工作不可沦为“灌溉式”说教,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辅导员应当通过主题班会、文体活动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课程思政”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将相关课程理论与具体的学生活动相结合,使抽象的“课程思政”理念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方能发自内心地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真正付诸行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帮助在校大学生明确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意识,掌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性消费模式,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全体辅导员主动作为,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如召开“拒绝舌尖上的浪费”主题班会,会上认真梳理了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利用精美图片和视频材料介绍了资源短缺、餐饮浪费的诸多现状,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和探讨,全面增强节约意识。会后,辅导员们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光盘行动”,制作精美板报,开展演讲比赛,分享节能经验,举行签名倡议活动等。主题班会的理论宣讲结合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得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食堂里的浪费粮食现象骤减,校风校貌持续优化。

(三)辅导员网络育人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重要理念。该理念要求高校遵循科学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直面新挑战,把握新机遇,灵活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现阶段,大学生长期活跃在网络平台,喜欢各种短视频、新颖文案等网络资源。“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是高校辅导员的必修技能,辅导员必须牢牢把握网络阵地,熟稔各种网络流行元素,切实做到与时俱进。要善于使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手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巧妙结合网络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移至网络空间,适时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辅导员们依托易班网络平台,打造出一块别具特色的网络育人新阵地。从学生入校前到入校后,辅导员们借助易班平台持续发力,循环推出思政作品,招生宣传、专业介绍、新生入学教育、校园安全教育、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层出不穷,切实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1.辅导员网上发声

2020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学生们开始居家线上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坚定疫情防控必胜的信心,鼓足学习的干劲,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辅导员们主动作为,及时召开线上主题班会,加强理想信念、防疫安全等思政教育。辅导员们放弃自己的假期,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在线上、在幕后为爱发声。他们召开线上主题班会,摸排学生健康状况,呼吁学生坚持体育锻炼,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合理作息,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借助易班平台“【疫情防控】辅导员有话说”专题报道栏目,老师们积极呼吁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决配合防疫举措、增强安全意识。老师们纷纷撰稿,在文章里动员学生们线下学习不放松、封校不封心,把对学生的关爱凝聚在笔端、洋溢在网上。

2.大学生遥相呼应

辅导员在易班平台的推文和活动迅速引发关注,作为对老师的深情回应,学生们主动向易班投稿,畅谈疫情期间的感悟。在朴素而真挚的文字中,他们谱写了英雄赞歌,抒发了爱国情怀,有感动有不舍,还有担忧和感伤。易班学生工作站整理所有学生的稿件,形成专题报道“【疫情防控】大学生有话说”,作为“【疫情防控】辅导员有话说”的姊妹栏目,营造了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展现了工商学子有担当、有作为的磅礴力量,奏响了奋进新时代的主旋律。

真情实感化为青春力量。不仅在网络媒体弘扬正能量,学生们还敢于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在家乡社区等防疫部门担任志愿者,为疫情防控事业添砖加瓦。学生们放下内心的恐惧和家里的安逸环境,毅然走出家门,走上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学生们的逆行英姿及时被易班发展中心捕捉和记录,并且编辑成文字,在全校广为宣传,树立了榜样和典型。其中《抗疫一线|大学生志愿者,志在 愿在 人在》一文讲述了预备党员謝玉玲同学的事迹。谢玉玲同学品学兼优,是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为了回报党和学校,她主动加入家乡的社区防疫工作,穿梭在村头村尾,呼吁村民居家防护不扎堆。管理学院的孙乾峰同学,作为优秀贫困生代表,多年来一直感恩党和学校的资助。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响应当地村委会号召,成为家乡的青年志愿者,助力家乡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和国家。

结语

各高校应当聚焦“课程思政”理念目标,在每一项工作任务当中贯彻落实这一理论精神内涵。“课程思政”建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足之处,如理念把握不充分、融通路径不清晰、理实结合不到位等。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力军和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辅导员应当明确责任,学深悟透“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探索更多有关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丰富工作内容和方式,逐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工作成效,切实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与全校教职工一起搭建出协同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完整育人体系,创造性推出滴灌式、有温度、入脑走心的育人方式,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谢辉.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J\].中国高等教育,2018(12):1011.

\[2\]刘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6365.

\[3\]刘亚敏,黄英.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20).

\[4\]刘雯玮.辅导员“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的路径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241244.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辅导员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模具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英语笔记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