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禾木(中国)公司:心无旁鹜聚焦高质量发展(下篇)

2022-03-04杜同芝夏俊刚

中国经贸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禾木

杜同芝 夏俊刚

深冬时节,走进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木公司),负责研发生产的总经理张新波告诉我们,高端医用耗材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产品必须做到精雕细琢。公司创立初期就建立了健全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关注当下到关注长远。禾木人一定要有“天下为公”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用最实的行动研发制造出优质产品,护佑群众健康。

张新波认为,践行“零缺陷管理”,首先要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所有员工的岗前培训均增加了“零缺陷管理”的内容,公司一线操作员在上岗前还需要通过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测试,让“零缺陷意识”深入人心,如今已渗透到公司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创新驱动:营造人才生态环境

日常工作中,作为研发生产总经理,张新波要求研发人员坚持“禾木出品,必是精品”的理念,拒绝接受不完美的产品,从源头上切断了一切质量安全隐患。通过“抓源头、强科技、控工艺、重结果”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公司已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坚持“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的原则,确保产品质量精益求精。通过创新驱动,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充分释放人才创造活力,增强公司研发团队对科技自立自强的整合性贡献。

目前,禾木公司业务板块已覆盖扩张器械、取栓器械、通路导管等方向,每个产品又涉及各个环节的图纸、操作规程、质量标准、检验规程、测试方法等,禾木团队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环节规范化、标准化,制定整套质量体系文件。随着介入领域竞争日益激烈,越早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就越早在市场上突出重围。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公司员工们都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赶进度,大家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上千份的文件及近万份的检验记录。

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企业才是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公司依靠员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员工。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多种传播载体,多角度、多层面传播公司的品牌形象、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再忙,每年也要安排一定时间组织员工外出郊游、召开沙龙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充分尊重员工的劳动和创造性,注重每个员工的价值实现,建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视员工如家人,为员工谋福利,缴纳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带薪休假、节庆会餐、免费食宿、健康查体等。除此外,员工每周双休日、五天工作日不加班,工资水平高于当地企业,真正让员工在此工作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创新驱动,离不开健全人才发展机制。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科技创新人才实力。据介绍,禾木公司的抽吸导管核心技术来源于美国INCEPT.CO公司,具有完全独立专利知识产权。该项目由公司董事长兼CEO王吉成博士担任总指挥,公司各项目负责人均具备业内8至10年以上工作经验。公司现有员工152人,其中科技研发团队46人,科研辅助人员58人,平均年龄32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研发人员的85%,其中,博士学历占比超52%,高级工程师职称人员占比41%。

王博士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要想使禾木公司在同行业成为“领头羊”,就必须拥有一批出色的人才、一支过硬的队伍。公司始终坚持“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最高经营目标,公司积极拓宽招聘渠道,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的形式选贤举能,建立人才成长发展的长期机制,布局人才引进和扶持计划,联合多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研发创新体系,组建起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梯队,为科研事业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只有企业为员工注入温暖,员工才会忠实效力于企业,感恩于企业。

由于医疗器械行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公司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硬实力,吸引各地优秀人才加入,同时持续提升现有人才能力,加深知识纵向深度,拓宽知识面。2021年是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年,大量各领域优秀人才纷纷加入公司,为公司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守正创新、笃行致远、不负芳华。为了加强员工对药物学知识的系统了解,张新波亲自编写培训教材方案,因材施教,为所有员工开展了药物学系列课程培训,使员工们在药物学领域取得巨大的进步。在张新波的带领下,公司建立了周培训计划,每周三下午都会有一名科研人员进行产品、技术相关的主题课程培训,面向全公司开放。一方面全力支持青年技术人员发展,引导他们明确工作定位、成长方向,努力做到“脚下有泥土、胸中有激情、心中有方向”。提高了科研人员内部知识交流碰撞和研发能力,实现了研有创新,研以致用。真正让科研人员能为企业、为助力健康中国解决实际问题,成功解决科研项目一批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帮助职能部门人员更好了解公司产品及其背后的相关技术、公司高端技术所处行业地位,提升公司员工凝聚力与自信心。

主动作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

据专家解读,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指脑血管疾病患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突发造成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我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以三级卒中中心为核心的综合防治体系建设,2019年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实施了“百万减残工程”,对降低脑卒中致残率、致死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脑卒中疾病中,发病数量最多(80%)、致残致死率最高(70%一80%)的类型,当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即因血栓导致脑血管突发闭塞,引发脑组织供血障碍,俗称“脑血栓”“脑梗死”。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黄金法则就是以最快的时间、最有效的办法去除血栓,即刻恢复血管通路。早期传统方案是以静脉溶栓为主,即静脉点滴注射溶栓药物,但静脉溶栓只针对发病4.5小时内的患者有效,且开通率只有72%,对脑动脉大血管闭塞受益甚微,基本束手无策。自2012年國外血管内机械取栓技术引入后,开创了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革命性方案。

现如今,禾木公司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研发团队对国内需求的了解,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颅内血栓抽吸导管。该产品一举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局面,在质量(使用性能、技术含量及操作体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的前提下,售价较同类产品低25%,结合医保报销现状,预计将降低治疗费用一半的同时,产品专为国人设计,能更好地适应国人身体状况,从而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专家指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来说,1小时黄金救治时间窗是最为宝贵的生命通道,所以先进治疗技术手段向基层医院下沉尤其重要。禾木公司抽吸取栓导管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特点,能够大大缩短介入医生的学习周期,十分有利于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与普及。

近年来,禾木公司推广“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畅通“科研、转化、产业”双向快车道,形成科技研發创新链有机融合。为了配合国家卒中体系建立,禾木公司主动承担了多项省、市级项目研发工作,研发新型脑卒中治疗产品并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公司研发产品更适应国人人体结构,极大降低医生操作复杂性,降低学习周期。除了注重产品研发,公司还参与医生的技术培训,从临床试验开始前,公司就定期与医生展开交流活动,帮助医生掌握最新取栓技术。公司曾多次邀请抽吸取栓技术的发明者TurK教授来华访问,并对多家临床试验医院骨干医生进行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医生临床操作水平。

2021年4月16日至18日,由动脉网、ⅤB100、蛋壳研究院等主办,多家著名投资机构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五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在苏州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生命的计算”为主题,全面展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生态。禾木公司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型平台企业,其研发的高端产品经国内多家知名医院专家临床使用认为,颅内血栓抽吸导管具有四大技术特点:一是柔韧好、高到位。超柔软头端结构保证跟踪性,可抵达大脑中动脉m1\m2;二是易过弯、抗打折。管径渐变及加强的中间段,提升了管体抗扭结性;三是管腔大、抽吸强。在同外径情况下,管腔内径比penumbrd— ACE大38%;四是支撑强、防抽瘪。独特金属编织的结构增强耐负压能力。因此,禾木公司荣登本年度未来医疗100强之“中国创新医疗器械榜”,排名第18,位列神经介入领域企业首位。

公司先后成为山东省冲击新目标重点培育企业、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蓝色汇智双百人才”项目、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培育项目、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项目、“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项目。

家国情怀:彰显企业时代担当

禾木公司响应国家发展大势,推动创新驱动,始终聚焦人民健康,持续强化前沿基础研究布局,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加速从“并跑”到“领跑”,重点瞄准影响国人脑卒中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堵点、卡点,实施重大项目攻关,力求与时俱进,为市场提供更好的、优质的、价格合理的产品,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国产优质医疗器械产品,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纵观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其实"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没有健康,哪来的小康?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并将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列为健康扶贫率先落地的重点。不让“病根”变“穷根”,有效控制大病医疗费用是关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总数增至30种,其中就有脑卒中。大病入院救治人数81.1万人,贫困患者医疗负担明显减轻。

目前,我国脑血管领域取栓装置及辅助耗材98%依赖进口,国外产品独占市场,必然导致价格虚高,唯有加快自主技术创新并实现产业化,才能真正降低临床费用,减少医保压力。就抽吸取栓介入手术而言,仅进口抽吸导管单支费用5.4万元,外加中间导管、微导管、微导丝等通路耗材约4.5万元,整台手术费用高达12万—15万元。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病后无力医治,会选择放弃治疗,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而禾木公司研发的抽吸导管国产化替代,一切为了患者,坚持从百姓生活出发,最终回到生活里面,其器械费用将会缩减至约两万元,如果再加之配套通路耗材的国产化,整台手术费用将会限定在5万元以内,是当前费用的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该病种的治疗费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王博士表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也是公司深化改革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进一步优化全球研发布局,在技术攻关方面,着力在前瞻性、关键材料及基础性能和安全,在质量与可靠性、健康和先进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做到2023年总体水平达到世界先进,领跑全球脑卒中行业。

公司计划用1年左右时间,建设规模化标准洁净车间基建厂房1万平方米,灭菌物流仓储5000平方米;建设抽吸导管、配套耗材四条生产线,实现年产能三万条;完成覆盖全国20个以上省份的产品市场准入流程审批和完成覆盖全国省份的销售网络,实现2500家以上医院的产品入院;同时,完成对东南亚市场销售的准入审批;建立公司总部产品模拟演示试验室和多媒体患教中心;建设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介入医师培训基地;拟在上海或南京建设公司新的生产基地。在新的时代,禾木公司勇挑重担,关注国人健康永远在路上。公司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面向生命健康,注重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筑牢原始创新基石,勇攀科技高峰。以更高质量、更快速度、更高水平,向世界一流企业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禾木
我在禾木看日出
禾木日出
山水册页 《禾木印象》 张国荣
最美新疆
在 禾 木
美丽的禾木
在禾木
恋着多美味
禾木的早晨
新疆禾木邂逅彩色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