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出新意 “改”出高度

2022-03-04叶喜平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作文评改初中语文问题

摘 要:精雕细琢出佳品。有效的作文评改成就了优秀的作文。但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对作文评价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在作文评改中存在温度缺失、评语空泛、规范性差等诸多问题。只有解决这些作文评价问题,构建形式规范、方式多样、语言丰富、目的明确的作文评价环节,教师才能在作文评价中“评”出新意,学生才能在作后修改中“改”出高度。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评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3-0028-03

引 言

“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作文评改分属后期指导,是检验语文作文教学成果的基本途径,也是助力初中生作文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作文评改,“评”出新意,以确保学生能够在作后修改中“改”出高度。

一、初中语文作文评改问题

作文评改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具体作文指导实践中,部分教师对作文评改的重视度和它的教学地位不匹配。而教师对作文评改的不当认知,也影响了初中语文作文评改活动的顺利实施。初中语文作文评改问题频出,其主要表现具体如下。

(一)评语没有“温度”

部分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时,过度关注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不关注学生的情感。在点评学生作文时,部分教师多选用客观描述的冰冷语气,没有将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无法通过评语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不能发挥作文评改环节的育人功能。

(二)评语过于“空泛”

部分教师在评论学生作文时,大量使用“结构清晰”“构思巧妙”等陈旧的套路性话语,写出的作文评语没有针对性,不够新奇、有趣,不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和揣摩的兴趣,无法给学生带来写作上的启发。

(三)评语不够“规范”

部分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用语过于随意,缺少规范的形式,大都是想到什么说什么;会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却不会就问题如何解决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

二、如何以作文评语优化助力初中生作文水平提升

对问题进行分析是为了找到更科学、更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针对以上作文评改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作文评改优化建议。

(一)评价形式规范化

要想充分发挥作文评语对学生作文修改活动的促进作用,教师就必须制订规范、科学的作文评改形式,以规范取代随意,减少作文评改中的无用评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初中语文作文评改效率,还能更好地助力学生完成作后修改工作。

1.分析原理,明确原则

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评改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根据这一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原则,进而开展进退得宜、张弛有度的作文评改活动[1]。

比如,在评改学生作文时,笔者一般会做到以下两点:有理,有据。有理,即教师要熟练记忆语法规则、标点符号使用规则、作文教学基本理论等,丰富个人文学底蕴,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有所参照,不胡乱指导、随意点评。有据,即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每指出一種错误,都需要标明这个错误源于文章中的哪一部分,错在哪,为何而错,如何修改,以提升评语的针对性和指导价值。

2.提供模板,支持自评

评价形式规范化原则不仅要应用到教师评价过程中,还应被应用到学生自评环节中。要想提升学生自评环节的规范性,教师可以使用提供评价模板的方式。

比如,在话题作文“两只狼的较量”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自评模板:(1)在该写作中,我为凸出主题选择了  __________  等素材。这些素材的排列顺序及内在逻辑结构是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 。(2)我认为文本的亮点是__________,不足是__________  。

教师提供自评模板,不仅为学生进行自评提供了方向,提升了学生的自评效率,还为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思路、想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作文指导提供了便利。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评改效率,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对作文评价的不当认知,以多种方式组织作文评价活动。

比如,在“我们的初中生活”主题写作训练中,某教师采用多轮互动、分层审阅的方式来进行多样评价。首先,教师让学生自己检查作文,修正自己认为应该修改的内容,并将自己的姓名统一写在页面的左上角,然后用白纸粘贴遮挡。之后,教师将学生的作文收上来,打乱顺序后逐个分发下去,并利用PPT讲解第一轮审阅标准(包含字词、语句、结构等),提供审阅案例,让学生按照标准审阅手中的文章。接着,教师让学生将文章还给作者,并组织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完成第一次修改。在学生修改完成后,由教师发回学生手中开启第二轮审阅(包含内容、立意等)。该次审阅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二轮审阅结束后,作者需要对作文做二次修改,修改后统一交给教师,由教师对学生作文修改情况及修改后的作文进行整体性点评。

多轮、分层次的作文审阅活动融合了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既关注了学生的修改过程,让作文修改没有在评语中终止,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

(三)评价语言温暖化

文本写作活动是学生个人情感与观点的创造性表达过程,文本评改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过程。要想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评改质量,教师需要使用更丰富的评价语言,与学生进行情感交互,让作文点评用语更具温度感。

1.关注情感,平等对话

在撰写评语时,教师应改变只重视技能纠错、不重视情感互动的作文评价态度,积极表达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比如,在指出学生标点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如果你再注意一下标点这个小细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节奏感就更好了”这样相对柔和的语言来置换“标点使用不当”这样客观、生硬的评语。

2.丰富用语,不拘一格

在作文评改时,教师使用的语言应是丰富多样的。除了使用评改符号外,教师还可以大量使用具有激励性的语言、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和具有诗意的语言,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趣味表情符号,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四)评价重点明确化

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提高初中语文作文评改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改变以“考试标准”作为作文评价标准的想法,根据学生所处阶段和作文训练素材,确定具体的、细致的作文训练内容,以明确作文评价重点,改变初中语文作文评价中“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状。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学习单元都有自己独特的作文训练目标。比如,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作文扩写;第二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审题立意;第三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布局谋篇。在初中语文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在关照本班学生写作基础的同时,根据单元习作训练重点进行有节制、有重点的点评。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更清晰、更明确的写作能力提升方向,也保护了学生的作文创作信心。

(五)提高作文评改技巧

在初中语文作文评价中,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并给出意见。部分教师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些教师在给学生的作文评语中,经常出现同质性的问题,即给不同学生的很多评语是完全相同的。这既显现了教师作文评改技巧的低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责任心不强,作文点评敷衍了事。给学生的作文点评要切中要点,为此,教师应该优化自身的评改技巧,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要认真审阅。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分层,因为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着明显的层次性,需要改进的地方也不尽相同。教师通过分层评改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

比如,对于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在作文评改中,教师需要将重点放在错别字、语句通顺、主题明确等方面。在评语中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在评改方式上要避免使用红叉。像错别字,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标注。对于写作水平处于中层的学生,教师需要将评改的重点放在修辞是否恰当、语句是否优美、结构是否合理上,当然,对于一些低级性的错误也应标注出来。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立意是否具有新意、表达是否足够深刻等,并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探讨关于写作的一些问题。这种分层次的模式能使教师的作文评改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促进每个层次的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六)健全作文评改体系

在以往的语文作文评改中,一般只有教师评改这一个环节,教师的评改具有一定的独断性,这样的作文评改体系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对作文评改体系进行完善,开展“五批”教学模式。

第一,学生依据作文评改模板进行自评。学生根据模板对作文进行基础性的评改,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审视,回忆自己的创作过程,结合模板要求,明晰一些简单的错误,并加以改进。

第二,学生互相批阅。在学生自批完善后将作文收上来,然后随机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评改,这样能够提供另一种视角,使学生在阅读他人的作文时汲取“营养”,看到差距,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第三,教师评改。经过前面两次批改和修改,学生的作文已经能够避免一些低级错误,因此教师就可以将评改重点放在对每个学生的作文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上,提高评改的效果。

第四,将教师评改的作文交回到学生手上,学生在此基础上修改。当然,学生对教师给出的意见也可以质疑并反馈给教师,此为“四批”。

第五,教师需要结合自己之前的评改,以及学生的修改,综合考量,写下最终评语。经过如上“五批”,学生既改进了自己的作文,也参与了作文的评改,深化了对写作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写作水平。

(七)规范教师示范修改

教师应先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然后对“五批”之后交上来的作文进行评改,将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典型错误进行收集,并制作成一个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明晰相应的评改方法。由此,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既能够加强对这些典型错误的重视程度,也能够从教师的评改中看出这些错误。此外,在示范修改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讨修改的方法,在展示问题的基础上寻求解决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八)改进修改提示工作

虽然教师通过修改示范,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典型的作文评改方法,但由于实践不足,以及学生在作文中的错误花样百出,部分学生仍不知道如何对作文进行评改。因此,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提示工作。教師给出的提示要能够启发学生,使其在评改中找准方向与突破口。教师在修改提示环节需要特别注意提示以下内容。一是提示符号。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需要给出修改符号,让学生用作文修改符号自主修改,并在完成修改之后进行重新阅读和检查。教师给出的提示符号要尽量简单且直观。二是点拨提示。教师可以将学生提交上来的作文进行分类,并从不同类别中选出一两篇文章打印出来,分给全体学生,在需要修正之处加上提示性的批语。这样可以给学生的修改指明方向,提高学生的修改效率。三是要求提示。教师给出的要求提示主要针对作文的文体特征与具体要求,如文章立意是否准确,文章主题是否鲜明,选择材料是否典型,段落层次是否恰当等。

结  语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要切实提升初中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重视作文评改环节,改变传统作文评改方式,以形式规范、方式多样、用语丰富、重点明确的方式,帮助学生做好作后提升工作,使学生写出更出色的文章。

[参考文献]

殷作富.作文评语八讲八忌[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1):79-80.

作者简介:叶喜平(1974.8-),女,福建宁德人,任教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城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作文评改初中语文问题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智能手机互动式作文评改的探索与实践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