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钊民生思想形成中基本要素的融会贯通研究

2022-03-03高馨何新生

关键词:李大钊民生马克思主义

高馨,何新生

(1.华北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期刊社,河北 唐山 063210)

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形成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党的民生思想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党的民生思想内涵与精髓的研究,对于丰富党的思想理论宝库,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推动新时代以民生为重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人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思想,这些思想大多散见于早期领导人的著作中,有待于进一步整理和发掘。其中,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的民生思想应为这一时期党的民生思想研究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对于李大钊民生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从成果内容来看,基本将李大钊民生思想作为党的早期民生思想的一部分开展研究,系统的、专门性的论文较少。例如,王群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思想研究》中将李大钊的民生思想放到“中共先驱群体的曲折成长和认知共识”部分进行研究;詹真荣在《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思想》一文中将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思想分为国民教育思想、劳动就业思想、社会分配思想、社会福利保障思想四类,将李大钊民生思想分解到这四部分之中;张静如在《民生问题与中共早期实践》一文中,以李大钊的民生思想和实践为聚焦点探讨党早期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及不足。关于系统性的成果,据笔者所见,主要以把增强的《略论李大钊民生思想的四个维度》、王小梅的《李大钊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与根本质变》、裴赞芬的《李大钊对“民生凋敝之原”的研考及认识》等文章较具代表性。

总体而言,李大钊民生思想的挖掘和深入研究有着广阔空间,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奋斗历程,在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加强对于党在不同时期民生思想的研究更是学界的时代责任。本文以李大钊民生思想两个基本要素的融会与贯通为主题对李大钊民生思想的特点进行简要探讨。

一、李大钊民生思想产生于以救国救民为中心的革命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羸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这就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近代最大的民生追求。李大钊以救国救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形成的。从创办《民彝》杂志开始关注民生并运用所学儒学知识提出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民生问题,李大钊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直至为之献出了生命。

“救民”是李大钊民生思想的最初萌芽。李大钊最初的民生思想是在对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极度愤慨的基础上产生的,思想之基也并没有摆脱传统儒家思想“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其早期活动更多是传统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作为信念。辛亥革命后,中国并没有顺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华民族没有能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李大钊开始认识到仅仅靠中国传统儒学和资本主义的救国方案已经不能挽救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因此以解民倒悬为己任的李大钊1913年决定前往日本寻找救民之策,“君则振翰荦荦,发为感慨悲歌之篇,其造意树义,一以民生为念,阐发先哲贻德为急,览者感发兴起,颂声交至。”[2]回国以后,李大钊在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期间,不断思考改善民生的方法,先后发表《可怜之人力车夫》《论民权之旁落》等文章,但这一时期李大钊对于民生的认识还基本停留在解决民生具体问题层面,即通过具体民生问题的解决实现“救民”之目标。

“救国”是李大钊对中国国情深刻认识的必然结果。李大钊以救国救民为核心的民生思想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和民生三部分,其中民生主义就是要解决包括社会生存、国民生计、人民生命三部分的问题,因此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治国方略,并设想改善工人生活,但这些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以建立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为基础。这一时期的李大钊对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深为认同的,他认为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并逐渐将原来的以“救民”为主要目标的民生思想转变为以“救国”为中心的民生思想。为实现这一目标,李大钊参加了革命团体——北方共和会,参与策动了滦州起义。滦州起义的失败使李大钊认识到“我们没有开出路子来,觉得非常地惭愧。”[3]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李大钊对于中国国情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先后发表《大哀篇》《隐忧篇》等文章,对共和招牌下民生状况进行揭露。1916年袁世凯称帝,李大钊开始思考真正的救国之路。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加深,李大钊将“救民”与“救国”统一起来,实现了其民生思想的转变。这一转变基于两个时代性特征,一是中国陷入更为黑暗的军阀混战时期,二是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使他逐渐放弃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幻想。1918年以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更加深刻,逐步认识到唯有彻底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才是改善民生问题的最终途径,并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联系,分析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的破产,认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要解决民生问题根本上要依靠社会制度的转变,也就是建立一个真正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时期,李大钊先后发表《劳动问题的祸源》《土地与农民》等文章,阐述通过进行社会革命以彻底实现民生的转变,最终形成“革命为民”的思想。

这是李大钊民生思想的根本性转变和升华,他抛弃了原有的在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下改善民生的路径,选择了以工农为基础,建立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时候的“救民”不再是仅仅改善人民的生活,而是要实现人民地位的颠覆性变革,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个时候的“救国”也不再仅仅是摆脱西方列强的压迫和剥削,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而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真正实现了“救国”与“救民”的统一。

二、李大钊民生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传统文化基因的激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这里的“民为邦本”是传统民生思想的精髓所在,与我们党“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具有契合性。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一脉相承。百年风华,初心不变。中国共产党真正做到将“天下”变成老百姓的“天下”,使“天下为公”的传统文化精髓得到最好诠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坚定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全国人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上述价值取向的伟大魅力之所在。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立足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高扬天下为公、天下情怀,尽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中华民族漫长的文明发展之路能够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绵延至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文明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特征。民生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初具其形。老子提出“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使民以时”、孟子的“民贵君轻”等均闪耀着划时代的光辉。李大钊生于清末,自幼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思想发展历程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过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分析继承,是其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大同”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李大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文化对于读书人的基本人生规划。这种理念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转化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李大钊将这种情怀与其早期的民本思想结合起来,宣扬“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思想。在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李大钊对于中国现状不断深入研究和思考,发表了《大哀篇》《国情》《隐忧篇》等政论。在《大哀篇》中,他对于军阀混战、人民流离失所的现状非常不满,大呼“吾民之失所也”。为此,李大钊游学日本,就是要“研考民生凋敝之源”。这在李大钊的《青春》一文充分表现出来。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青春》,用热情洋溢的笔墨将爱国主义的情怀激发出来,“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4]这一时期,李大钊更多的将儒家道德与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相结合,以求实现国民道德的改善和提高,但对中国各阶层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直到袁世凯称帝,才真正认清依靠中国传统文化与所谓自由民主等资本主义理念的结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随着对中国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入,李大钊开始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民生问题的根源,并结合对传统优秀文化中民生思想的认知,逐步形成“革命为民”的思想。

三、革命实践和优秀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1842年4月,马克思提出了报刊人民性的概念,他认为报刊应该“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5]。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源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与以往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反映并服务于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思想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将自身立场和理论立足点置于广大劳动群众身上,消灭人类社会剥削和压迫,消除社会不公正不合理,实现人类全面解放,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是理论的最终使命。

李大钊的“救民”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具有天然一致性,都来源于为民的初心。马克思、恩格斯有着深厚的人民情怀,正是将“人民解放”作为宗旨和使命,才有了深刻揭示人类社会本质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发出青年应选择“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职业号召,博士毕业论文更是提出愿做人类带来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普罗米修斯”。青年时代的李大钊痛心祖国多灾多难,忧国忧民,参与救国救民的斗争,写作《青春》,号召青年冲破网罗、去除陈腐、发奋图强,将中华民族这衰老的民族变为青春的民族。以上可见,李大钊在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前,他的思想中已经具有了朴素的人民性,彰显出了人民情怀,为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实践更多的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践,十月革命后开始自觉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并与自身民生思想结合起来,特别是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中国共产党人早期的民生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这一科学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是真理,还在于只有科学的去运用而不是照搬教条才能取得成功,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怎样才是科学的运用,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李大钊先后写了《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上海的童工问题》《土地与农民》等文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困苦状况,加深了对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苦难的认识,坚定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彻底改变社会制度从而真正解决民生问题的信念,形成了“革命为民”的思想。

综上所述,李大钊民生思想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革命实践是其发展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李大钊将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民生思想融入到革命实践中,实现了传统民生观向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过渡。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6]从李大钊的“革命为民”到“人民至上”,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人民性,也是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各个时期的民生思想的发掘和整理,将丰富党的民生理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李大钊民生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李大钊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