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优化路径分析

2022-03-03王宝林宋莹

关键词:舆情价值观主体

王宝林,宋莹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引言

进入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从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网络舆情世界。截至2021年,高校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00后”,他们几乎是伴随着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具有多元性、交互性、隐匿性等特点的网络舆情,对塑造大学生价值观提供了多元选择。毋庸置疑,正能量的网络舆情往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反之亦然。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引导策略。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及主流网络舆情关注点

(一)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兴趣广泛,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有着强烈渴望。”[1]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等特点,而处在全媒体时代的他们,更是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具有一些鲜明的时代特点。

1.依赖互联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在校大学生网民,日均上网时长为3-6小时的占比45.8%,日均上网时长6小时以上的占比33.7%。在校大学生,网民覆盖率达到100%。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一方面得益于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能够获取最新的、海量的信息,另一方面能够突破传统媒体的时空和其它方面的限制,使每个人都平等享有合法言论自由权,使他们深深地依赖互联网。但是,网络带给大学生便捷性等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其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蔽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社交虚拟化,导致在现实中人际交往能力退化或是网络与现实中角色撕裂。此外,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网络社交、网红、直播、短视频、泛娱乐化等网络文化,使部分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业等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给他们尚未成熟的价值观带来了比较大的双面影响。

2.主体意识强

主体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中,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占主导地位的一种自觉认识。[2]大学阶段,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并增强,有积极的意义,表现为自觉能动性、开拓创新性、独立自主性等。在参与网络舆情过程中,作为思想的主人,大学生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碰撞或是一些负面舆情信息时,能够独立思考,坚守自己的价值立场,免受负面影响,同时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当“舆论领袖”。作为行为的主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律性,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如果主体意识过度,也会使大学生标新立异、追求个性,甚至会用网络上一些具有负面价值的观念来武装自身。更甚者会发展成为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打击和破坏其他一切美德,最后沦为利己主义。”[3]利己主义者不能够协调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不能够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与群体对立化的趋势,最终做出损害国家、社会、他人利益的事情,走向了社会的对立面。

3.重理论但是轻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和深化,成为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的理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都需要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综合型人才,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最终达不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迟早会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新时代大学生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在学校教育中,接受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受限于各种条件社会实践并没有普遍地开展,使大学生虽满腹经纶,但却不能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倾向,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大学生依赖互联网而沉浸其中,网络虚拟化衍生了虚拟社交、虚拟仿真实践平台,从而弱化了其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甚至出现逃避现实的现象。社会实践即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培育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理性认识、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的过程,如果核心价值观只是停留在理性认识和情感认同的阶段,并没有落实在实践中,那么这种即使内化于心的核心价值观,不能真正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也变得毫无意义。

总的来看,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塑型到成熟的关键期,但是大学生自身特点及深受网络影响的时代特点,使其极易受到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给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一定挑战。

(二)新时代大学生主流网络舆情关注点

根据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主要网络社交平台,如微博、抖音、贴吧、朋友圈等数据统计,大学生主流网络舆情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时政类,例如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俄乌战争等。二是校园突发事件类,例如北京理工张某某学术不端行为、2021高考期间武汉一考生作弊、中国女留学生江歌被杀等。三是伦理道德类,例如主播薇娅偷税漏税、孙海洋寻子认亲等。四是英雄偶像类,例如袁隆平逝世、张桂梅老师事迹等。以上主流网络舆情关注点,深刻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关心家事国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等主流思想动态和价值观特点。但是也有极少部分大学生受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表现对社会、对国家等的极端言论,做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需要加强引导。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增加了教育主体、拓宽了教育渠道,另一方面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也使大学生极易受到一些不良影响,从而不利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网络价值观念丰富但呈现出“去核心价值观”的趋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主要的教育内容载体是静态的教材,主要的接受教育的方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但是,搭载微博、微信、贴吧等网络平台形成的网络舆情,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涵盖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每时每刻海量的网络信息以及附着其上的多元价值观念,无疑极大丰富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素材。此外,网络舆情通常通过图片、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现,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网络空间多元交互性的特点,也使得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能够自由交流、互动,进行价值观念的碰撞,这将有利于大学生进行价值选择。

在高校的思政理论课堂中,教师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能过滤那些非主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而在网络舆情背景下,海量的信息中蕴含了多元社会思潮,其中还会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消极价值观念,可以说,各种价值观念充斥了网络空间。而整个网络空间并没有类似教师“把关人”的角色,大学生面对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和冲突,极易迷失自我,侵蚀其心理健康。尤其是在西方媒体掌握网络话语权的情况下,他们甚至人为制造网络舆情热点,附着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想观念,通过网络向大学生渗透,稀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导致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扭曲。

(二)网络主体多元化但缺乏中心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在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教育主体主要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一对多”的思政教育教学中,显然教育主体比较单一,且工作压力巨大。在网络舆情背景下,网络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一般网民、网络媒体、意见领袖、政府和社会组织这五大类,[5]每个人甚至包括大学生自身作为网民之一,都可以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全员育人的功能。由于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可以跳跃不同的教育主体,根据自身的政治素养、觉悟等去内化和外行网络舆情中所蕴含的价值观。而网络上相对平等的主体地位环境,也不同于思政教师权威角色造成的说教氛围,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角色,提升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形成大学生创新性思维方式。

在高校的思政理论课堂上,教师和辅导员作为教育主体,他们把握着教育的话语权,发挥着教育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在网络舆情背景下,多元化网络主体产生的包含有丰富价值观的网络舆情,虽然都可以发挥对大学生的培育与践行作用,但是也呈现出“去中心化”的态势。目前来看,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方面,五大网络主体都没有发挥出中心主体的引导作用。一般网民主体包括大学生形成的主流网络舆情积极向上,但是难免裹挟着不良价值观念,各级政府作为网络主体之一开设的网站,虽然包含着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但其功能主要是政务信息的传播。其他的社会组织、网络媒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在网络空间中产生的网络舆情更是复杂多样化。显然,在网络舆情背景下,虽然多元主体发挥了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全员教育作用,但是由于缺乏核心主体对大学生网民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也使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网络舆情呈现的多元价值观念下,极易出现价值观的“去核心化”。

(三)网络渠道多样化但核心价值观往往纸上谈兵

思政理论课是培育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当前信息教育技术已深度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思政课教师也会围绕大学生网络舆情关注的热点事件,更好地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根本性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仅学校的课堂教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还是比较单一。而搭载微博、微信、贴吧、QQ等各种多媒体平台的网络舆情,突破时空限制,改变了教师单一主体在思政课堂上对学生基本单向交流的窘境,开创了“主体参与-多向互动-反思深化-价值生成”[6]的新局面。大学生作为网民,可以在全网多个渠道接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网络渠道多样化形成的影响合力,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快速塑形和成熟。

实践是思政课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思政课虽然受限各种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并不多,持续的教学时间并不长,但还是主要地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但深受网络舆情影响的新时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愈发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知行不一,甚至严重脱节的现象也越来越严峻。一是知而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已被大学生内化于心,在关键时刻也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但是由于缺乏真正的社会实践教育,只是网络舆情中价值观的“键盘侠”,而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二是知行相悖,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大学生可以侃侃而谈,似乎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诚者。但是,一旦回归到社会现实,其行为却表现为“忠而不实”或畏缩不前,甚至知行相悖。

三、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路径分析

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总体态势依然向好。但是,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也会形成诸如群体极化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仍需全社会形成共同合力,加强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影响,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地发挥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引领作用。

(一)“网下”与“网上”相结合

“网上”和“网下”结合,对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且实现优势互补。

首先是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结合。一方面,为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应与时俱进,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主动了解大学生网络舆情关注的热点事件,将网络舆情事件作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大学生高度关注的“神州十四号发射成功”的网络舆情事件,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投身科技强国事业;通过大学生在网络上热捧的张桂梅、袁隆平等道德榜样事迹,帮助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其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一支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领者或网评员队伍,作为特殊的一类网络主体,赋予其一定的话语权力,与思政教师的网下主体引导相结合,承担“把关人”的角色,专门负责对网络舆情中蕴含的多样价值观念的“过滤”,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形成网下和网上共同育人氛围,发挥双向育人作用。

其次是网下实践与网上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继续并进一步开展高校思政实践课堂,更大力度地创造条件、克服限制,引导大学生真正走进社会实际,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双眼饱览大好河山,用身体拥抱自然,用汗水洗涤心灵,用意志战胜自我,用智慧贡献人民,用理想升华情怀,用道德美化年华,积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的实际行动。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客观、理性分析网络舆情事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对于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积极进行转发、点赞、评论,促进全网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同时也能够在多元价值观念中,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到网络实践活动中。例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舆情事件,要不信谣、不传谣,为疫区人民加油鼓劲;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统一。

(二)学生主体与多方协同相结合

学生主体与多方协同相结合,符合新时代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树立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主体,是内因和原动力。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大学生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要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走向社会强基固本。要不断提高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提高自律意识,做到内省和慎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绝不良言行。要敢于担当、积极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切实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其次要形成国家、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主体。党和政府要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加强党对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政府要加大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支持力度,建设马克思主义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国家网络安全部门用法律法规规范媒体平台,要利用技术手段过滤不良网络舆情信息,加强网络舆论监督,作网络舆情的“第一道防线”。社会是大学生成长的大环境,也是成才的最终归宿。各种社会组织应积极发挥协同教育主体作用,积极培育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领袖”,为大学生提供有利的成长成才大环境。建设一支特殊的网络队伍,承担“把关人”的角色,占领网络舆论制高点,利用其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增强主流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减少不良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者应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将网上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全方位、全过程、全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推进方向,必须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促进大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的目的。

首先课本与现实相结合。思政教师把大学生集中关注的网络舆情案例引入思政课堂,分析其背后蕴藏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论指导。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必须对网络舆情事件具有高度的敏锐度,持续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深刻理解并全面把握舆情信息。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官方媒体发布的权威信息,精选突出典型案例,且与课堂教学内容吻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分析案例时,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既要保留网络舆情事件原貌,又要把握好主流和支流,截取重点部分进行讲解,突出表现其背后蕴藏的核心价值观。在议题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见解,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错误的观念,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使大学生在沟通讨论中激发情感,在情感共鸣中积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思政教师要用多媒体通过视频等立体化、形象化的方式展示网络舆情事件,给予大学生视觉冲击,增强情感认同,调动其践行的主动性。学校还应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例如通过开展红歌比赛、参观抗战纪念馆、参观科技馆等,坚定其理想信念,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教、公益活动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执行力、胜任力。通过开展“每日一善”、道德文明建设月等,提升其道德修养、思想品德。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大力度开展实践教学,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考核内容,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念感,最终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

四、总结

当今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大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复杂,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西方媒体把大学生作为重点群体对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达到“西化、分化、淡化”中国的目的。面对这种情况,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引导其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迫切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舆情价值观主体
我的价值观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