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隐喻的翻译到隐喻式翻译
——《隐喻式翻译》评介①

2022-03-03

翻译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跨学科隐喻理念

杨 昆

南京师范大学

1 引言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翻译活动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种翻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意味着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进一步补充奈达(Nida,1989)等学者的翻译理论体系,从而适应当下的翻译实践。这种观念获得很多学者的支持,他们认为翻译的转向问题是当下翻译界的必然趋势,具体包括技术转向、文化转向、实践转向等(张霄军、贺莺,2014;庄智象、戚亚军,2014;赵春雨,2016)。在看到这些新兴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当前翻译界的另外两大新趋势。(1)翻译的认知转向。翻译应当考虑由源域到目的域之间的系统转化,还应当考虑其开放性特征,实现语言、认知、存在的互文顺应(曾文雄,2009;姚振军,2014;崔启亮,2014)。(2)翻译的理论转向。翻译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活动,更应该升格为一种理论体系(Francisco,2014),在跨学科的视角下通过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模型实现翻译实践的简单化和通用化处理。具体包括探求翻译与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存在纽带的关系、寻求不同学科与翻译之间存在的精神共通性等。对于这两种转向起到关键连接作用的是“隐喻”。由于隐喻既指用通俗的语言描述抽象或晦涩的思想/事物,又是一种暗喻的行为,而这两个层面在翻译中又都存在,所以从理据上来说将翻译看作一种隐喻的语言外显和动态活动是成立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古尔丁的新书《隐喻式翻译》(Translation as Metaphor)(2016)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翻译,探讨翻译与主流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之间的纽带联系。它不但丰富了翻译理论体系,还可以指导翻译活动,提供翻译方法借鉴。

2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章主要介绍隐喻的发展历程并对比分析隐喻和翻译的相似之处,从而为全书整体框架的展开寻找理据。书中提及,“隐喻”的概念最早可见于亚里士多德时期的传统修辞学,当时的修辞学家就认识到可以通过迁移(transference)或者类比(analogy)等方式进行语境的替换,从而实现将复杂的概念简单化的目标。基于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观,布莱克(Black,1962)提出了互动理论和隐喻模型理论,他将研究的关注点放在隐喻的逻辑语法性与认知性上,这样隐喻就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词汇或者短语层面,而是扩展到句子和篇章层面。到20世纪70年代,隐喻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修辞学和文体学的范畴,逐渐与语用学、认知科学、社会学交叉,其影响力在不断变大。而隐喻研究也突破了以往碎片化的模式,开始向模块化、范式化(paradigmatic)、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从书中我们可以发现,翻译如同隐喻一样,超越了纯语言研究的范畴,并开始向更为广阔的文化与认知视域转进,研究路径趋向范式化和系统化。翻译更多地成为思想交际的中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渐增强,更具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第二章综述了近几年隐喻的翻译(translation of metaphor)方面的研究成果。该章涉及隐喻翻译的研究方法、历时变化趋势、跨文化特征等,具体可以分为五个组成部分。(1)基于科勒(Koller)隐喻翻译的相关理论,作者阐述了隐喻翻译的外部系统性、概念模糊性等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传统的翻译研究因为将隐喻看作一种要达到的修辞目标,故没有考虑到翻译本身也是一种动态的隐喻过程这一事实。(2)基于对隐喻翻译形式和功能的相关研究的归纳总结,作者发现隐喻正成为翻译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当下研究具有碎片化特征,需要进行更为系统科学的研究。(3)基于对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相关研究的总结,作者阐述了隐喻的内部和外部系统性特征,并提出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通过内部和外部系统构建语义网,实现翻译原则的普适性。(4)基于对西方隐喻翻译研究主流思想的概括总结,作者强调隐喻的源域问题是我们进行隐喻翻译研究过程中需要关注的话题。隐喻的源域目前主要包括艺术、自然、空间、性别与权力这五个层面,如何实现这五种隐喻源域的有效翻译在本章也有所涉及。(5)基于对东方国家(包括印度、日本和中国)隐喻翻译情况的概述,作者尝试对东西方国家之间的隐喻翻译理念差异进行描述,如隐喻口译媒介与对象之间的差异、隐喻翻译的理念清晰度与理论框架具体性的差异等。这一章实际上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隐喻翻译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采用的方法、理念的变化、跨文化差异等,并间接提出了存在的些许不足。这样的研究实际上也为下文“隐喻式翻译”(translation as metaphor)这种新理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是过渡性章节,主要阐述如何从空间隐喻翻译过渡到空间隐喻式翻译。该部分承接前文(隐喻的翻译),顺应后文(隐喻式翻译),以空间隐喻的翻译为例,阐述了翻译过程中的单一性和集群性特征,又从这些特征出发引证隐喻式翻译理念。从本章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空间隐喻的翻译按照认知机制进行分类,包括传递隐喻翻译和目的隐喻翻译两种,其区分的标准是信息的处理方式。在处理隐喻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翻译的居间性(in-betweenness)问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到译者如何看待隐喻以及采用何种方法处理隐喻的翻译。这种居间性的存在与文化等宏观因素是密切相关的,这也就导致空间隐喻翻译的跨文化性差异,而翻译的过程本身实际上是不同的文化进行交汇融合的过程。这种由小到大的逻辑分析就向我们清晰展示了隐喻翻译的单一性特征。与单一性特征不同的是,隐喻翻译的集群性特征否定了传统的从源域到目的域的线性发展模式,认为翻译是一个开放式的过程。这种开放式的过程呈现出可逆性(reversibility)和相互性(mutuality)的特征,也就是说翻译的源域和目的域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进行互换。因此,翻译的目标也就不再是单纯地将源域的信息映射到目的域,而是将复杂的东西进行简单化、仿拟化等处理,这一过程可以参考隐喻的概念,也就形成了隐喻式翻译。书中提及的空间隐喻式翻译强调空间隐喻现象与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语篇研究等之间的关联,强调隐喻、翻译和不同学科之间应当互相配合,以推动彼此的发展。

第四章向我们展示了翻译的历时变化和社会变化所反映出的隐喻性(metaphoricity)特征。这种隐喻性特征也带来了翻译的认知转向和跨学科发展。也就是说,在翻译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应该关注翻译的形式,如前文所提及的如何对隐喻这种语言现象进行翻译,我们还应该关注翻译的语境制约、历时发展、遵循的规则等,并充分认识到认知科学的隐喻理念对翻译思维和方法产生的影响。这种翻译的转向带入了隐喻式翻译的思想和方法,可以广泛与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志、历史学、文学及后殖民主义等领域相结合,具体如下。(1)心理学领域。翻译隐喻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理念,即翻译过程可以参考梦的解析的相关理念,充分考虑语境的变化产生的开放性特征,而不再是局限于翻译过程中意义的等价。(2)人类学和民族志领域。翻译隐喻于文化背景,即翻译的过程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强调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与翻译之间的联系以及翻译所受到的权力的影响。(3)后殖民主义领域。翻译隐喻于殖民主义,即翻译过程一方面是殖民控制的文化工具,另一方面则又融入殖民文化并成为其一部分。因此翻译应当与语言、文化、身份、宗教、政治和权力等因素融合在一起。(4)历史和文学领域。翻译隐喻于历史潮流的变化,即翻译过程需要引鉴历史学的变革性特征和文学的恒久性特征,强调翻译的变革性和恒久性。

第五章进一步寻求翻译与社会学、媒体学、交际学、医药学、遗传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合作。该章与第四章的区别在于,第四章更为强调各个学科身上体现出的翻译式隐喻思维,而第五章则更加强调隐喻式翻译不仅应用于单一学科领域,还应该寻求跨学科的合作,具体如下。(1)社会学领域:翻译犹如社会身份建构。译者在翻译中介语(intermediary)、缓和语(mediator)等具有明显社会特征的语言元素时,会像社会网络中人的身份一样,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翻译并不是一个单边的或者是交互的转换过程,而是在一个异构群体中不断创造、不断衔接的过程。(2)媒体学和交际学领域:翻译犹如媒介信息爆炸。翻译的过程犹如媒介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爆炸一样,能够将信息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信息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扩充和增加。(3)医药学领域:翻译犹如新药问世。在医药学领域,从临床医学到新药问世的整个过程中,翻译帮助克服了临床与临床应用、理论与实践以及动物与人类之间存在的断层。(4)遗传学领域:隐喻犹如基因遗传。从分子生物学的层面来看,基因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功能,而隐喻式翻译模式与基因信息加工过程中的转写(transcription)和翻译(translation)等过程十分相似。(5)跨学科领域:翻译亦可以进行跨学科理论化,隐喻是这种理论升华的桥梁。当前翻译界正将翻译进行学科化处理,使其成为理论而非单纯的实践,通过隐喻的方式借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理念可以不断对翻译实践进行理论定型,这使得翻译的跨学科发展成为可能。

第六章对全书进行了批判性总结,并指出隐喻式翻译的相关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出了当前翻译研究需要进行认知隐喻转向的建议。

3 价值评介

该书基于大量文献,对隐喻的翻译和隐喻式翻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翻译研究的认知隐喻转向和跨学科理论转向概念,并就翻译、隐喻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多维关系进行了论证,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该书可以更好地帮助了解“隐喻的翻译”和“隐喻式翻译”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并且为后续隐喻式翻译由浅入深的递进式研究奠定基础。隐喻的概念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从亚里士多德开始,隐喻研究先后经历了迁移、类比、概念隐喻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翻译领域,众多学者也就隐喻的翻译展开了研究,关注的焦点包括隐喻的系统性、概念性等。与隐喻的翻译所不同的是,隐喻式翻译更多偏向于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译者往往选择类比、迁移等方式来诠释原文的内涵。随着认知科学提出空间隐喻的概念,隐喻式翻译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等问题从认知的视角得到了有效的论证。更为重要的是空间隐喻反映了认知科学角度的融合观点,这与当前翻译研究与实践的跨学科融合趋势是相吻合的。此外,鉴于隐喻式翻译的类比性融合能力,翻译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单纯文本转换,更多地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两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推动。

其次,该书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纯翻译研究已经不再满足当前翻译研究发展的需求,启示我们进行翻译研究的隐喻转向。传统的翻译研究认为翻译是基于文本的单纯转换过程,更加重视与原文之间的对等性。当前的翻译研究趋势表明,翻译应当更多地关注译本的可读性,更多地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借鉴各个学科的特征,成功实现译文的迁移性和类比性转化(Piccioni,2013)。因此,未来的翻译转向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翻译研究并非单纯基于文本,而是基于文化、历史、社会,甚至是自然科学,翻译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形式研究,而是转向更为广阔的语境、历史和规则的研究。(2)翻译也并非只是单纯的文本迁移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互动、融合、扩充的过程。(3)借鉴隐喻的理念推行新的翻译理念和方法势在必行,翻译的历时和社会变化反映出其隐喻性特征,如何借鉴这种隐喻性特征实现翻译研究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重要课题。

最后,该书在跨学科视域下考虑翻译的转向问题,既讨论了如何提升隐喻式翻译方法在不同学科中的适用性,又考虑了如何借助各学科的理念实现翻译的理论化。通过该书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志、历史学、文学及后殖民主义、社会学、媒体学、交际学、医药学、遗传学等学科与翻译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联系的节点就是其隐喻性。第四章和第五章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翻译、隐喻和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说明翻译的隐喻转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翻译的研究范畴,实现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模式。当前国内翻译研究大多是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范例式的研究(童真,2008),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帮助了解翻译实践的特征,不过在理论的逻辑推演上存在缺陷,比如,文学翻译中较多关注翻译的是什么,却对翻译的内在理据与外在影响机制有所忽略,加之实证数据的缺乏,更加削弱了当前翻译研究的说服力。进行跨学科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从人文和自然学科中借鉴理论范式,实现翻译研究理论的不断充实,另一方面则可以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多维的实验数据,增强翻译研究的说服力和生存能力。

不过,该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最大的不足是实证研究的匮乏。书中最为常用的研究方式是民族志式的文献论证,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广大学者的研究精华进行汇总,不过由于缺乏一手资料和数据而大大降低了论证的说服力。此外,该书强调的是隐喻式翻译这种新型理念对于新认知模式的揭示,以及对于翻译研究转向起到的积极作用。不过,该书并未提及这种翻译理念可能导致原有交际模式的功能单一化。而且隐喻式翻译极有可能导致原文和译文因为语境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语用功能。因此,后继的相关研究既需要从实证的角度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验证,又需要设法弥补由这种翻译理念引起的功能单一化和语用功能差异性的现象。

4 结语

总之,该书以隐喻为基本线索,提出了隐喻式翻译的理念,并以空间隐喻为例,介绍了翻译研究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有机联系。综观全书,研究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实现了跨学科研究的新范式,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操作性,值得向大家推荐。

猜你喜欢

跨学科隐喻理念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