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2022-03-03马义权
马义权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三小学,甘肃 白银)
一、抗挫折能力培养的意义
体育教育与文化课教育不同,体育训练中存在激烈的对抗性。在锻炼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极点现象。仅仅依靠意志力继续进行运动,可能会出现二次呼吸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学生主观上克服才能完成,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形成顽强的拼搏精神。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从广义来讲是多边参与的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存在大量的团体活动。在体育学习和比赛时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为了达到目标,集体要共同协作奋斗。因此,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为学生日后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够积极,课堂只是开展一些娱乐性的体育项目。不能真正地激起学生心底对体育运动的认同感。在课堂上也是设计一些没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比如做操、慢跑等。只注重对学生体能的训练,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缺少对学生的坚定意志的专项运动环节,不利于“挫折教学”的展开。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引入竞技模式
竞争意识的培养是挫折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及时引入体育游戏,提高体育课的竞技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情绪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坦然接受失败,在失败中吸取经验,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为学生分析自身失败的原因,找到对策,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小学生对外界环境较为依赖,自身认可度较低,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作用,主动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敞开心扉,通过日常的关心和交流,让学生产生依赖感和愉快的心理体验,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置阶梯型、层次型的挫折训练,综合利用个人比赛、团体比赛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对抗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力,使全体学生能够参与到集体游戏中,加强对学生体质的培养。
例如,可以引入开展四角传接球的游戏。在此之前大部分学生接球、传球的技能不够娴熟,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活动,让学生通过慢跑进行传球,掌握要领之后再进行加速,接球之后必须三步传球。明确游戏规则,确保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战斗能力和接球运球技巧,充分利用场下学生调动场上学生的气氛,组建相应的啦啦队,强化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二)借助实例教育
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断创新挫折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形成向上的心态,主动接受挫折,在逆境中实现自我锻炼。体育学习不仅是对学生体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磨炼学生的意志品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语言实力进行挫折教育,加强学生的意志品格的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讲解中国男篮的姚明,姚明在刚加入NBA 时,并不适应NBA 快节奏的攻防和身体对抗,难以进入首发阵容,但姚明并不气馁,每天主动进行大量的篮球训练,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训练之余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我国奥运健儿的例子比比皆是,教师以游泳队和乒乓队为例,向学生展开分析,奥运健儿不仅有强健的体魄,同时更重要的是有强大的毅力,通过举例教学,使学生逐渐向榜样靠近。
(三)开展针对性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体育素养各有不同,抗挫折能力也参差不齐,教师应该分层开展挫折教育活动,主动与学生沟通,明确学生的具体要求,营造和谐有序的活动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给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在整体挫折教育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与健康情况,坚持在安全第一的基础上进行,切勿设置超出学生体能之外的游戏和活动。
例如,针对外向型学生,此类学生基本表现为对待任何事物都信心十足,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正面教育,给学生设置更高的体育目标,合理提高日常的训练难度,使其认识到虚心耐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快速进步。而对于一些较为内向且体育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委婉的态度,强化日常的教学,注重日常训练的阶梯性,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照顾学生的尊严和自信心,避免直接进行挫折教育。
四、总结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当下教育界迫切关注的问题。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体育的魅力,完善日常的教学机制,引入抗挫折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培养,而且要更加强化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尊重学生身体发展规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全面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