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魔芋1号种芋贮运技术要点

2022-03-03丁海兵潘牧罗密朱鑫冯杰张睿糜婷婷张玉珊周莉王福兴

农技服务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种芋晒种魔芋

丁海兵,潘牧,罗密,朱鑫,冯杰,张睿,糜婷婷,张玉珊,周莉,王福兴

(1.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6;2.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 贵阳 550001;3.贵州黔心黔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 兴义 562400;4.贵州农科特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6)

魔芋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产业链条长,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适合在山地发展,是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为解决现有魔芋品种抗病弱、繁殖力差等缺陷,更好地满足魔芋产业发展的需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花果山实业有限公司历经10余年联合选育,利用湖北当地花魔芋种质资源06-25为母本,云南永善白魔芋资源2005引-007为父本进行杂交,从子代实生籽中经过系统选育获得优良魔芋新品种“鄂魔芋1号”,并在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菜2015011)。该品种从出苗到自然倒伏生育期为146 d左右,具有高抗(软腐病、灰霉病)、优质、丰产和高繁殖力等优点,综合性状优异,已在湖北长阳、恩施、竹溪、陕西安康、云南宣威等地试种示范[1],生产应用前景广阔。

贵州是魔芋种植的优势产区,气候适宜魔芋生长,近年来魔芋产业快速发展[2],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生产上,鄂魔芋1号已在盘州、兴义、晴隆等地开展规模种植,且总体表现良好,在贵州地区具有推广应用的发展潜力[3]。魔芋种芋水分含量高、表皮柔嫩,易受损伤和病害侵染,需进行精心的安全贮运管理,否则会影响种芋质量,进而影响次年魔芋种植的产量和品质[4]。为生产中鄂魔芋1号种芋的安全贮运提供参考,根据鄂魔芋1号的品种特性,结合贵州地区生产实际,介绍鄂魔芋1号种芋采收、贮藏、运输各环节的技术要点。

1 采收

1.1 采收时间

适时采收有利于种芋安全贮藏,保障翌年魔芋的生长发育和增产增收。鄂魔芋1号一般在霜降左右开始陆续倒苗,采收过早,魔芋生长期缩短,块茎含水量较高,部分种芋未完全与母体分离,或根状茎未完全脱落,会导致产量降低和不耐贮藏;采收过晚,特别是进入冬季后,随着气温降低出现霜冻,在土壤较为潮湿或由于魔芋倒苗后形成叶柄空洞的土地,球茎易受冻伤。因此,一般在叶片由黄绿色转为黄色后,植株地上部开始枯萎,叶柄逐渐倒伏,正常倒苗15~20 d后,选择晴朗天气和土壤干燥时进行采收为宜。采收前,随机选择若干株魔芋进行观察,魔芋叶柄能够轻易拔起,挖出后球茎与叶柄已自然脱落则表明魔芋成熟,可进行采收[5]。

1.2 采收方式

在贵州,魔芋种芋主要采取半机械化采收和人工采收。半机械化采收是使用机器对种芋种植地进行翻犁,再由人工将种芋捡出。所用机械的轮距应与垄沟相匹配,以避免损伤魔芋球茎。可采用农机将土壤翻犁30~35 cm,确保不伤及魔芋,同时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人工采收宜使用钉耙或条锄,采挖时从边缘往中间逐步采挖,降低造成机械损伤的风险。采挖出的魔芋在地里晾晒后,选择品种性状典型、无病无伤、成熟度好、顶芽健壮、表面光滑的种芋,按照一代种、二代种进行分级装筐。

2 贮藏管理

2.1 就地贮藏

在冬季无霜冻或霜冻较轻微、土壤较为干燥的区域可实行就地贮藏,即让种芋在地里越冬。一般缓坡地、土质疏松、土壤水分含量少、无病虫害发生的留种地可实行就地贮藏越冬,但在低温天气来临前,最好进行一次土壤覆盖,以确保安全越冬。贵州省威宁县主要采用该方式,赫章县、纳雍县、盘州市的部分区域也可采用。对于实行就地越冬的种植基地,在魔芋倒苗后用土壤封住种芋叶柄形成的洞穴,以避免冷空气由洞穴进入,冻伤球茎。最好在魔芋倒苗前播撒绿肥,不仅可起到防冻和肥沃土壤作用,对采用两年制栽培模式的,还可有效控制第二年魔芋地的杂草生长。

在冬季温度低、土壤湿度大的区域进行就地越冬贮藏,需用农具将魔芋叶柄形成的洞穴进行土壤覆盖,并在低温天气来临前的若干晴朗天后,土壤较为干燥时使用地膜对厢面进行覆盖,避免冷空气进入造成冻伤,减少烂种。

在种芋就地贮藏越冬期间,可在厢面或沟中(覆盖地膜区)套种越冬作物,起到保温、防冻作用,有利于种芋安全贮藏。目前在贵州一般可套种小麦、荞麦或绿肥作物等,将套种作物种子均匀撒播,然后使用钉耙将土壤略微耙松,以提高出苗率。

2.2 室内贮藏

2.2.1 贮藏设施 在贵州冬季阴冷潮湿的地区,为避免种芋在土壤中腐烂,有条件的公司、合作社、种植户宜采取室内贮藏,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房、仓库、大棚等设施,因地制宜选择贮藏设施。最好选择干燥、背风向阳、运输管理方便,能够保温防寒、通风散热、不浸不漏的设施进行种芋贮藏。种芋贮藏室需进行一次彻底清扫,然后使用广谱性杀菌剂喷洒或硫磺进行熏蒸消毒杀菌,再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创造良好的贮藏环境。贮藏前应检查室内照明、通风设施,以确保贮藏期内能够进行通风透气。

2.2.2 晒种处理 晒种是种芋处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晒种,可使种芋的种皮木栓化,增强其抗逆能力,同时降低种芋及种皮含水量,抑制病菌繁殖,另外阳光对种芋具有直接的消毒杀菌作用。为保证种芋质量,根据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魔芋科研团队在贵州的试验结果,种芋在贮藏入库前的晒种失水率应达20%,可大幅提升种芋质量,已成为全省优良种芋的一个重要指标。晒种后应对种芋进行包衣消毒处理,可使用生石灰粉、包衣剂或多元消毒粉,目前行业内普遍使用魔芋多元消毒粉进行包衣处理。

2.2.3 贮藏方法 对于公司和合作社等有规模化贮藏需求的经营主体,入库时使用塑料筐进行入库堆放,堆放高度一般在6个筐以下,以保持空气流通,防止筐子垮塌。同时,间隔一定距离留一个通道,以便进行管理、搬运和通风。对于种植规模较小的农户,可在条件适合的贮藏设施内铺放一层厚度约10 cm的玉米秸秆、稻草、松针、枯枝落叶等,将种芋堆放在上面,堆放高度一般不超过3个种芋高度,然后再用秸秆或毛毯覆盖,四周也需覆盖秸秆,以避免种芋和贮藏室墙面接触。堆放期间注意通风[6]。

2.2.4 贮藏期管理 种芋贮藏期长达半年左右,期间必须注意贮藏环境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定期检查种芋烂种发生情况,减少损失。

1)前期管理。贮藏前期种芋呼吸作用旺盛,水分蒸发量大,产生热量较多,易形成高温高湿的环境,导致病原菌发生和蔓延。因此,在此期间应加强通风换气,散热除湿,温度最好保持在8~10℃,相对湿度为60%~70%。同时定期进行检查,若发现病变或腐烂的种芋,及时清除,并撒上生石灰粉或三元消毒粉,防止病害蔓延。

2)中期管理。贮藏中期种芋处于深度休眠期,呼吸作用和水分蒸发量减少,期间块茎生理活动降低,对外界环境较为敏感,若温度较低,易遭受冻害。在此期间应以保温防寒为主,保持温度13℃以上、湿度65%以下为宜。

3)后期管理。贮藏后期,立春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种芋休眠解除,呼吸作用加强,需避免贮藏温度过高而促使顶芽萌发。应加强通风换气,适当增加湿度,温度10~12℃,相对湿度80%左右为宜,同时注意天气变化,遇低温天气注意保温[7]。

3 运输管理

种芋运输管理按照全程筐装运输要求进行,即涉及种芋的所有环节必须使用硬质筐装运。运输距离300 km以上使用全新筐运输,100~300 km的使用八成新以上筐运输,100 km以内的保证筐装运到指定地点不垮。运输前按照种芋大小进行分级和包装,包装容器应保证种芋不受挤压,通风良好,禁止使用塑料袋或编织袋。运输时轻拿轻放,以免损伤种芋,并选择晴天进行。对进行长途运输的车辆,要求覆盖篷布,以防途经低温凝冻地区造成魔芋冻伤或下雨导致种芋病害传播。运输过程中应在车厢四周加草垫,以降低震动和摩擦对种芋造成的伤害。

4 小结

种芋是魔芋种植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由于种芋水分含量高、表皮柔嫩,易受损伤和病害侵染,做好种芋安全贮运工作对保障魔芋生产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在采收、储藏、运输等环节都需进行精心管理。鄂魔芋1号产量高、适应性强,是适合贵州大部分区域魔芋生产选择的优良品种,在贵州地区的推广应用潜力大。不同类型的魔芋生产经营主体,应根据鄂魔芋1号的品种特性,结合贵州不同地区魔芋生产条件,因地制宜进行鄂魔芋1号种芋的采收、储藏、运输,保障种芋品质,为贵州魔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种芋晒种魔芋
岚皋县魔芋种芋管理要点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魔芋种芋越冬管理技术
低温烘干处理对早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关于水稻种子大棚晒种可行性的探讨
魔芋种芋存储技术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魔芋腐乳发酵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