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2-03-03赵金辉
赵金辉
(甘肃省宁县良平学区贾家小学,甘肃 宁县)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是小学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课堂教学中,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作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学数学,会数学,用数学”的目标。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结合自己在新课改教学工作中的探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对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计算作为实际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学习、生活、科研和生产实践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各种先进的计算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推广,导致了小学生的自身计算能力直线下降。学生连最简单的计算都无法快速而准确地得到结果。针对这种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作为抓手,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一、以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形成计算教学的抓手
小学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细心抄写、认真审题、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部分小学生在做小学计算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粗枝大叶,注意力不集中,抄错题,数字书写不规范,运算粗心大意,运算结束后没有验算等。更有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进行列竖式计算时,格式不对,导致数位对不齐,对进的点和退的点书写不准确,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忘了加或忘了减,犯了一些常识性错误。这样教师就要要求学生拿到题目后,先整体通读,再细心地逐字逐句阅读,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在中低年级数学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中,让学生计算33+42=?,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先计算30+40=70,再计算3+2=5,最后得到:70+5=75;也可以先算33+40=73,再算73+2=75,从而得到计算结果。等学生掌握这些分步计算方法之后,再鼓励学生列竖式计算。随着练习量的增大,学生在计算中也会总结方法,优化计算方法。特别是一题多解,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到克服困难的喜悦,从而使学生逐渐对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的直觉思维,搭建口算、速算和巧算的阶梯训练
特别是要重视低中年级的口算、速算和巧算的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口算、速算和巧算的训练经验,编成口算和速算的一些口诀,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在训练和提高中掌握口算、速算和巧算的技巧,使学生快速地养成细致、严谨的计算习惯。在练习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年级段的阶梯训练,随着年级由低到高,口算、速算和巧算的题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低台阶、高密度的计算训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的计算能力真正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小学低年级加法运算时,要计算下列算式:1+2+3+4+…+7+8+9+10=,多数小学生会从1+2 开始加,1+2+3+4+5+6+7+8+9+10=55,得到了答案,有部分同学发现1+10=11,2+9=11,3+8=11,4+7=11,5+6=11,11+11+11+11+11,总共5 个11再相加,得到55 这个结果。这时候,数学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全体学生加以引导,引导学生观察:1+10=11,2+9=11,3+8=11,4+7=11,5+6=11,再启发学生列出算式5×11=55,使学生彻底掌握这种计算的技巧。教师再给出算式:1+2+3+4…+97+98+99+100=,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列出下列几个算式:1+100=101,2+99=101,3+98=101,4+97=101,5+96=101,…,46+55=101,47+54=101,48+53=101,49+52=101,50+51=101,引导学生观察:总共50个101,这样就会列出50×101=5050.这种阶梯式的计算能力的训练,确实能拓展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教改的“计算方法过于单一,技能培训过于侧重”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特别是对于小学计算能力方面的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这样做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学生掌握的算法,使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和方法,长期坚持训练,还能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同时,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也得到提高。
总之,计算能力的训练是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尤其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个值得探究的领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在课堂计算教学实践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小学生口算、速算和巧算的计算能力,真正使学生实现“学数学,会数学,用数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