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分析

2022-03-03兰俊凯

新课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情境情感语文

兰俊凯

(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清水驿乡东古城小学,甘肃 榆中)

情感是人格发展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对人心理健康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语文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它不仅能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吸引力,同时还有助于教学观念的创新与转变,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情感体验相对单一,且社交范围也比较狭窄,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社会化参与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恰当可行的方式,对情感教育进行渗透。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基础教育领域中,语文学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括很多歌颂父母亲情、师生情感和爱国情怀的文章,通过对这些文章进行学习和赏析,能够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供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与此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转变和创新教学观念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助于教师转变和创新教学观念,构建起和谐、轻松和平等的课堂关系,充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对情感教育进行渗透的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学任务,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这对学生的情感发育很有帮助。为更好地解决学生德育和情感发育水平滞后的问题,教师还要努力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情感渠道,结合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对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价值观进行设计,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使师生之间能够产生共情,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观,热爱模仿,与此同时,教师所展现出来的仪容、仪表都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到学生。因此,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必须要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与此同时,还要保证逻辑清晰的教学语言,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通过恰当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举手投足之间都要能够展现教师的良好素质。而教师健康、积极和阳光的形象,也能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正向的人文素养,这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很有帮助[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教师课堂主导作用,对生动情境进行构建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情感的感知相对直观,在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被教师的教学语言、教材中的人物对话、故事情节等所感染,从而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感情境中。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通过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实施情感教育。具体阐述如下:

1.挖掘情感教育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编写和筛选的,这些文章不仅语言优美,且蕴含的情感价值十分丰富。以《彩色的梦》为例,它主要是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对孩子的创造和想象进行表达;《大青树下的小学》主要是对安宁、祥和的校园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团结的赞美与自豪。在对这些文章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情感教育因素进行深入挖掘,同时还要把握文章情感脉络。以《彩色的梦》为例,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行语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对梦熟悉吗?你们每天晚上都会做梦吗?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你们的梦,你会选择什么颜色?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很快就会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和氛围中,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2]。

2.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综合应用各种各样的情感元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对《村居》这首古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一个谜语,将风筝这个意象引出:是鹰没羽毛,是鸟不会叫,喜欢逆风飞,害怕雨水浇。之后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生机盎然的春天图画。为了调动学生情绪,教师继续说道: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想象一下,我们现在正在田野中奔跑,风筝高高地挂在天空,此时此刻,有一位叫做高鼎的诗人,也与我们一样漫步在田野中,欣赏着美丽的春天景色,心中有感而发地写了一首诗。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很快能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生动情境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3]。

3.情感传达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及教师的情感体验及时、精准地传达给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很少会进行情感交流,基本上都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听讲,而这也在无形当中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传达,同时也会对情感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鉴于上述情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情感传达的重要性,并要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向学生传递情感,强化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各种非语言要素进行应用,如眼神、手势和表情等,以加强师生之间的默契关系,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4]。

(二)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及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这是学生内化情感、体验情感的有效途径。要想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僵化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当中,加深其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良好的情感熏陶。例如,在对《小马过河》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例如,有的学生扮演小松鼠,有的学生扮演妈妈,还有的学生扮演小马,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搭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情和神态,以辅助其更好地扮演角色。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其动手实践和参与能力,既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文章情感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还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情感内涵的感悟与理解。例如,在对《我要是葫芦》这篇文章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假设:若你是文中的邻居,你会如何劝导他?学生可通过讨论,对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进行想象,在葫芦的一生当中,需要经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等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之间都相互影响,而要想结出完美的果实,就必须要对各部分生长进行精心呵护。但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想象进一步引导,对其实施情感教育,让学生知道无论任何事情要想获得好的结果,必须要注重过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中反思自我,在生活实践和文章的情感表达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动脑思考能力进行培养[5]。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分析了情感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之后对具体的教育途径进行探究。总之,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等进行培育。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要提高对情感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要从多方面入手,强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情境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