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2022-03-03贺全胜
贺全胜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国民经济是巩固国家政权和改善民生的基石。新中国伊始,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已是紧迫地摆到了我们党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上。毛泽东作为新中国和新生人民政权的伟大缔造者和推进发展者,毅然肩负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艰难重任,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在满目疮痍的经济社会废墟上进行建设家园的伟大斗争,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根据新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重要构想,指导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阐论“不要四面出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践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方略;领导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正确处理国民经济与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内在关系,提高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水平。这一系列奠基性的工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制度准备和物质基础,也为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努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新阶段发展,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启示、理论准备和实践参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创制“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构想,指导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国执政,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变化。但受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统治的沉渣遗风以及长期战争因素的影响,造成国民经济积贫积弱、国民生活贫困潦倒的困难境况,迅速恢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利益诉求和国家社会的紧迫任务。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伟大缔造者和卓越领导人,英明创制了“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战略构想,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伟大社会革命,奠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坚定经济基础。
(一)关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时限考辨
从目前能够掌握的权威历史文献资料来看,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时限,中共最高决策层的最初设想设计是“三年五年”,最终落定“是从一九五O年算起”至一九五二年的“三年”。这一时限问题,可以从毛泽东的手稿、文献、相关著述中考辨出权威表达、中肯论证。首先,“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宽泛时间说。这一说法,至少有毛泽东提出的两个佐证材料,一是1949年12月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说:“在三年五年的时间内,我们的经济事业可以完全恢复”,经过更长一点时间建设,那么,“我们的经济就可以得到巨大的发展。”[1]24在这里,毛泽东很明确地使用了“三年五年”的时间概念。二是毛泽东首访苏联同斯大林会谈时提出来的。1949年12月16日中午,毛泽东抵达莫斯科,下午6时,到克里姆林宫同斯大林会谈,毛泽东说:目前最重要问题是和平问题,“中国需要三至五年的和平时间,以便把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和稳定国内局势。”斯大林说:和平取决于“我们齐心协力”,能够保障“五至十年”“二十至二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和平。”[2]59那就更好了。这个“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宽泛时间节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毛泽东抵苏当日,又是在中苏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会谈上,话题氛围庄严凝重,自不待说,谈话基调、内容、话语表达,无疑是通过反复斟酌考量的,彰显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对保障和平的渴望期待心态和迅速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中心主题思想。
其次,终定于“三年”的精确时间说。这一说法,至少有毛泽东六个出处的直接材料为证。一是1951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稿时说:“一九五二年是我们三年准备工作的最后一年”[1]207。此文中“三年准备工作”,就是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三年工作,是由1952年倒推三年,即是1952年、1951年、1950年这“三年”。二是1952年8月4日下午,毛泽东出席全国政协一届常委会第38次(扩大)会议,说:“过去想,国民经济是否三年可以恢复。经过两年半的奋斗,现在国民经济已经恢复,而且已经开始有计划的建设。”[2]582这不仅坐实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三年”准确时间的观点,而且佐证了“三年”恢复国民经济工作一完成就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论断之可靠性。三是1953年10月18日,毛泽东接见西藏国庆观礼团、参观团代表的谈话,说:“这四年来我们就有很大进步。在国家经济恢复以后,今年开始了第一个国家建设的五年计划,预计在三个五年计划以后,我们的大工业就建立起来了。”[1]312进一步言明“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一完成,紧接着第四年(即1953年)就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和发展。四是1953年12月,毛泽东审阅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写《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稿时加写改定的第三段文字,这样说:完成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大约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就是大约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从一九五三年算起,到一九六七年基本上完成,加上经济恢复时期的三年,则为十八年,这十八年中已经过去了四年),那时中国就可以基本上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316-317再一次论证了恢复国民经济“三年”精确时间的观点和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和发展的论断。五是1956年1月25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讲话,说:“在过去的六年中,前三年的工作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和进行前一革命阶段中没有完成的各项社会改革,主要是土地改革。”[3]1此文中“前三年”,就是指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1951年、1952年这三年,佐证了“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任务一完成,就开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伟大工作的观点。这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三年”,上承新中国成立,下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之同时并举。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过渡时期总任务来说,“六年”时间紧密相接、前后相连,前三年是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后三年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伟大社会革命工作。六是1955年7月31日,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起,到一九五二年,这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是为完成恢复我国经济的任务度过的。”[1]433这可以判定是恢复国民经济“这三年”精确时间的结论性观点。
纵贯这段时间的历史逻辑,可以说,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任务一完成,就进入到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新时期。
(二)提出“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重要构想,奠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资条件和理论基础
在毛泽东看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要有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主要就是国民经济恢复的三年准备工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思想理论基础和物资技术条件。1951年1月29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今后大计,应该是三年准备、十年建设”的重要论断,并解读“所谓三年准备,应当是从一九五O年算起。各级领导同志都应该心中有数,有一个计划,有步骤地去进行工作。”“如有十年建设,一切均会改观,各种气象均会为之一新。”[2]295同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毛泽东进一步把“三年准备、十年建设”深化发展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观点[1]143。同年12月,毛泽东总结提出国民经济恢复“三年准备工作的最后一年”完成后,“从一九五三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1]207,即开始进入到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做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准备工作”,奠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物资条件,毛泽东要求全党必须做到,一是明确国民经济恢复并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应当具备三个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这三个条件,是当时新中国经济社会三大艰难工作任务。对此,我们“要争取这三个条件”实现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目标,就“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或者还要多一点。”这里的“三年时间”,也就是指国民经济恢复的1950年、1951年、1952年这“三年准备”的时间。他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均应为创造这三个条件”、完成这三大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1]70,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抓紧抓好财经工作。毛泽东强调,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核心工作和根本着力点,就是要抓好财政经济工作,指出: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紧财政、金融、经济工作,各中央局会议必须经常讨论财经工作。”并明示全党,“中央政治局现在几乎每次会议都要讨论财政工作”[1]59,把财政经济工作当做“重中之重”,在全党带了好头,开了好局,希望遵照执行,普成风气,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同时,切实加强财经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进一步保障和“巩固财政收支的平衡和物价的稳定”“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71这样,新中国“继续保持着稳定,我们的经济建设事业和文化建设事业的恢复和发展的工作,也已前进了一大步。”[1]183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坚实思想条件和经济基础。三是采取符合经济建设规律的方法和手段,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毛泽东认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须采取符合经济建设规律的方法和手段,按经济建设规律、经济工作法则、经济发展方法开展经济活动,合理“调剂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协作、协调发展,“方有利于整个人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凡经济建设中“发生的在这方面的某些混乱思想”和错误行为,“必须澄清”[1]52,拨乱反正,促进稳健发展,由此奠定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理论基础和物资条件。
(三)开展爱国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贯彻落实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须有务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工作步骤、具体活动和实施方策。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和指导下,全党全国人民积极开展爱国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切实贯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思想方针。毛泽东指出:全党全国人民“展开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使这个运动成为真正的全体人民运动,而为实现上述计划而斗争。”开展这一运动,对于抗美援朝、“保证国内物价继续稳定的方针”,贯彻“积累资金、取得经验、加速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整肃党纪、提高工作效率和转移社会风气的方针”“并奠定将来伟大建设基础的方针”“是具有重大积极意义的”[1]207-208,有力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1951年11月,毛泽东审阅中共河北省委关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报告,贯彻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扩大“生产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的指导方针,批示“这个报告很好”“中央希望看到各省省委都有一个关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专题报告。”并推介中共河北省委的好做法、好经验,一是加强增产节约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入贯彻恢复和发展经济生产的政策;二是群策群力战胜自然灾害,增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抗灾救灾的能力;三是加强党对生产互助合作的领导,发展壮大各种互助合作组织,加快社会主义革命的步伐;四是改进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水平[2]422。毛泽东充分肯定东北工矿企业开展爱国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的显著成效,指出:“东北单是国营公营工业部门,在一九五一年,截至十月底止,除完成原有计划之外,就为国家创造了价值一千多万吨粮食的财富”“这种经验应在全国一切工矿企业中传播,并按自己的条件适当地仿照实行。”[2]4381951年1月,毛泽东审阅中共华北局关于发展土产工作、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报告,批示给各中央局并转分局、省市区党委:这个经验“应在全国推行起来……仿照推行为要”[2]288。他希望这些增产节约、劳动竞赛的先进典型再接再厉,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出力出策,做出新的成绩。总之,“实行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对公私、劳资都有利”[1]293,极大推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二、“不要四面出击”,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保障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思想,调整工商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努力践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思想政策方略,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有利条件,为巩固新中国人民政权、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经济基础性保障。
(一)“不要四面出击”,齐心协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是艰巨浩繁的工作,一人一马、一党一派是不能致胜的。为了践行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思想政策方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做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发表了《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加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信心和勇气。他指出:新中国建设,“我们不要四面出击。”这已经是为中国革命所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实践经验。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是伟大社会革命,仍然恪守“不要四面出击”的逻辑思维和经验理路,团结才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磅礴力量。树大本身就招风。我们党这棵参天大树永葆长盛不衰,必须厚植人民群众根基,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要四面出击,招致多变风云,才能使党业国事开枝散叶、兴旺发达,绵延到永远。这样,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新中国的时代环境,决定了“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要“有所让步,有所缓和”,团结一切力量,以便有利于“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这个“进攻”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向就是齐心协力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否则,“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对于这一问题,全党要统一思想,增进共识,达成政治自觉。“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1]35-36,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共赴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伟大事业,建设新中国,发展人民的伟大事业。
(二)合理调整工商业,践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思想方略
工商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元素、骨干成分,合理调整工商业就构成了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壮大国民经济体系及其发展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很重视工商业发展,不仅探索工商业发展路径、方法,还多次邀请工商界领导人、企业家、技术人员共商国民经济恢复和工商业发展大计,指出:“我们要合理地调整工商业,使工业开工……使失业工人拥护我们。”[1]74一是实行对私营工商业一视同仁的原则。私营工商业是新中国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点多面广,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创造就业机会和物质财富的空间大,在新中国初期生产力比较落后和人民群众物质需求量大的条件下让私营工商业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社会历史性。它“对社会是需要的,有利的”,也“是有理由的”。由此,我们必须实行对私营工商业“要有所不同、一视同仁”“不分厚薄”的原则和政策。“这种政策对于国家和人民是有利的”[1]61。没有私营工商业,国民经济体系是不完整的。二是对民族工商业,要“采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到团结它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之目的。”没有民族工商业,国民经济体系也是不完整的。三是限制和打击投机工商业,扶持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主要是“应限制和排挤的是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即投机商业。”同时保护和扶持利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发展,“当它们困难时应给以扶助使之发展。”[1]49毛泽东特别关怀中小工商业,探寻发展出路,指定大工厂扶助小工厂、小企业,使“小工商业得以恢复活动。”“这种‘大带小’方式”,也可能是新中国发展“中小工商业今后的一条道路”[2]596-597。四是发展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指出,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新型经济形式。归结起来,它“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1]282五是发展手工业合作社。手工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有机构成。毛泽东认为,发展手工业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一个着力点,要大力发展手工业合作社。“手工业是洋,不是海。手工业一般要有发展”,要“搞手工业合作化”[1]288。一般地,手工业是家庭作坊业,独家经营,祖传技艺,四海为家,发展手工业、组织手工业合作社,极大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六是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快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毛泽东一贯重视学习,建构学习型国家、学习型社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教导全党要努力学习先进生产知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特别是要向苏联学习先进生产方法、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加快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在当时我们建设“工作很艰苦,经验又不够,因此要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和有益经济建设方法,增强全党全社会学习经济建设理论和方法的浓厚氛围,“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263-264,推进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彰显我们党和毛泽东崇文尚学、学以致用、学用相济的卓越风范。
(三)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保障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毛泽东认为,新中国改变“一穷二白”面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建构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将有力保障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一是建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爱国统一战线,奠定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的力量基础。毛泽东指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必须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1]75,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它是一个包括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在内的几万万人的统一战线”,生气蓬勃,“越来越有力量”“是任何敌人所不能战胜的”[1]187,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力量基础。二是克服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错误倾向,夯实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基础。毛泽东强调,团结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社会贤达,“帮助他们解决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克服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关门主义倾向和迁就主义倾向”[1]71,对于夯实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三是实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方法,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基础。毛泽东指出:“要达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的目的,必须采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历史逻辑显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推动大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很好的方法”,也是全党和“全体革命人民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在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伟大实践中,他很“希望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一切爱国民主人士,都采用这种方法。”[1]81-82这有利于凝聚全社会人心力量,巩固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壮大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力量,建设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是我们党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向度。毛泽东高度重视国家工业化建设问题,始终把中国从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的农业国家建设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作为新中国大政方针,以示全党坚定思想政治自觉,并写进了新中国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之中,领导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国民经济建设思想的认知逻辑和根本内容
历史已经显示,国家工业化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毛泽东关于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彰显他致力国民经济建设思想的历史逻辑认知和根本内涵要义。早在延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重要思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又提出中国革命胜利后必须努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卓远方略。1954年6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他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的宏伟目标。同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他就提出全党全国人民要努力学习和工作,“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理想愿景。《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雄文钜制的面世,标志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发展成为一个博大精深、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彰显了毛泽东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历史逻辑理路和思想内容脉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新境界新天地。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奠定加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
毛泽东认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准备条件、奠定基础的,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国民经济建设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平衡、综合发展。一是突出并深化工业中心的战略思想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国民经济建设思想的主基调,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194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明确提出坚持工业中心的重要思想,指出:“在城乡关系中……城市就是中心”“在工商关系中,应当工业是中心”[1]25,进一步深化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关于加强工业化建设的思想认识。发展工业是经济建设的中心,也是发展国民经济体系的中心。二是探索工业化发展的具体问题。关于工业化时间表,毛泽东提出“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这也许是我们党内最早表达的工业化时间表,后来他又发展为“要有五十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实现国家工业化,表明他探索工业化建设道路是相当谨慎的;关于工业化路线图。毛泽东认为,“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还要把“轻工业都应建设起来。”同时还“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1]207工农商协调发展,才能推进国民经济体系健康发展。关于发展工业的示范点、样本,选择了工业基础比较好的东北工业基地。195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东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谈到访苏观感和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问题时提出东北要带好头,做好工业基地示范样板工作,大力发展工业,争取早日实现工业化,说:我们“要与苏联建立经济建设的互助,文化的互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东北“已经转入到经济建设。东北是全国的工业基地,希望你们搞好这个工业基地,给全国出机器,出专家。”[2]99成为发展工业的示范点、样本。三是揭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任务,我们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326。这就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发展生产力,把一个“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落后农业国家,推进到“钻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这是我们的任务”[1]395,也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艰难浩繁的工作。今天看来,毛泽东这个战略构想,高屋建瓴、富有远景,穿越时空、泽被后世,彰显他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远见卓识,代表了我们党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认识的最好水平和最高境界。历史和人们不要忘记、也不会忘记,毛泽东对新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而做出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推进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建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根本路径。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构成了毛泽东领导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思想体系中最耀眼最有光泽的内核部分。他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探索新中国如何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如何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新局面。他指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实质要义,“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3]240-241,即农轻重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重要论断,应当说是他根据中国国情,从本质要义上阐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科学性和实践逻辑,在我们党内开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的好头,代表了当时我们党内关于这一问题认识的最高理论水平和求是精神境界,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51年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着重阐论农轻重发展关系的工业化问题,指出:“农业发展是会刺激工业发展的,工业利润也是会增加的。财力是要创造的”,也有利于开辟“广大市场”,有效解决广大市场与工业品短缺的矛盾。这就要求“中央、地方对轻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应有所分工,以发挥其积极性”“中央各部门应了解此方针”[2]308,把工业经济搞上去。1952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取得平炉炼钢生产最新成绩,致信毛泽东,毛泽东复信祝贺该厂全体职工“以高度的劳动热情和创造精神”“创造了超过资本主义各国水平的炼钢时间和炉底面积利用系数的新纪录”。这肯定“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件大事。”[2]637可喜可贺。实质上,工业化的内核要义,说到底,就是农轻重的发展比例关系。这一比例科学合理,就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否则就会造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偏颇失调倾向。因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先阐论的就是农轻重关系即工业化问题,指出:新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关系[1]24,为发展重工业、建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这虽然是原则性思路、宏观思想,但已经揭开了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本质核心意蕴和博大宏伟序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但是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行经济战线、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夯实国民经济基础,我们才能把中国“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3]268我们从毛泽东领导开创社会主义工业化新境界、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可以看到他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付出了几多艰辛探索努力,其思想精彩纷逞,熠熠生辉,流播后人。
四、正确处理国民经济与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内在联系,提高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水平
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是一项综合建设的系统工程。因此,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建设与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内在关系,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稳健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水平,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供经验启示、物资条件和制度基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完整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个奇迹”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启示、理论借鉴和实践参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民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本质上,国民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问题,就是经济与政治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经济政治一体化,相互依存,辩证发展。毛泽东很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发展关系,敦促全党“我们不但要学会搞政治斗争,还要学会搞经济工作,这是一个战略问题。”[1]15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加强国民经济建设同政治建设的内在联系,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在和各项工作任务密切地相结合而不是相分离的条件之下”,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以及功臣骄傲思想,不断“提高干部和一般党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水平”[1]72,实现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营造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样,我们就能集中广泛的意见,检查过去的工作,决定今后的方针”,使“我们的新国家成立以后,各方面工作都在开创,都在发展”[1]79。事实上,在我们这样一个情况复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很落后的“大国里面”“要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就要“很好地处理我国人民内部的关系”[1]390,尤其是国民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是使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步地过渡到大规模合作化经济的思想的和政治的保证。”[1]450为推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
(二)国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有机构成一个完整稳定的社会统一体。国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紧密联系,是天然的历史的逻辑。毛泽东始终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在阐论时政、决策方略、部署工作、总结经验时总是把国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深论国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着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工作,同时又“进行了广大的文化教育工作”“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1]69-71,实现国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统一发展。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又把国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进行论述,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今后多年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有所贡献”“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1]80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得解放,满怀豪情努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毛泽东热情洋溢地祝愿全党全国人民弘扬艰苦奋斗作风,“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1]17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这些历史逻辑线索,我们看到了毛泽东坚持国民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统一的光辉思想,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直接相关,辩证统一。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仅紧抓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工作,而且高度关注国防建设事业,常常把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在一起来研究部署、指导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保驾护航。1950年9月25日,毛泽东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阐论生产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互促互进关系,指出:适应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1]95-96彰显他坚持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辩证统一的光辉思想。当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时,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这一切胜利,为我们祖国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保障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国防,来保障祖国的建设;而发展工农业生产,又是加强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这就明论了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内在关系。1952年12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联名签署中央军委、政务院《关于人民解放军一九五二年回乡转业建设人员处理办法的决定》指出:“为着加强国防力量和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必须抽出大批人员转入建设,以加强农业、工业等各方面的生产建设”,并强调“这是我军当前的中心工作”[2]630和根本任务。毛泽东关于国民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统一的思想光芒四射,流芳千秋,永载史册。
(四)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经济社会联结一体,这是观照历史逻辑和现实发展情况的基本共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很重视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相互关系问题,实行经济社会结构改造重组。老解放区土地改革普遍完成,“社会秩序已经安定,经济建设工作已经开始走上轨道”,民生改善,尤其东北地区“已经开始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尚未收功,社会秩序尚未安定,“还没有获得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条件”[1]70,因而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建设密切相关。1951年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社会建设“以实现生产计划为中心,实行党、政、工、团的统一领导。”[1]145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历史进路说明,“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提高,“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1]438社会是一个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综合体,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合为一体,因而毛泽东要求全党要从各个方面去看待社会建设问题,特别是要善于从国民经济建设的视角努力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工作,夯实社会建设的经济基础,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