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2022-03-03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态化高中语文作文

山东省东营市第二中学 李 彬

写作,与阅读等内容一样,共同构成了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内容,它是学生通过文字来表达自身情感,升华自身心灵的一种媒介,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来创造性地构思和抒发对人类、社会以及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认知。因此,高中语文写作也可以被作为衡量和评判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生态性缺失的情况。传统的写作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写作模式以及辞藻运用能力的考查和培养,而生态课堂的语文写作教学,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生态化写作能力的锻炼,侧重从学生情感和思想倾诉表达的方向出发,推动其全面发展。同时,生态化语文写作课堂更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教学,致力于实现写作与生活相结合,而不是重复式的机械练习。因此,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态课堂的构建很有必要。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非生态”现象

(一)教师写作教学的“非生态化”

面对升学的压力,教师只能以分数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内容上大多注重辞藻的应用与修饰、写作技巧的训练以及华丽的语言风格,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与人格的塑造。因此,便导致近年来高中语文作文中出现了较多的散文、文言文形式的文章,表面来看修饰华丽、语言生动形象,其实却是假大空的气息浓重,缺少学生的个人思考和真情实感。以议论文为例,学生盲目地以分数为导向积累素材,爱国便是文天祥、为民就是杜甫、身残志坚一定会有司马迁,苏轼的事例处处可用,这样千篇一律的范例、范本导致学生写作学习的功利性太强,无法用心去真正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或有实际意义的新颖素材,同时也导致了思维的禁锢,看待问题单一化、片面化。

(二)学生写作的“非生态化”

目前,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正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学业任务。同时,很多学生受到母语观念的影响,对语文学习投入的精力和实践较少,缺少必要的课外阅读的培养和训练,不能有效打开自身的思维和视野。加之当前的语文作文训练更多是重复性、枯燥乏味的训练,因此,受到自身认知和学习环境的双重影响,高中生容易对写作训练形成反感和抵触的情绪。更多的是被动式的学习,从而导致写作内容机械化、僵硬化。同时,在每一次写作结束后的评价阶段,学生接受到的更多是分数和固化的简短评语,缺少进一步的总结和分析,这都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写作训练评价的“非生态化”

教师当前对学生作文的评语都较为简短且目的性强,主要是以选拔为主要目的,对结果进行的评价。造成这种单一、缺少实质性总结内容的评价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精力有限,难以实现对每一位学生写作内容的深度点评。同时,学生在查看评语的过程中也是以分数为主,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作文分数,因此,对评价内容的反馈和二次修改也是少之又少,这更是大大降低了评语在语文写作过程中的作用。定位在应试教育上的作文评价,导致学生可能会对写作产生更多的抵触情绪。同时,单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让写作的主体学生变主动为被动,单纯地关心分数,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同时,形式化的评价内容,如语言优美、选材新颖,抑或语言平淡、结构混乱等词汇频繁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评语之中,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审美疲劳,从而降低了评语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生态化课堂构建策略

(一)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写作资源

目前,不少学生和教师都将课本内的素材作为作文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这样做大大降低了语文写作素材的丰富性。其实,广告标语、产品说明、广告牌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动形象的事例。因此,需要我们走进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去深入挖掘和应用。而生态化的语文写作教学就要求学生打破以往规则的束缚,做到将写作和实际生活、自然环境相联系。所谓生活环境就是指学生能够接触到的身边的实景,包括社区活动和其他的隐形资源。只有教师大胆带领学生打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和局限,勇于从生活中去寻找隐形的素材和资源,才能改变以往单一教学资源的困境,一改过去单调僵化的素材案例,从根本上贴近生活,提升写作水平。

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把握教育教学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性的隐性资源。从师生关系、所处环境、文化活动等各个领域出发,实现思维的转变。同时要注意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注重把握个体价值,检查已形成的有效资源。学生在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征、认知思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会成为学生作文资源的重要来源。而在这一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引导和带动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去发现。例如,在当下较为热门的反腐倡廉事件中,苍蝇老虎一起打已经成为常态化反腐的重要决策。以此为话题开展写作,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坐在一起,集思广益,进行素材的挖掘和讨论。让每一个人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结合身边案例表达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感悟,这样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这种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事例分享,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记忆深度,为下一次更好地开展写作进行铺垫。

(二)注重学生个体表达

教师建设生态化作文写作课堂,就要做到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本。要切实营造贴合学生实际的写作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同时不要局限于课堂内部,要带领学生走出去,亲近自然,打破传统的封闭式的写作环境,让自然之力唤醒学生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积极投身写作的热情。做写作真正的主人,让学生“文为心声”自主表达心中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学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年来形成了固化思维、单一模式的表达形式,可能已经失去了通过文字表露心声的张力,因此,教师可以创新表达方法,让学生通过新型的写作方式,打开心中的大门,做到真情的表述。首先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另一种形式,文字的作用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去写,形成常态化,可以通过让学生彼此写信的方式,慢慢来感受写作在倾诉心声时所带来的生命力和舒畅感。

(三)建立有效的生态作文评价体系

评价与反馈是作文生态化课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对学生而言,能起到导向、激励和调控的作用。所谓生态化课堂,最重要的就是生态学理论的融入,教师应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而不是固守以往单一的教师评价体系。要做到让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做到写作课堂由学生参与、由学生做主。

例如,教师在每一次写作结束后,要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自己单一评价的现状。首先要做到让学生明白了解作文评分的具体评分标准和指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明白自己应该如何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其次,生态化课堂的构建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积极的评价代表着积极的参与,对学生下一次的写作有重要作用。同时,学生之间的点评交流更是进一步提升的重要环节。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写作教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用细腻而富有个性的语言自由表达自己,要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彰显原生态,让写作教学“返璞归真”。

猜你喜欢

生态化高中语文作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
生态化生存:“打群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