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将思维方式用到生活中去
2022-03-03安杨华
安杨华
卢锡泽老师从类比的角度讲清了文惠君如何从庖丁“惜刀”领悟“养生之道”,高永利老师则从归纳的角度,讲清了如何从“庖丁解牛”这样一个具体事件,归纳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而我则是在两位老师讲解的基础之上,针对当下学生不会应用的现状,讲一讲如何将从文本中获得的道理及其思维方式运用于生活实践。鉴于学生的主要生活是学习生活,这里我从学生语文学习生活实践的角度谈应用的问题。
阅读教学,如果只是教给学生文本的表层含义而不深入挖掘,自然是无意义的教育;如果只是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概括归纳出深层道理而不教会他们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也不是有意义的教育。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如何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学生进行的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我们的教育也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所说的,“我会告诉大家如何将我们所讲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去— 如何识别这些会引导我们生活的思维模式,并了解这些思维模式是如何引导我们的生活的”。
我们通过对《庖丁解牛》的品读,不仅让学生知道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所以其刀“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还要对庖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过程进行概括,进而归纳出一个普遍道理—“实事求是”,即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要去探求其规律,也就是从特殊事物中归纳出一般道理。所以“实事求是”既是《庖丁解牛》的解读方法,也是该文本的解读结论,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思维方式和普遍道理。我们要教会学生把这一思维方式运用于生活实践,以便使“它或者引人选择和避免,或者引人得到真理或知识,或者它本身就能解决问题,或是有助于解决其他某个问题”。
如何将“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用到生活中去”?王安石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与四人一同游历华阳洞,面对“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特殊现象,由此拓展开去。登山如此,求学如此,变法如此……做任何事,人们多“就易避难”。那么,为何会如此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也就是说,要到达“险以远”,需要“志”“力”“物”和“不随以怠”(毅力)这些条件。王安石此次游华阳洞,在“力”“物”这些客观条件都允许其继续深入的情况下,没有“尽吾志”,而是“随以怠”,以至于自己“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由此拓展开去,登山如此,求学如此,变法如此……做任何事,“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如果主观上“尽吾志”不懈怠,即使不成功,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由此我想到2021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作文题“可为与有为”,其实“可为”与“有为”之间的转化最重要的是“为”,在客观条件“可为”的情况下,只有努力去“为”,才能“有为”,这样不管结果如何,才能“无悔”。而如果在客观条件“能为”的情况下,主观上懈怠而“不为”,最终一定追悔莫及。把上面的分析总结一下:世人游山,就易者众,知难而进者少。而无限风光多在险处,平常人难得一观。由此可见,做任何事,能为者当为之,不要把“悔”字留在记忆里。这是从游华阳洞这一具体事件中通过抽象概括归纳出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道理,是于“实事”之中求的“是”,是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留给后人的谆谆告诫。
千百年来,游褒禅山的人有多少啊!然而有记传世的唯王安石一人,这是为什么呢?古往今来,游玩者多,玩味者少。与王安石同游的四个人面对“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现象不去思考其因;面对“不得极夫游之乐”的失败现状,只是“或咎其欲出者”。只有王安石懂得对做过的事反思总结,运用归纳的思维方法,从自己经历过的事情里抽绎出规则和思想,从具体事件中悟出抽象的道理,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而写出《游褒禅山记》这一千古名篇。不仅如此,王安石的这种思考以及这种运用于生活实践的思维方式,促使他在变法期间,面对重重艰难险阻而执着于“尽吾志”,真正把“实事求是”的“是”及“求”的思维方式“用到生活中去”。
我们要教会学生像王安石一样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具体到其语文学习实践,就是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阅读或写作实践中去。作文的审题和行文,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我们要教会学生把归纳的思维方式运用到作文审题及行文中去。例如2014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作文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立意,立意1:再美的风景,也会有人不满意;立意2:盲目听信他人,而不是亲身去观察、实践,就有可能错过最美的风景;立意3:最后得以饱览美景的人,是那些对山色有执着热爱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干扰、曲解,都不能撼动他们心底的追求。唯其如此,方能独享无限风光。
老实说,这几种立意都不是最佳立意:立意1只是在阐述一个现实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已,不是什么观点,于读者没有什么启发;立意2没有告诉读者为什么要去“亲身观察、实践”,毕竟不是所有事情都值得去实践的,有时还是要“听信他人”的;立意3“对山色有执着热爱”不是登上山顶的人所独具的特点,毕竟“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在山腰流连”,他们也是“对山色有执着热爱”,只是没有登上山顶而已。这三种立意之所以都失之偏颇,是因为都没有真正读懂材料,没有从具体事件中悟出深刻的道理。
对于这个作文材料该如何理解呢?材料中的“游客”无非分两类—登上山顶的和没有登上山顶的。我们需要探究的是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为什么有人成功地登上了山顶,而有人却留在山脚或山腰。从材料中看不出,这两类人在“力”“物”这些客观条件上的差别,应该视为这些人在客观上都具有登上山顶的条件。他们的区别应该是主观上的,材料中两个“于是”一词告诉我们,没有登上山顶的人是因为听信了下山者所谓山上“没有好看的”,所以在各种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放弃了攀登,流连于山脚或山腰;而登上山顶的人,则始终相信山上还有更“好看的”,于是一路攀登,克服重重困难,最终登上山顶领会古人“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我们不妨由登山这一个具体事件拓展开去,学业如斯,事业如斯,生活如斯……人是需要有梦的,只有相信前途是美好的,是有奔头的,才能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登上理想的顶峰。如此,运用归纳思维方式从材料的具体事件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道理,这样的审题才是准确的,这样的立意才是深刻的,这样的行文才是清晰合理的。本人不揣浅陋,将归纳思维方式运用于该题的审题及行文,草撰下水文一篇以抛砖引玉:
前路有希望,登山赏风光
安杨华
山脚下,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腰中,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山顶上,云海茫茫,群山隐约。可有的下山人却说山上没有好看的,而有的下山人说有好看的;于是有人于山脚赏景或流连于山腰,而有人选择了继续攀登,来到山顶。看来能不能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并不取决于别人怎么说,而取决于登山者自己是否相信山上“有好看的”,是否对山上有美景抱有希望。
材料中没有提到登山者的年龄、体力、装备以及意志力等方面的差异,可见能否登上山顶不是因为这些内外因素方面的差异。“于是”一词告诉我们,“留在山脚赏景”或“在山腰流连”的登山者是因为听信了下山者所谓山上“没有”“好看的”,心中认为既然山上没有什么好看的,就不值得费力气、费时间继续攀登,于是在各种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放弃了攀登,流连于山脚或山腰,自然也就无福消受山腰的“古木参天,林静山幽”或山顶的“云海茫茫,群山隐约”了。而“继续攀登”者,则始终相信山上还有更“好看的”,于是一路攀登,克服重重困难,一路登山一路风光,最终登上顶峰,一览茫茫云海、隐约群山,领会古人“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登山如此,做任何事情亦如此。
只有心怀希望,内心有朝阳,才能不畏险阻,登上理想的“高峰”。袁隆平因为坚信杂交水稻研究是增加产量的法宝,所以能够顶着“这种研究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在居里夫人那个时代,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镭这种元素的存在,有的人还说:“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这些认为山上“没啥好看的”的人没能阻止登山者的脚步。居里夫人经过锲而不舍的工作,终于从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中提炼出一百毫克镭盐。其实每个能够登上人生事业顶峰的人,都得益于他相信“上面有好看的”。
而如果对前路不抱有美好希望,自然没有攀登的动力,即使客观条件再好也终不能登峰造极。王安石的《伤仲永》中所伤的方仲永原本有“指物作诗立就”的过人天资,可其父以此牟利,使方仲永“在山腰流连”,全然没有对文学殿堂的美好憧憬,自然不会“程门立雪”,也不必“凿壁偷光”,更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最终自然就“泯然众人矣”。可见,心中无好景,无法登山顶。要知道,希望是茫茫大海中的一盏明灯,希望是寂寥荒漠中的一串驼铃,希望是困难时坚韧的拐杖,希望是忧愁时舒缓的小夜曲。我们做任何事,只有相信前路“有好看的”,才能登上“山顶”一览“云海”美景。
我们就要这样引导学生把从《庖丁解牛》中学来的归纳的思维方式运用到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去,运用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去,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美国教育家乔纳森指出:“教育的未来应该把焦点放在有意义的学习上……教育唯一合法的目标就是问题解决。”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或者在个人、集体、地方、国家不同的层面上,总会遇到大大小小、复杂程度各异的问题。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文集《全部的生活都是问题解决》,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因此,只有把焦点放在让学生学会怎样推理、决策和解决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复杂问题上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