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22-03-03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非学历受教育者应用型

郭 蕊

(许昌学院 法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进入新时代,人们对文化知识前所未有的关注及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不断增强,非学历教育成为社会成员进行素质提升、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国民素质与满足终身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具有丰富教育教学资源的地方应用型高校,理应为非学历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为此,必须把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契机,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深入研究地方应用型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真正将非学历人才培养贯穿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使高校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必要性

(一)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

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这一体系设计更多的是基于学历教育的导向,无法有效对接当前终身教育和满足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求。[1]37-41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新兴行业相继出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满足市场需求一方面要求高校不断为行业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需要在职人员自我学习提高技能水平,“再学习再充电”成为社会新生时髦现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地方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理应主动担当作为,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全民素质做出重要贡献。

(二)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

目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由规模扩张、数量追赶为主,步入以内涵提升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但高等教育体量大而质量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日益突出,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不断面临新的问题。非学历教育因其能够满足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转型升级的需求,从而促使地方应用型高校紧紧把握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促进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的全面提升。非学历教育既是地方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高校整合内部资源、打造高效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内涵建设,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三)提升高校资源配置水平的需要

现阶段高校教育资源仍然依赖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高等教育的发展受高校资源配置水平与使用效率高低的直接制约。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一直在加大,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总量还是严重不足,并且还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硬件设施、软件设备以及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导致学校发展停滞不前。而非学历教育具有培训周期短、适需性强、惠及面广、办学机动灵活等特点,并且投入成本低,占用资源少,资源共享化程度高,能够有效缓解高校教育需求增加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办学定位不清

近年来,我国非学历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的观念仍然普遍存在。部分高校没有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大局去看待非学历教育的重要性,仅仅把非学历教育当作创收的渠道,甚至有的高校认为开展非学历教育活动会占用大量学历教育资源,因而有意限制其发展。思想理念上的不重视,致使非学历教育从发展初期到现在一直处于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不足的困境,一些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偏向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长期教育质量的提升。还有些高校没有明确非学历教育在学校办学定位中的地位作用,也没有将非学历教育纳入学校总体规划,更没有建立关于非学历教育日常管理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评价激励机制,开展非学历教育工作急功近利也就不可避免,相关管理和教学部门也通常不受学校重视。

(二)教育理念落后,培训模式单一

虽然地方应用型高校非学历教育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终身教育”职能,但由于其附属于高校,办学模式或多或少会受到学历教育的影响,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针对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教育理念上,很多高校照搬了学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简单修改就形成了非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缺少社会实地考察调研,没有建立适应当前形势的培训计划和目标,知识体系已经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在教学方法上,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应用,教师往往凭借学历教育经验进行灌输,在非学历教育教学上也是以课本为载体的学科理论课程为重点,对如何提高受教育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关注不多,忽视了受教育者亟需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双提升。在培训模式上,创新能力不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多,课程形式单一僵化,不能吸引受教育者,加之非学历教育多以短期培训为主,课程体系不完整、不系统,大大降低了教育的实效性。

(三)法规制度不全,体制机制不顺

目前我国非学历教育政策体系还在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大部分非学历教育的制度文件只能参考学历教育的规定制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与监管制度,使得高校开展工作时容易片面追求规模和效益,规模、效益和质量三者不能很好地统一。一些高校非学历教育日常管理制度缺失,看似教育培训搞得红红火火,实则被个别社会在职人员用作了镀金手段,只起到颁发证书的作用,这些都给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开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无法完成提高受教育者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主要任务。还有些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出现多重指挥的情况,各个部门都想参与进来,导致教学单位重复设置培训专业,无法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

(四)师资队伍分散,资源配置不足

地方应用型高校非学历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财力、物力缺乏有效保障。首先,教师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没有将非学历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在现有人事管理及薪酬分配制度设计下,多数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其次,非学历教育教师不够专业,缺乏应具备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教学能力等素质,存在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不高,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到位等问题;再次,非学历教育教师缺乏相关工作经历,从事非学历教育教学的时间短,不能够根据受教育者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文化水平或者个人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此外,高校很多教学场地的局限性,限制了教师和受教育者在课堂上的互动活动,不能满足非学历教育对实践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教学的需要,图书馆、实验室、运动场等学习活动资源也基本都是为学历教育提供的,很少向非学历教育开放。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内外工作合力

非学历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而不断发展,能够对经济、社会、文化的新发展、新需求、新形势、新变化提供智力和人才提升支持,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首先,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需要,把加强非学历教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健全政府为主、社会投入、个人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参与非学历教育,为非学历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支撑与保障。其次,行业企业要积极组织员工参加非学历教育培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进修机制和职工技能培训制度,将员工参加非学历教育培训纳入履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广大员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将长远的人才培养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体,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最后,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将非学历教育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强化责任担当,提升服务意识,在办学过程中同时面向行业企业、面向受教育者,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等传递给有迫切需求的行业企业,满足受教育者知识更新、技能拓展、素质提升的广泛需求,履行高校应有的服务社会职能,让非学历教育成为高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产学研培”合作的重要纽带,成为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区域活力的重要抓手,从而实现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均衡同步发展。

(二)加强课程设计,锻造优质培训品牌

非学历教育基于教育者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需求,不仅在于掌握课程讲授的书面内容,更希望通过学习获取可提升其专业技能或综合素质的教育效果。与一般综合性大学不同,地方应用型高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培训效果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办学特色。在结合高校自身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对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成果反馈等进行调查研究,使课程设计内容更加丰富、指向性更高、实用性更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特色和品牌优势。[2]同时,应以项目为依托,加强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交流,实施有效的专项培训,在增加学校办学效益的同时为行业企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从而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全面提升办学效能。[3]71-74其次,要关注受教育者的切身体验,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实践训练和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还可以借助“互联网+”课堂,汇聚校内外高水平师资力量和优质课程资源,打造线上线下、课上课下一体的开放性非学历教育平台,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使受教育者全面掌握工作中所需的新技能、新技术,最终达到实训效果。

(三)加强内部建设,完善管理保障机制

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和有序运行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来支撑和保障,加强内部建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首先,应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招生、教学、财务与行政管理等各项管理办法,确保教学资源、教育经费以及教学设施的精准投入,确保非学历教育规范化运行,为非学历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办学环境;其次,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学校非学历教育的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充分整合学校优质师资力量和各类教学资源,促使各办学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同时鼓励教师团队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拓宽培训领域、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模式;再次,应建立非学历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对培训效果的监督与评价,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课程安排、教学保障、师资力量等全过程服务,促进非学历教育规范有序发展。还要建立受教育者回访制度,将行业企业满意度的高低作为衡量培训成效的核心指标,从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稳步提升非学历教育质量,推进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互相沟通和衔接,力争职业资格与学历并重。

(四)加强队伍建设,培育优秀师资团队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非学历教师队伍,是提升非学历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非学历教育高质量跨越发展、打造特色品牌的必由之路。一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非学历教育受众广泛,培训内容复杂,培训项目涉及面广。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对具备多种技能、广博知识教师的需要,所以,要逐步建立非学历教育培训的“专家库”,打造稳定长期的培训团队。可以采取聘任兼职教师的方式,对象不仅可以是来自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甚至可以是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具备行业从业经验,他们的加入对非学历教育实践技能培训的短板是必要补充,有助于受教育者理论知识更新和职业技能提升双重目的实现。二是开展非学历教育管理岗位再培训再教育,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非学历教育部门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发扬务实严谨作风,切实提升工作质量,用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助力非学历教育发展。三是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非学历教育教学评价考核、职称评审和教师工资分配制度,细化岗位职责,最大限度调动人员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工作热情,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四是增强教师新媒体应用能力,系统学习课件制作、网上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在非学历教育培训中广泛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之,地方应用型高校要适应新的时代发展之需,改变传统办学观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学校自身学科专业优势,锤炼专业化人才队伍,创新发展思路模式,打造一流特色品牌,不仅可以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还对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非学历受教育者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