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书》校勘商兑六则

2022-03-03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王越世说宋书

李 建 华

(鲁东大学 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

中华书局标点本《晋书》出版于1974年,在当下通行的《晋书》版本中校勘最为精良,对于书中存在的问题,校勘者以“校勘记”的方式附于每卷的末尾。笔者通过爬梳诸种史料,对涉及地名、人名的六则“校勘记”进行了考辨,以期有裨于《晋书》的研究。

一、卷十《安帝纪》:(隆安三年)冬十月,姚兴陷洛阳,执河南太守辛恭靖(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下同。第252页)。

校勘记[八] 辛恭靖 原作“辛恭静”。周校:“恭静”当照本传作“恭靖”。按:《通鉴》一一一、《通志》一〇下亦作“恭靖”,今据改(第271页)。

沈约《宋书》卷一《武帝纪上》:“(刘)混生东安太守靖,靖生郡功曹翘,是为皇考。”[1]1辛恭靖乃晋末人,刘宋史官避宋高祖祖讳,改称恭静,唐初史官因袭之,脱漏改回。《晋书》非独《安帝纪》作辛恭静,卷六七《郗恢传》亦误作“辛恭静”,但卷八七《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卷八九本传、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下》皆作辛恭靖。据《晋书》谢安本传,安谥号文靖,但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规箴》最末“桓玄欲以谢太傅宅为营”称谢安为“文静”(1)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思贤讲舍堂刻本《世说新语》附录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按:今传宋本《世说新语》均作“文靖”,盖宋人改回。《世说新书》乃《世说新语》原名,此不赘述)究其原因,当因《世说新书》作者刘义庆避曾祖刘靖讳,(按:刘义庆为宋武帝刘裕弟道邻次子)改“静”为“靖”也。

晋人入宋者,名犯高祖祖讳者,皆以字行或改称静。《宋书》卷四五《向靖传》:“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河内山阳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改称小字。”[1]1373又卷五四《孔季恭传》:“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故称字。”[1]1531《晋书》卷七九《谢奕传》奕子“靖”,同卷《谢尚传》作“静”,但新出土之《谢珫墓志》作“靖”[2]34,可证作“静”之误。

二、卷十《安帝纪》:(义熙九年)冬十二月,安平王球之薨(第264页)。

校勘记[三八] 安平王球之薨 上年云“武陵王季度薨”,球之为季度子,作“安平王”误,《元四王传》并可证(第274页)。

校勘误,此“球之”乃重名也。安平王与武陵王皆有名“球之”者,且生活时代相仿。武陵王球之入宋时仍在,《晋书》有明文载录。卷六四《武陵忠敬王遵传》:“及晞追复封武陵王,以遵嗣,历位散骑常侍、秘书监、太常、中领军。桓玄用事,拜金紫光禄大夫。……义熙四年薨,时年三十五,诏赐东园温明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策赠太傅,葬加殊礼。子定王季度立,拜散骑侍郎。薨,子球之立。宋兴,国除。”

晋宗室重名者甚多,既有同宗兄弟,又有叔侄辈,甚至祖孙辈,依据《晋书》,笔者统计如下:安平王祐与汝南威王祐;中山王缉与高阳王缉;新蔡王晃与下邳王晃;乐城王融与淮陵王融;谯王承与南宫王承;新蔡武哀王腾第三子绍与晋明帝绍;武陵王遵与辽东王遵;安平贞王邕世子崇与新蔡王崇;南顿王宗次子超与淮陵王超;谯王恬次子恢之与高密王恢之。

三、卷二九《五行志下》:(惠帝元康)三年四月,荥阳雨雹。六月,弘农湖、华阴又雨雹,深三尺(第874页)。

校勘记[二] 湖 原作“湖城”。周校:“城”衍文。按:《地理志上》及《宋志四》并无“城”字,今据删(第910页)。

校勘疏略,妄改旧籍。

晋代单名县加“城”字而称之者颇多,在当时成为一种习惯称谓,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不必出校。《五行志下》“湖”作“湖城”并非孤例,卷六七《郗恢传》、卷八四《杨佺期传》、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卷一一九《姚泓载记》皆作“湖城”,《晋书》“校勘记”皆未出校。弘农郡湖,《宋书》卷四五《王镇恶传》亦作湖城,《隋书》卷三〇《地理志》“河南郡”条云:“阌乡:旧曰湖城,开皇十六年改焉。”[3]834《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河南道”条云:“湖城:汉湖县,后加‘城’字。乾元元年,改为天平县。大历四年,复为湖城。”[4]1430湖何时改称湖城,无明文记载。《晋书》关于湖城的记载无一例外为东晋十六国之事,姚兴、姚泓为后秦君主,生活于东晋后期,郗恢、杨佺期与后秦交战皆发生于此时,《晋书·载记》提到弘农郡湖县,全部称作湖城,据此可知,至少在东晋后期,弘农郡湖县已经被普遍称作湖城县了。

以《晋书》之《地理志》和其余诸志传做对比,单名县称某城者,笔者统计如下(括号内数字表示出现次数):

司州:河南郡巩(1),弘农郡湖(7)、陕(9),河内郡怀(5),魏郡邺(37);

豫州:梁国项(9)、陈(1),鲁郡卞(1),弋阳郡邾(17);

雍州:京兆郡郑(4),扶风郡郿(3)、雍(6)、汧(2);

荆州:南阳国宛(5)、雉(1),顺阳郡酂(3)。

冀州:中山国唐(1);

幽州:燕国蓟(15);

并州:太原国盂(1),上党郡潞(1);

秦州:天水郡冀(2);

益州:蜀郡繁(1)、郫(4);

青州:城阳郡莒(6);

徐州:彭城国留(4),东莞郡广(11);

扬州:庐江郡皖(5)。

上述二十七单名县,《晋书·地理志》外出现,部分或全部称作某城,“校勘记”皆未出校。魏晋之后,单名县有双名化的倾向,最常见做法是单名后加城字。如项、邺、蓟、冀等县,自《宋书·郡国志》与《魏书·地形志》起,皆称作项城、邺城、蓟城、冀城,不再以单名行。

四、卷四九《羊聃传》:先是,兖州有八伯之号,其后更有四伯。大鸿胪陈留江泉以能食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以大肥为笨伯,散骑郎高平张嶷以狡妄为猾伯,而聃以狼戾为琐伯,盖拟古之四凶(第1383页)。

校勘记[一二] 史畴 《斠注》:“《御览》三七八引《晋中兴书》‘史畴’上有‘陈留’二字。江泉、张嶷皆有郡名,此疑脱。”(第1387页)

校勘冗余。江泉、史畴、高平、羊聃同为兖州人,州人号为四伯,即“兖州四凶”,与褒义之“兖州八伯”相对而言。羊聃泰山郡人,因本传已明之,故不重出。江泉、史畴同为陈留人,江泉据前,故史畴之籍贯承前而略之,重出则失简洁。如本传言及“八伯”时云:“时州里称陈留阮放为宏伯,高平郗鉴为方伯,泰山胡毋辅之为达伯,济阴卞壸为裁伯,陈留蔡谟为朗伯,阮孚为诞伯,高平刘绥为委伯,而曼为濌伯,凡八人,号兖州八伯,盖拟古之八隽也。”蔡谟、阮孚同为陈留人,蔡谟已言陈留人,故阮孚之籍贯承上省之。南宋汪藻《世说叙录》卷上引《世说新语》南齐敬胤注共五十一条,其“王丞相过江”条有“兖州四伯”,材料出处不明,史畴籍贯亦承上略之。

笔者按:江泉,“泉”当作“渊”,初唐史官避高祖讳改。汪藻《世说叙录》卷上引《世说新语》南齐敬胤注与《太平御览》卷三七八引《晋中兴书》皆作“江渊”。

五、卷五九《东海王越传》:越唱义奉迎大驾,还复旧都,率甲卒三万,西次萧县。豫州刺史刘乔不受越命,遣子祐距之,越军败(第1623页)。

校勘记[二〇] 遣子祐距之 越子未闻有名祐者。据本卷《汝南王传》,汝南威王名祐,“永兴初,率众依东海王越,讨刘乔有功”云云。“子”字疑误(第1629页)。

校勘误。祐乃豫州刺史刘乔之子,而非东海王司马越之子,《晋书》之《东海王越传》及《刘乔传》二传所载甚明,校勘此误过于疏阔。

卷五九《东海王越传》曰:“豫州刺史刘乔不受越命,遣子祐距之,越军败。范阳王虓遣督护田徽以突骑八百迎越,遇祐於谯,祐众溃,越进屯阳武。山东兵盛,关中大惧,颙斩送张方首求和,寻变计距越。”三王交争,河间王颙控制关中和洛阳,西迁惠帝于长安,东海王越为控制朝政,唱义山东,率众讨河间王。豫州刺史刘乔支持河间王颙,率众抵御东海王越西进。乔军先胜于萧,后败于谯,谯败,乔南奔南阳,关中震动。祐为刘乔子,若解为东海王越子或汝南威王则行文不通。

刘乔与东海王越交争,亦见于本书卷六一《刘乔传》,所记甚详:“时河间王颙方距关东,倚乔为助,不纳其言。东海王越移檄天下,帅甲士三万,将入关迎大驾,军次于萧,乔惧,遣子祐距越於萧县之灵壁。”

六、卷七五《袁悦之传》:袁悦之字元礼,陈郡阳夏人也(第1975页)。

校勘记[四] 袁悦之 《王恭传》《世说·谗险》及注引《袁世谱》并无“之”字(第1996页)。

笔者按:卷八四《王恭传》校勘记[一]亦云:“袁悦之 各本作‘袁悦’,今从宋本,与本传合。”(第2202页)校勘两出,但校勘者未阐释异说形成之缘由。

东晋南朝人名后之“之”字甚为常见,一些世家大族普遍存在不避家讳的情况,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对此如何解释?“陈寅恪从《魏书》与《北史》记寇谦之之名字有异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以为《北史》中只记作‘寇谦’,‘之’字并非脱漏,此字实为道教徒的一种标志,故可省略;然若同用一字,家族之中亦不以为嫌犯。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5]17-18。据陈寅恪先生之说,袁悦之盖为天师道信徒。

东晋南朝之人名后省之者,不胜枚举。《晋书》卷七三《庾冰传》庾廓之,《宋书》卷五三《庾登之传》作庾廓;《晋书》卷七四《桓石绥传》傅歆之,卷九九《桓玄传》与《宋书》卷七八《萧思话传》及《南史》卷十六《傅弘之传》皆作傅歆;《晋书》卷十《晋安帝纪》阮腆之,卷四九《阮裕传》作阮腆;《晋书》卷七七《顾悦之传》传主顾悦之,《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条及注引《晋中兴书》、“顾长康从会稽还”条注引丘渊之《文章录》皆作顾悦;《晋书》卷八四《殷仲堪传》与《南史》卷二七《殷景仁传》之殷茂之,《晋书》卷十《安帝纪》、《宋书》卷十四《礼志一》及卷二三《殷景仁传》皆作殷茂;《晋书》卷七四《桓冲传》与卷七九《谢玄传》之张玄之,卷七五《王忱传》与卷七九《谢安传》及卷九六《王凝之妻谢氏传》皆作张玄;《晋书》多次出现之高雅之,《宋书》卷一《武帝纪》作高雅,但卷二五《天文志》、卷四七《刘敬宣传》又作高雅之。

猜你喜欢

王越世说宋书
象牙为什么长在嘴外面
向日葵为什么会跟着太阳转?
一顶花草帽
我的新伙伴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看“世说学”的这方里程碑
《世说新语》书名新考
中国手机二维码之父:苦撑6年盼到移动支付潮
My Winter Vacation Plan
宋书寒吴焕琴招贴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