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的百年历程及其经验

2022-03-03潘建屯牟凤桃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斗争党中央中国共产党

潘建屯,牟凤桃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肩负着如何带领饥寒交迫的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历史重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牢记自己的宗旨和使命,带领广大人民探索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贫困之路,在一个十四亿人口大国消灭了贫困问题,取得了伟大的反贫困斗争的胜利。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创造了世界减贫奇迹,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样本。当前,中国已经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系统梳理与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反贫困斗争的经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开天辟地的反贫困斗争:为实现反贫困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近代中国,外无民族独立,内无民主制度,广大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民众生活水深火热。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伊始,面对艰巨的斗争形势,深刻认识到要想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其首要任务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回首百年图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展开激烈斗争,找到了一条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道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对革命老区实行土地革命,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积贫积弱的生存状况。

(一)推翻“三座大山”,为反贫困斗争扫清了根本性的制度阻碍

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提出,中国的贫困问题主要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制度造成的[1]429。这一科学判断指明,要解决我国贫困问题,首先要剔除我国旧的社会制度和枷锁。有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根本任务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历了28 年的浴血奋战,展开了一系列扫清制度障碍的斗争。展开而言,1924 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口号的“大革命”运动,以国共联合的形式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1927 年掀起土地革命的狂潮,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旗帜,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1937 年中国共产党制定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国民党合作展开全民族抗日战争,经过长期激烈的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45年,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反动统治展开了长达三年多的解放战争。194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终占领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由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完成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我国近百年来惨遭“三座大山”侵略与压迫的悲惨命运,也结束了国家战乱频发和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反贫困斗争扫清了制度障碍,为全国开启反贫困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革命老区开展“土地革命”,为中国农村反贫困斗争提供了成功样本

毛泽东多次强调“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全党必须认识这一点。”[2]78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认识到,农民之所以贫穷,其根源是不合理的土地所有制。鉴于当时的国情世情,只有通过变革农村生产关系来解放农村生产力,不断激活反贫困的内生动力,才能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极度匮乏的状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初步探索。1928 年,湘赣边界政府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并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3]1929年4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规定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改正[4]185-186。同年,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该决议明确规定,在原耕地基础上以抽多补少的原则分田地。会后,在短时间内解决了50 多个区500 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由此,其他各根据地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经过三年多的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贫苦农民基本上形成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制定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土地法规,使得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生产生活得以改善。此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土地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范围内农业生产遭到毁灭性破坏,粮食产量大幅减低。在此背景下,1937 年8 月25 日,党中央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为了保证“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贯彻,1939年2 月1 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4 月4 日由边区政府颁布实施。该土地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边区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使减贫效果十分明显。据有关资料统计,贫农所占户数比例由48.95%降至42.12%,所占土地比例则由18.98%上升为20.5%,每户平均占地由4.57 亩提高为4.69 亩[5]。陕甘宁边区作为土地政策的试验区,为其他革命老区做出了示范。1948 年,东北解放区在短时间内扩大了耕地213.6万垧,粮食平均产量增幅达28%[6]。除此之外,华东解放区在短时间内也恢复了农业生产,华北解放区平均获得七成年景,晋绥解放区平均获得八成年景[7]。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8]。具体而言,我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同时,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政策,这对于解决农村赤贫现状起到了关键作用。反贫困斗争早期探索的土地改革运动,不仅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政治基础,还使革命老区的广大农民群众拥有了生产资料,解决了当时革命老区绝大多数农民极端贫困的问题,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反贫困斗争之路提供了光辉典范。

二、改天换地的反贫困斗争:为实现反贫困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我国近百年来长期受人欺凌的局面,使我国获得了相对和平的生产环境。然而,长期的战争创伤,使得我国国民经济遭到毁灭性打击。有鉴于此,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提出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同时,党中央开启现代工业建设,改变我国现代工业“一穷二白”的现实局面,进而解决了我国城市人口的贫困问题。

(一)在全国推行“农村土改”,彻底清除了导致农民贫困的所有制障碍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作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条件限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据资料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地主和富农阶级依然占有我国大部分的耕地,而广大贫雇农只拥有14.3%的耕地,户均仅有3.6 亩[5]。为此,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正式通过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指出了土地改革运动的根本目的,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9]370随后,在全国范围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展开了土地改革,至1952 年底全国累计90%以上的农户完成了土地改革,基本上消除了农民无地的情况,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经过全国劳动人民的努力,粮食总产量从1949 年的11 318.4 万吨,增加到1952 年的16 393.1 万吨,增长44.8%[10]411。数据表明了土地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行使粮食总产量增加,促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

1953 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对个体经济制度和少数富农经济进行打击,在生产资料合理分配与劳动力的融洽结合之下,我国农村农业发生了突破性变化。到1955 年5 月,参加各种互助组织的农户由1951 年底的2 100 万户增加到7 000 万户,有80%以上的合作社增产,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10]428。1959 年,由于自然灾害和党中央方针政策失误,打乱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正常秩序,导致我国粮食产量仅相当于1954 年的水平。有鉴于此,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农业生产的条件,还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直接救济深度贫困地区的赤贫农户,解决了部分农户基本生存问题。1976 年,我国新增人口接近4亿,而同期人均粮食占有量提升了197 斤,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 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11]。

总之,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打赢了这场“农村土改”攻坚战,彻底清除了导致农民贫困的所有制障碍,使绝大多数农民获得了生产资料并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

(二)建设“现代工业”,使绝大多数城镇居民摆脱贫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鉴于我国现代工业“一穷二白”的局面,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而展开了现代工业建设。一方面是以建设现代工业来解决城镇居民贫困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为全国脱贫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七届二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工作中心转移到城市来,并强调通过城乡兼顾模式,即“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模式”[12]138来推动我国现代工业建设。

在借鉴苏联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我国实施了以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2 年,中共中央指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13]1080,“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14]313,为此国家决定将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的建设。1957 年底,我国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工业总产值704 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 年的43.1%上升到56.7%[10]481,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 年提高24.5%,其中城镇居民比1952 年提高了31.7%,现代工业建设使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有所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中央接着推进了4 个五年计划,直到最后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独立和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为全国脱贫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8]。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促使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为我国现代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工业化道路促使一大批新兴城市产生,这不仅从整体上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步伐,而且为我国反贫困斗争拓宽了方式和积累了经验。但是,这一时期的五年计划并没有解决我国所有人的贫困问题,截至1978 年,我国还存在2.5 亿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三、翻天覆地的反贫困斗争:为完成反贫困提供了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十年时间里,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经验,但整体说来,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温饱问题没有得以解决。有鉴于此,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实现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党中央坚决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使广大农民摆脱了贫困。同时,大力推进城市体制改革,建立城市扶贫制度,使广大城镇居民走上了富裕之路。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反贫困斗争征程中的转折点,成为我国反贫困斗争史上的关辉一页。

(一)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使广大农民群众摆脱了贫困

1978 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党中央进一步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邓小平强调:“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15]161,由此打响了我国反贫困斗争历程中的关键一战。

1980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了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种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粮食产量的增长。据统计,1984 年粮食产量达到4 073 亿公斤,人均393 公斤,接近世界人均水平[10]717。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也加快了我国农村减贫的进程,具体来看,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5.6 个百分点,总共有12 200 万人摆脱了贫困[16]13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促使了大量乡镇企业产生,1984 至1988 年,乡镇企业由481.2 万个增加到773 万个,增长60.7%[17]366,乡镇企业数量增加推动了小城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但是对于资源匮乏、历史遗留致贫因素复杂的地区,贫困问题依旧严峻。1986年,党中央颁布了《关于成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的通知》,专门针对区域性贫困问题提出扶贫规划与方针,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部分人的温饱问题。1994 年,党中央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该文件旨在用7 年时间,解决8 000 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这部分人的贫困问题并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到2000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 209 万人,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 3.5%左右[10]815。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和解决极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党中央于2001 年颁布了《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年)》,确立将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为扶贫主战场,以15 万个贫困村为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整村推进的参与式扶贫[3]。在这个过程中,党中央始终坚持“造血式”的扶贫理念,并不断鼓励农民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2012 年,按照当年的扶贫标准,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减少至9 899 万,贫困发生率降到10.2%[18]。数据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不断激发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使广大农民群众摆脱了贫困。

(二)大力推进城市体制改革,使广大城镇居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也开始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探索。这一时期我国城市改革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重视市场调节作用,由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再到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从局部试点到全面展开推进。在整个过程中,党中央建立了大量城市扶贫制度,使广大城镇居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在大力推进城市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党中央建立了大量城市扶贫制度。首先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党中央强调适当放宽企业的经济自主权,通过激发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大量企业产生。1979 年底,全国试点企业扩大到4 200 个,1980 年6 月发展到6 600 个,约占全国预算内工业企业的16%左右,产值和利润占60%和70%左右[10]695。其次是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党中央鼓励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在新的政策指引下,还出现了全民、集体和个体联营的经济形式。据统计,1978—1982 年,城市集体企业共安置就业人员1 237.9 万人,个体劳动者从15 万人增加到147 万人[19]246,这些经济形式解决了城镇居民的就业问题,为走上富裕之路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资独营的经济形式也开始出现,这不仅拓宽了广大城镇居民收入渠道,而且打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接着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党中央给予特殊政策创办经济特区,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和扩大对外技术交流的方式来发挥其优势,试验区在短时间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1980—1984 年,经济特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7 亿美元,占全国的40%以上[10]725,这一举措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我国的改革开放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随后,党中央放宽了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城市扶贫制度,城市改革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扩展。据统计,1984—198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3 年的564.6 元增加到1988 年的1 180.2 元,居民消费水平由1983年人均315 元增长到1988 年的684 元[10]748。在全面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阶段,整体上也加快了我国反贫困进程。20 世纪90年代中期,基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行政体制调整,党中央更加重视城市扶贫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城镇居民走上富裕之路。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我国反贫困斗争历程中的伟大转折[8]。中国共产党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不仅让广大农民群众摆脱了贫困,还使广大城镇居民走上了富裕之路。这一阶段翻天覆地的反贫困斗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8]。

四、惊天动地的反贫困斗争:精准扶贫,举国攻坚,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反贫困斗争道路上进行几十年的艰难探索,基本上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但少数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还存在深度贫困问题。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要解决少数农村深度贫困问题。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当前反贫困斗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审时度势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通过转变扶贫方式与贯彻精准路径来解决“老少边穷”地区整体贫困等重点难点问题,立志打赢脱贫攻坚决战。

(一)转变“扶贫方式”,迈出反贫困斗争最后胜利的关键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在“输血式”扶贫模式和“造血式”扶贫模式的扶贫机制基础上,升华提出了“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的理念,这是由粗放型扶贫向精准化扶贫转变的具体表征。该模式是国家根据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定贫困线标准,按标准精准识别出贫困户,并深入调查研究,找出贫困户致贫因素,将贫困进行“靶向治疗”“定向实策”,进而消除绝对贫困。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解决扶贫对象上的精准识别。首先,党中央持续完善建档立卡,着力解决“扶持谁”的问题。2016 年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并对前期监管力度不够和工作机制不完善识别出的贫困户重新复核,力求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化”识别。以便更加全面地掌握贫困人口的特征、致贫因素以及扶贫效果,这对于有效消除贫困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据资料记载,2017 年底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例居高不下,分别超过40%和14%,缺劳力、缺技术的比例分别占到32.7%和31.1%,65 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16%[20]312。精准识别出的贫困对象,有利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贫困问题,这成为反贫困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步。

然后,党中央强化干部驻村帮扶,着力解决“谁来扶”的问题。根据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出来了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等基础问题,选派近百万名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实现对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最后,为了落实精准扶贫举措,着力解决“怎么扶”的问题,党中央强调各地必须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从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路径,因地制宜推进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基于此,党中央提出发展产业脱贫、易地搬迁脱贫、劳务输出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发展教育脱贫、医疗救助脱贫、低保兜底脱贫和资产收益扶贫等多项脱贫方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致贫因素,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

至2017 年底,全国共完成589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生态保护扶贫安排28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担任护林员,旅游扶贫覆盖23 万个贫困村,电商扶贫在428 个贫困县开展试点,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规模约700 万千瓦,脱贫成效不断显现[21]198。实践证明,党中央将扶贫方式由粗放型转向精准化,因地制宜推进因村因户因人施策,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二)实施“六个精准”与“五个一批”,确保反贫困斗争取得最后胜利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党中央明确了当前我国绝对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原因。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了实施“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为核心内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具体而言,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与以往扶贫理念不同的是,这六个方面精准,要求在有限的资源内实现脱贫效益最大化,进而达到扶贫工作的针对性与精准性,践行了“扶真贫、真扶贫”的初衷,最终实现“一对一”式精准帮扶。同时,通过“五个一批”的路径,来完成现存贫困户的扶贫工作,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该路径从分类脱贫的视角出发,各项决策在责任体系下得以落实,确保了反贫困斗争取得最后胜利。

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 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22]5,全面打赢了我国脱贫攻坚战。总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8]。

五、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是带领全国人民不断与贫困作斗争的百年。具体而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开展“土地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打赢“农村土改”、建设“现代工业”,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最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准扶贫,举国攻坚,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的脱贫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反贫困斗争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同时也积累了反贫困斗争的丰富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斗争的根本保证

百年来,我国反贫困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关键一点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将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凝聚成万众一心的力量,不断与贫困作斗争,并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反贫困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主要倡导者、引领者、推动者。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我国处于外无民族独立、内无人民民主的现状,全国人民在三座大山的长期压迫下,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中国共产党作为新的组织,凝聚起革命力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和反革命派作斗争,扫除了封建制度残余,逐步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迎来了长时间相对和平的生产环境,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逐步解决了大多数城镇居民的贫困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得以提高,进而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使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消除了绝对贫困,打赢了脱贫攻坚总决战,使中国人民强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贫困斗争的百年历程中,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目标要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并把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基于此,在党坚强的领导核心之下,经过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最终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进一步强调,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另一历史任务,是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仁人志士的领导核心,没有党坚强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不可能取得胜利。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也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反贫困斗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动指南;始终培养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始终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反贫困工作的出发点。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一直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在实践中集聚亿万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克服反贫困道路上的各种致贫因素,最终取得反贫困工作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所在。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反贫困斗争的根本出发点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简单来说,我国反贫困斗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总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的百年历程,不难发现,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到具体行动之中。展开而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在革命老区开展土地革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扫除封建土地残余和恢复国民经济,党中央在全国全面推行农村土改和开启现代工业建设;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中央坚决推进农村和城市体制改革,推进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由此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为解决少数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深度贫困问题,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反贫困斗争,可以看出,党中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22]8。这些话语以及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反贫困斗争的根本出发点。

依靠人民群众并相信人民群众来推进反贫困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反贫困斗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并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根源。毛泽东同志曾经也多次谈到,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也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主力军[23]584,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邓小平同志更是多次强调,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24]142。可见,反贫困斗争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更要主动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与呼声,而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过程中做到了这一点。纵观全球而言,我国致贫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其他国家没有出现过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贫困的艰辛历程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反贫困斗争的根本出发点,中国的反贫困工作才能在较短时间内举世瞩目的成效。

(三)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是反贫困斗争的成功之道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最终胜利。当然,在解决人民群众普遍贫困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方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富经验。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了救亡图存展开激烈斗争,最终推翻三座大山,为我国反贫困斗争奠定了根本社会条件。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农民是无产阶级的最可靠的同盟军,于是颁布了很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件,力求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基本生存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结合当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现状,大胆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鼓励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使全国各族人民的贫困问题得以解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本国国情出发进行了不懈努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显著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25]9。要如期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必须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找到解决少数农村深度贫困问题的有效办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理念。并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条件进行深入分析,实施了“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反贫困斗争方略,最终确保我国反贫困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百年反贫困斗争的历程中,始终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和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不同时期我国国情世情的变化,做出了恰当的反贫困方案,在不同艰难形势之下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诚然,在整个反贫困斗争历程中,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是反贫困斗争的成功之道,这一点也是我们党开创的独具中国特色反贫困之路的关键所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坚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来解决贫困问题,这不仅仅解决了中国百年贫困问题,更是为其他反贫困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样本。

猜你喜欢

斗争党中央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