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赋能视角下中西部高校课程的跨界融合

2022-03-03廖婧茜

现代大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西部课程体系课程

廖婧茜

中西部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建设不仅关系到中西部高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在自主探索与国家政策支持的协同推进下,中西部高校的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囿于自身优势资源短缺、结构布局失衡、地理位置偏远、文化建设落后等劣势,中西部高校的课程建设一直未能取得长足进步。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1]随着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将有可能化劣势为优势,为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带来新机遇。正如塞尔登(Anthony Seldon)所说:“教育的第四次革命正在悄悄兴起”。[2]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和智能技术等新技术将为教育书写新的篇章,为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作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将新技术与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充分发挥技术赋能教育的优势,把握好新的发展时机,是新时代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的关键任务和着力点。

一、“造血”不足: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的困境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双一流”建设以及国家“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扶持为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迎来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西部教育走出“囚徒困境”。然而,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依旧存在“输血”有余、“造血”不足等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第一,观念和思维陈旧,课程革新意识不强。中西部高校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缺乏主动改革的创新精神。这种情况被称为“西部意识”,即人们囿于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维认知。这种意识思维和改革政策的强制干预叠加,导致现实的课程改革存在价值异化和形式主义问题,主要表现为改革“雷声大,雨点小”;重理论,轻实践;热衷追求“大而全”和“高层次”的课程建设;未将课程发展与高校自身条件、市场需求相结合;高校专业平台建设、专业培养目标不能与人才培养趋势相一致,造成人才培养与就业岗位脱节等。“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首先需要走出‘价值陷阱’,破除‘西部意识’对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思想束缚”。[3]

第二,技术、人才欠缺,课程改革困难重重。中西部高校与东部高校相比,课程模式改革相对滞后。一是中西部高校市场敏感度较低,新课程模式内化吸收缓慢。如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课程信息化改革是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之一,但是,由于中西部地区信息技术基础薄弱,设施设备尚不完备,致使课程信息化建设实效不佳。二是中西部高校人才流失严重,课程模式改革缺乏动力。中西部高校人才留续力差,中西部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导致现有科研队伍、教师队伍的任务更加繁重,课程改革的精力、能力、活力不足。教师疲于应付各种实务,对务虚导向的工作创新、教学创新、科研创新的研究不够,而课程的改革创新往往依赖于管理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依赖于科研创新的反哺。与东部高校相比,西部高校技术与人才缺乏,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阻力。

第三,发展方向不明确,课程文化缺乏特色。中西部高校对课程的内涵剖析不够,自我认识不深,中西部高校课程的校本经验、特色经验不足。不少中西部高校效仿东部等发达地区的课程模式,甚至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改革的方向。突出表现在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下”未立足特色,“上”未涵盖前沿。如今,转型发展、新工科和产教融合[4]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举措,而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并未立足区域特色,打造有本土特色的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方案。此外,中西部高校未能将推进高校课程建设内涵式发展作为提升大学综合实力的动力源泉,而使用水土不服的“连环套式”章法,使高校毕业生难以获得有社会认同感、适应未来社会的就业环境。

二、技术赋能: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的全息转换

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赋能成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趋势。[5]赋能最早是心理学词汇,指赋予能量、给予帮助,后被广泛运用到管理学、信息学等领域,衍生出企业赋能、技术赋能等词语。技术赋能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使得组织和个人能够更加敏捷、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指出,全国各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6]美国从2004年开始发布的《地平线报告》是高等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参考。国内有学者对2004年至2021年《地平线报告》预测的、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进行编码,将其分为学习技术、使能技术、可视化技术、数字化策略、消费者技术、社交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7种类型,每一技术类型下又包含10余种具体的技术名称,直观展示了新兴技术的广泛性、多样性。[7]未来技术全息关联教育领域,为中西部高等教育摆脱滞后发展困境提供机遇和可能,这意味着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亟需从课程理念、课程模式、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实现技术赋能的全息转换。

(一)从知识观到信息观的课程观念转变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为中西部高校课程从传统的知识观到智能社会的信息观转变提供了现实可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使“在线课程”“云课程”等网络课程成为重要的学习手段。此外,在线授课软件得以迅速推广和普及。大量的课程类别、海量的课程内容、丰富的课程模块因为信息技术的高效便捷推广,满足了学习者的知识需求。换言之,智能社会的学习更加重视信息获取方法的学习,传统的知识内容传授因信息技术的强大储存力和兼容力变得更加便捷。这一客观现实,推动课程建设要从知识观走向信息观。一是注重方法性课程的建设。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知识信息的储存与提取、机械指令的识别与执行等技术不断更新,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海量,这要求高校的课程不能偏重知识的传授,而需要信息获取方法的传授。中西部高校如果可以优先占领这种方法性课程的霸主地位,则可能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从底部的整体超越。二是注重个性化课程开发。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云计算、互联网等共性赋能技术能调动海量的教学资源,创设智慧化学习环境,为课堂互动提供条件,这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便利。换言之,个性化课程的规模化和模式化要以信息化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个性化即信息化。中西部高校要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兼容力,开发个性化课程。转变课程观念,推动中西部高校从局限于传授知识内容转向筛选信息方法,以此实现中西部高校课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二)从单一到多元的课程模式变革

中西部幅员辽阔、区位不同、民族多样、基础各异,课程模式变革也要立足泛在的教育差异和教育背景,尊重课程模式的差异化和多样化,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的同质化安排,以未来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课程模式的多元变革。中西部高校的传统课程时空固化、内容僵化和受众单一,智能终端、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发展为中西部高校课程模式变革突破时空局限提供可能,为课程模式从“一”到“多”提供实践策略。一是加强混合课程建设。第5代移动通讯技术等通信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拓展现实技术能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拓宽课程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为线上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发展创造可能,从而为学习者提供更灵活的课程选择。此外,大规模的线上和混合课程建设,能够打破校际的课程壁垒,共享开放的教育资源,在扩大优质课程受众群体的同时,促进校际交流和优势互补,实现课程的共建共享。二是加强沉浸式课程建设。在校企合作、产教合作面临较高的社会成本和沟通成本的情况下,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拓展现实技术的应用性,展开多元的沉浸式课程,增加虚拟应用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改善线上或混合课程学生参与不足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对应课程的学习之中。新技术的介入为课程模式的变革搭建了时空框架,线上或混合的方式创设泛在化的学习环境和无缝化的学习空间,为高校课程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完善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从分散到模块组织的课程体系重构

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要利用未来技术的整合力将分散的课程结构进行模块化组织,构建更加灵活的课程体系。大数据、微证书等新技术的发展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提供了适切选择。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运用大数据“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巨大的数据价值”[8]四大特征服务教育领域。实际上,大数据的整合,也是课程的整合。一方面,中西部自身课程建设滞后,可以通过数据库、课程平台等线上课程资源与线下课程资源整合实现课程的模块组合,这是解决自身创新动能不足的有效方式,即创造性模仿。另一方面,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准确把握就业市场的人才素质要求和学生个体的现实发展需要,进而实现课程的应用整合、需求整合,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模块组合,完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此外,微证书的发展为课程类型的拓展以及课程认证方式的更新提供了思路。微证书以灵活便捷的方式为学习者的能力发展提供证明,激励学习者突破传统课程体系的边界,自主自由地结合个人发展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的课程,在满足个体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同时倒逼高校吸纳多元课程主体、调整课程结构、变革评估方式,实现课程体系的最优化。

三、跨界融合: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的未来走向

新技术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的发展困境亟待在技术赋能的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中统筹破解。《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中国要优化教育资源区域布局,加快中西部高校基础工程建设,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9]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一领域的知识已经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跨界融合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在技术加持的背景下,中西部高校要注重通过技术赋能加强课程内涵建设,通过思维、资源和文化的跨界融合,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凸显特色,实现中西部高校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技术融合促进跨界知识的联动耦合

未来技术是一种融合多学科的应用技术,其技术手段的核心在于融合,这也是未来中西部高校课程发展的出路。一是要推进学科知识跨界。建立时空集聚、交互协同、动态均衡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打破中西部高校学科、专业以及课程建设的不协调僵局,弱化专业边界,促使未来市场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同频共振。构建时空集聚、交互协同、动态均衡的课程体系,要打破传统割裂的单一技能或知识的课程设置,需要集合数据分析师、机器人管理人员、算法工程师、计算实验员和图像识别工程师等优秀人才,打造“人工智能+跨学科”专业集群,促使学生进行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学习,避免学科知识是不同课程的简单叠加。二是要推进学术知识跨域。高校传统的由知识逻辑主导的学术知识体系需要和社会知识体系进行跨域融合。信息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为这种跨域融合带来可能,中西部高校要充分认识传统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带来的问题,充分把握新技术的优势,打造以区域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立足当下和未来劳动力需求,形成产教并重、人才协同培养和科技协同创新的课程安排。[10]中西部高校的课程内容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应用需求、国家需求,更加专注学生未来职业所需的自组织学习能力的培养,从项目模块、综合技能体系、专业领域等角度设置不同课程模块,充分体现跨学科、跨专业意识。

(二)以技术融合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势互补

面向未来,在技术支持的背景下,中西部高校的课程发展不能仅靠政策帮扶和对口支援,而是要建立东中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共同探索新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共同分享改革成果,真正实现东中西部高校课程资源的优势互补。如青海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尝试线上线下、两地同步的课程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课程采取网络直播的形式,与青海师范大学在同一课堂中共同学习、交流。这些举措无疑是对教育均衡化和课程资源共享的有益探索。随着更加先进的远程教育方式逐渐出现,教师与学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利用虚拟现实、云课程、智能导视系统、自适应学习系统等方式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和有效地参与学习,进而实现东中西部高校课程资源的互利共享。研究发现,数字化社交有利于促进价值共创,其核心要素包括渠道、透明度、降低风险、对话、分享、个性、共鸣等。[11]人工智能还可有效帮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甚至实现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虚拟交互。例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使用人工智能、三维立体游戏和计算机动画等技术开发出智能虚拟环境和平台,通过虚拟的社交互动,使数字化学习环境变成现实。[12]

(三)以技术融合推动课程文化的持续创新

文化作为一种内在于高等教育的“制度”,具有强大的时空伸延性,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的灵魂。而正因为文化内在的强大的时空惯性,导致中西部高校在传统记忆中建立起来的发展现状难以变革,尤其是与学生相关的持续的课程创新文化还未形成。突出表现为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文化不自信,譬如“西部意识”“内陆身份”造成课程僵化。即便是在政策导向下的强制性改革,也因课程创新文化的匮乏致使中西部高等教育向东部等发达地区看齐,未立足自身区域特色和发展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这一定程度上形成西部高等教育的“层次意识”,突出表现为中西部职业本科发展步履维艰。要破除这种文化惯性,创生新的文化内核,需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现实基础抓起,而课程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中西部发展惯性的破除,要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打造新的课程文化,从点到面,自下而上创生课程改革文化;要特别重视教学一线的课程创新发现,从教学实践改革中汲取课程改革养料,不断内聚课程特色、教学特色、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此外,高校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时,要特别重视挖掘、开发、整理和应用虚拟技术、仿真技术、数字技术,借助超真实的、数字世界的学习网络,全面建设系统的课程体系和优质课程资源平台,打造虚拟与现实交融的学习空间,努力走出一条中西部高校后发崛起之路。

猜你喜欢

中西部课程体系课程
“天宫课堂”在中西部青少年中点燃航天梦
让航天梦想在中西部地区扬帆启航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物流大通道中西部的崛起之路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