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规律: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重要遵循
——以昆山市融媒体中心改革发展实践为例

2022-03-03左宝昌金燕博

新闻爱好者 2022年7期
关键词:昆山市昆山规律

□左宝昌 金燕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①这一重要指示,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指明了方向。

全媒体时代,如何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摆在地方管理者、媒体从业者等面前的重大课题。善于把握规律、运用规律,是我们党一直以来领导推动工作的制胜法宝,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强化顶层设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搭建全媒体平台等,都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点。但归根结底,要在媒体融合改革中遵循并运用好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律。

一、规律探寻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②

关于规律,列宁说过:“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者本质之间的关系。”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丁柏铨认为,“新闻传播内在规律是指新闻传播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呈现的规律”。“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与新闻传播规律产生交互作用。”④在媒体融合过程中灵活运用规律,才能进一步增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成效。

规律一:目标引领是推进媒体融合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⑤中宣部明确要求,要努力把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⑥我们要准确把握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确保媒体融合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是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建成主流舆论阵地,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二是提升品牌影响力,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主流媒体的品牌影响力。三是发挥媒介优势,搭建起社区生活场景,进一步延伸社会治理的触角。

规律二:问题导向是推进媒体融合的重点。多年来,各地县级媒体受体制机制束缚、广告断崖式下跌等因素影响,出现了舆论引导能力不足、资金短缺、人才严重流失等问题。以昆山为例,在融合之初,面临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报纸、广电两个单位人员身份复杂,薪酬结构多样,运作模式不同;媒体矩阵分散,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还不够强;传媒资源聚合不够,创收模式单一,造血能力不足;面临专业人才匮乏,传统媒体骨干人才流失、新媒体人才短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急需在组建融媒体中心的过程中予以解决。

规律三: 把握趋势是推进媒体融合的密码。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达10.32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受到挑战。这迫切需要我们以组建融媒体中心为契机,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和全媒体传播体系,把握全息化、可视化、沉浸式、交互式传播特点,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规律四:扭住关键是推进媒体融合的核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⑦而扭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这一关键,应从融合发展最重要、最迫切的核心问题入手。第一,扭住“机制怎么建”这一核心,探索出网络时代、符合全媒体发展的体制框架与机制体系,成为新型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转向的重中之重。第二,扭住“资金哪里来”这一核心,才能为媒体开展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保障,人才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第三,县级融媒体中心不可回避的是“人心如何融”。多家传统媒体合并成为一家,以往的理念、待遇乃至工作方法却各不相同。只有人心统一、形成合力,才能唱响主旋律,不断增强主流思想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规律五:成效是对媒体融合的检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体制机制改革、资源要素整合、全媒人才培养、精品内容生产、先进技术应用、产业经营发展等,融合成效要靠内容生产来体现、综合服务来检验、党委政府和市民群众来评判,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估。一是通过融合转型,其新闻宣传和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能力有无增强,是否赢得党委政府和市民群众“两个满意”? 二是在建设过程中,有没有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否实现“两个效益”双丰收? 三是通过深化媒体融合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是否激发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两个活力”? 四是媒体优质内容产能和采用新技术程度如何,是否实现了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 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实现上述四个方面的平衡和统一,将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改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乘数效应。

二、实践探索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不单单是传统媒体的整合,更是创新,是“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是一场集体制机制、平台构建、流程再造、人才转型的深度再造。⑧

2019年8月12日,昆山市融媒体中心(昆山传媒集团)挂牌成立,由原昆山日报社和原昆山市广播电视台整合而成,为昆山市委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市委宣传部领导,是中宣部重点联系推动、江苏省首批建设试点的县级融媒体中心。2020年5月完成江苏省级验收。旗下拥有第一昆山APP、第一昆山微信公众号、第一昆山网、《昆山日报》、广播、电视以及社区电子屏等媒体平台,形成了“报、台、网、端、微、屏”的全媒传播体系。

(一)遵循融合发展规律,建立“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体制机制

一是组织架构从行政化向企业化转变。探索以现代传媒集团理念重构组织架构,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实现一体化运作。成立全媒体指挥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客户端运营中心、技术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和行政中心六大中心,组建传媒集团六大子公司,形成有昆山融媒特色的全媒体融合发展组织架构。

二是人事岗位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构建现代化企业岗位管理体系,建立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岗位动态管理体系。增设专业晋升通道,实施配套部门预算控编机制。实行轮岗与待岗机动制度,实现人才合理流动。

三是薪酬管理体系由事业化向市场化转变。实施“以岗定薪、同工同酬、量化考核、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市场化薪酬体系及“两级考核二次分配”政策。落实薪酬向创新产品、移动优先项目、重点岗位、核心骨干、一线员工等倾斜。完善融合奖励政策,设立董事长特别奖和融合创新奖励等。

四是组织运行机制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委员会模式”扁平化管理,打破中心和部门、领域和板块的界限。重点打造“中央厨房”采编系统,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全媒传播。推行项目制、工作室、事业部等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以业绩目标为依据的考核奖惩与退出机制。

(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建立导向为魂、内容为王的传播体系

一是坚持导向为魂,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坚持正确方向,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加强导向管理和阵地管控,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重要精神传达制度、重要事项请示制度、重要稿件审核制度、报道舆情研判制度、报道差错问责制度和终审发稿人管理制度等,充分履行主流媒体的喉舌功能。在昆山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昆山发布和第一昆山微信平台推送疫情相关内容2600 余条,阅读量超过7000 万人次,显示出了宣传平台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二是坚持内容为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闻传媒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优质内容。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努力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全媒体产品,把“重要的”做成“需要的”,把“有意义”做成“有意思”,从拼海量向拼质量转变,从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一是打造新闻头条。做到精心策划、精挑细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重大主题报道、重要活动、重大新闻等成为头条重点题材,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二是创作品牌栏目。推出全媒体栏目《对话企业家》,畅通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渠道,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推出广播品牌栏目《我要吐槽》,联动相关部门帮助听众解决问题200 多件。三是提高传播时效。挑选精锐骨干记者派驻到昆山市委办、市政府办常驻办公,第一时间、全面深入做好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和重大主题报道,创新探索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多个区镇分中心的“1+N”架构模式,常态化开展直播,实现了重大新闻及早策划、提前采写、快速编辑、高效审核、及时推送。

三是创新表达方式,打造更多刷屏热传精品。注重移动性、互动性、体验感、服务性、场景化相结合,以碎片化、轻量化的表达方式承载深厚的内涵,在与用户互动中实现表达方式的转换与突破,重构媒体表达体系。2021年1月10日,昆山市融媒体中心率先推出AI 记者“昆小融”并成功将这一IP 形象实现全面融合传播,新闻品牌效应凸显。

(三)遵循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建立移动优先、技术引领的传播矩阵

一是加强客户端建设。上线昆山首个自主可控“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客户端——第一昆山APP,实现本土、国内国际重大新闻实时更新,为用户提供掌上政务、掌上教育、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服务148项,打造24 小时不打烊“数字政务”平台。

二是建强新媒体矩阵。加快做优做强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抖音、快手、B 站等新媒体矩阵,全流程、多平台、高时效、强互动的一体化传播模式逐步形成。第一昆山APP、第一昆山微信公众号、昆山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粉丝用户数超200 万。

三是实行全媒体转型。对原报社广电采编人员进行培训转型,强化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产品的采编力量,打造“一专多能”全媒体人才队伍。目前所有采编人员均具备外出采访一次至少为两个以上平台供稿的能力。

四是技术支撑融媒体。建设具有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能力的智慧媒体数据中台,对照片、视频等素材进行精准识别和智能编辑。启动第一昆山APP 平台二期项目,将海量数据通过可视的、交互的方式进行展示。

(四)遵循人才使用规律,打造“一家人一起拼”的企业文化

一是在人才激励上做“加法”。构建企业化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在岗位晋升方面增设“首席、资深”专业通道;在业绩考核方面加大对优秀人才和突出业绩人员的奖励力度; 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年轻人才琢玉计划”“优秀骨干匠心计划”“青蓝对接精准提升计划” 等人才培养激励计划。

二是在消除思想顾虑上做“减法”。打造“品牌文化”工程,营造文化氛围,凝聚发展共识。实施“队伍提升”工程,通过内部业务交流会,派员赴中央媒体跟班学习,邀请专家授课,提升业务能力。打造“员工幸福”工程,通过搭建党建阵地、提升办公环境、开展关爱行动,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三是在目标引领上做“乘法”。规划远景战略目标,制定五年发展规划,打造全国县级融媒体建设标杆,通过战略驱动促成融合的几何级乘数效应。坚持移动优先战略,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新媒体平台建设方面的投入,重点打造自主可控的“媒体+政务服务商务”平台,不断谋划拓展媒体服务产业链,增强造血功能。

四是在壁垒打破上做“除法”。破除平台壁垒,推动采编力量向新媒体集中、向移动端聚合。破除业务壁垒,重构“策采编审发”流程,形成“统一策划、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全媒传播”的流程格局。破除制度壁垒,在架构整合基础上重构制度体系,完善运行机制,设计全新的运作流程。

三、成效启示

先进理念赋能良性共生媒介生态机制创新,个体探索持续丰富县级融媒改革经验。昆山市融媒体中心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遵循规律、独具特色的媒体融合之路。成立至今,中心高标准完成省级验收,获江苏省首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获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先导单位十强称号,是全国唯一获此荣誉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全国市县媒体融合先导单位20 强”,是江苏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获全国融媒体建设示范单位、江苏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优秀案例、优秀区域融媒综合影响力TOP10,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昆山市融媒体中心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有赖于较好地处理了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体制机制改革和队伍建设的关系、内容与技术的关系等。在此,依托昆山市融媒体中心的具体实践,我们尝试做一些规律性总结,供学界和业界参考。

(一)领会好“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关系,在“两个满意”中检验“融”的成效

县级融媒体中心植根基层沃土,要坚持在引导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在党委政府和市民群众的“两个满意”中检验出媒体融合改革的成效。三年来,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一方面在聚焦主责主业上,用更多有速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精品,讲好昆山故事。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建设成效连续三次写入昆山市委全会报告并纳入昆山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在全市综合考核中被评为第一等次。另一方面,在走好群众路线上,为市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第一昆山APP 生活服务功能不断优化,上线一年下载量突破120 万,注册用户数超40 万,获评2021 区域融媒创新发展最佳客户端TOP10。中心承办的广场舞大赛吸引1200 支队伍、2 万名市民参赛。

(二)把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两个丰收”中检验“融”的成效

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良性互动。三年来,昆山市融媒体中心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一方面,承办重大活动,打响融媒品牌。积极承办对话 “昆山之路”、政协问政、发放消费券、“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新春晚会”、“双12 苏州购物节”和沪苏同城“五五购物节”昆山狂欢购活动等系列活动。另一方面,探索多元经营,增强造血功能。做好“媒体+产业”大文章,完善产业链规划设计,布局前沿平台项目。组建文化传播、影视发展、才艺培训、资产管理、商贸服务、数字传媒六大子公司,开展多业态运营,培育壮大“传媒+”产业集群。成立琼花影视工作室,2021年共完成宣传片50 多部、实现创收1000 万元。

(三)统筹好“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在激发“两个活力”中检验“融”的成效

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激发人才队伍活力。三年来,昆山市融媒体中心积极推进组织架构、生产流程、人事制度、薪酬体系、绩效考核等综合性改革,一方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组织、流程、人事、薪酬与绩效等全方位重构企业化管理运行体系,出台的《昆山市融媒体中心(昆山传媒集团)薪酬与绩效改革实施方案》,在第一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以98.5%的赞成率高票通过。另一方面,激活人才动力源,开展中层干部和重要岗位竞聘,加快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名评论员等人才培养。干部职工的精气神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21年吸引20 多位人才加入,其中不乏凤凰卫视、浙江广电集团等媒体骨干。

(四)处理好“内容和技术”的关系,在实现“双轮驱动”中检验“融”的成效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内容与技术互为支撑、相互融合,共同构成核心竞争力。昆山市融媒体中心以内容和技术为“双轮驱动”,一方面,在内容生产上,持续扩大优质内容产能,精品迭出,2020年在各级各类好新闻评比中共斩获省级以上奖项19个,2021年在“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数量和层次名列全省县级融媒体前茅;对内宣传有声有色,2022年一季度,昆山发布微信公众号总阅读量突破4700万,其中10 万+微信达112 条,最高单条阅读量突破200 万,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县级融媒体研究中心首次联合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县融中心优秀案例榜单中,昆山市融媒体中心荣获全国县融中心综合影响力优秀案例TOP10 等三个奖项;对外宣传精彩纷呈,中心成立至今,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国家级平台发稿500 多篇次,其中《新闻联播》14篇。另一方面,在新技术应用上,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构建智能化、全媒体传播体系。加强对云技术、大数据、4K/8K、5G、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媒生产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及数字传媒公司实质化运作。

四、结语

总之,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始终本着尊重规律、遵循规律、用好规律的原则,坚持目标引领、问题导向、把握趋势、扭住关键,通过实践检验融合发展成效,形成由内容主导向渠道拓展、平台经营、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良性互动、共生的媒体融合场景,初步描绘出县级媒体融合的发展目标和未来景象。下一步,昆山市融媒体中心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全力打造全国县级融媒体建设标杆,朝着“主流声音洪亮、传播渠道多样、融合个性鲜明、管理科学规范”的全国融媒体样板迈进。

注释:

①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网,2019年3月15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3/15/c_1124239254.htm

②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2014年8月18日,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ovweb/xinwen/2014-08/18/content_2736451.htm

③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38 卷第161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④丁柏铨:《略论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兼及它与新闻传播规律的关系》,《新闻记者》,2015年第10 期,第17-23 页。

⑤张洋:《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网,2018年8月23日,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823/c40606-30245183.html

⑥顾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面启动》,人民网,2018年9月22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22/c1001-30308799.html

⑦李斌、霍小光:《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新华网,2016年2月19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⑧新华社:《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2019年1月25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

猜你喜欢

昆山市昆山规律
黄问琴与昆山腔传承考
《昆山记》版本初探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市“四进四排查” 守群众平安年
昆山市安全学校运行初见成效
昆山市坚持共建共享 争创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