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错题的成因及对策

2022-03-03马玉忠

新课程 2022年3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错题计算能力

马玉忠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上磨小学,甘肃 天水)

计算是小学生必备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计算能力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是学生掌握规范、系统的计算能力的最佳时期,但是大部分家长、教师更加注重难题的攻克,忽略了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所以每次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很多人都将原因归结为“粗心大意”,其实除了粗心大意以外,还有很多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被大家忽视了。计算数学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始终。计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可以发展小学生的分析、创新等能力,并让小学生掌握转化、验证等数学思维方法。不过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生在计算中都出现了问题,如计算准确率低、计算速度慢等,导致他们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却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分析,找到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成因,设计出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错题的成因

(一)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低,经常会出现非常简单的题目却计算错误的情况,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在计算中认真仔细的态度。21 世纪,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已经熟练掌握“20 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连背诵乘法口诀也不在话下。但是他们现在已经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后,许多小学生反而会时常出现难题都对、简单的题被扣分的现象。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计算时将“+”看成“-”,将“÷”看成“×”。尤其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写乘法和除法的竖式时,大多数都能做对,但是在横式上填写计算结果时出现错误。从学生心理角度分析的话,学生出现简单题目却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一些学生产生了畏难、抵抗的消极情绪,导致学生做数学题时兴趣不高,态度不端正,审题也不认真。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常常不集中,总是会出现溜号的情况,最后对知识内容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做数学作业时,也经常一心二用,导致一些简单的题目也计算错误,如未仔细审题、抄错题目等。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自主检查、演算计算结果的好习惯,通常都是写完作业就去玩,把作业交给家长或者教师检查、批改。在家长和教师指正他们的错误后,也不分析和反思,只是机械性地重新计算。甚至在考试中,在监考教师的强调下,存有宁可发呆,也不检查的现象,最后导致许多简单的计算题出现错误,被扣了分数。

(二)缺乏对计算知识的深入理解

数学概念是理解数学计算法则的基础,在整个小学六年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掌握、运用概念。不过由于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客观性,许多小学生只会背诵概念,对于概念真正的含义却无法深刻理解。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不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他们理解数学概念时经常出现偏差,所以在解答类似题型时就会出现概念混淆的现象。在数学计算中,公式和定律也特别重要,它们是计算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只有将其理解透彻,才能对其进行熟练、灵活、正确的应用。如果对这些基础的计算知识掌握得不好,那么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的问题。数学是一门系统的知识,小学每个阶段的知识都能成一个完整的脉络体系,大部分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延伸、拓展,如果学生在小学的初始阶段不能打下良好的计算基础,那么在之后的学习中就会形成更大的问题,最后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新知识时受到旧知识的限制,无法进行知识迁移,不能很好地衔接数学知识,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

(三)缺乏良好的计算思维和心理因素

小学生普遍自控能力不高,认知能力有限,所以他们会受到思维定式和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计算错误的问题。思维定式有利也有弊,它的优点是可以让学生运用现有知识和技巧快速地解决新问题,它的缺点是让学生无法突破思维限制,“沉溺”在原有的方法中无法解决新的问题。学生思维定式的形成主要受到了生活、旧知识、已有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学生遇到新题、难题时只能考虑到一部分,无法将其与其他问题联系起来。在解答常见的数学计算题时,也是循规蹈矩、毫无创新。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出现在未审清题意后,就按照惯性思维、常用方法做题的情况,最后导致计算错误,丢失分数。还有些小学生会认为写作业就是为了应付家长和教师,所以在写作业时就会敷衍、马虎,三心二意,注意力分散,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在遇到难题时会产生畏惧心理,不钻研、不思索,不寻求他人的帮助,于是问题永远是问题,最后引起在做计算题时产生错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错题的对策

(一)思考错题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者、组织者,要提高对学生计算错题的重视度,只有教师行动起来,学生和家长才会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首先,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计算教学,在课堂和课下是否有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计算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有没有讲清楚新的知识点,有没有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有没有带领学生仔细分析计算错误产生的原因,有没有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等。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计算错题有清楚的认知和全面的掌握,通过观察班级整体及个人的错题类型以及高错误率题型,研究相应的教学对策,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小测验,以便收集学生的错题。最后,教师要将自己的计算教学设计得更加精细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读教材内容,制定计算教学的目标,突出计算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对于计算题,课后计算作业,教师要提前进行解答,这样教师可以反思解题过程,利用充分的时间思考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二)归纳错题

在学生建立“错题本”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建立一个“错题档案”,将学生“错题本”中出现的高频率计算错题整理到其中,并订成册子。每个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可能都不相同,教师要找出产生错误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教师在分析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后,要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记录。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错题,最后再将其归纳为几个部分。在带领学生复习时,教师可以通过“错题档案”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查缺补漏,完善知识内容。“错题本”与“错题档案”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教师要有意识地不定期检查学生的“错题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再将掌握的信息和“错题档案”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行二次整理、归纳。在带领学生进行考前复习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错题档案”和“错题本”,帮助学生对之前的错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研究。按照错题的类型分析,可以缩小学生的复习范围,让他们进行精确的复习;按照错题的原因分析,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按照错题的对象分析,可以让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复习。

(三)评析错题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增加“纠错课”,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错题本”和“错题档案”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开展“纠错课”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集中整理错题。通过一节课集中讲解学生的典型错题,带领学生反思计算错误的成因,形成知识脉络,并进行特定题型的训练,防止相同错误的二次出现。由于“纠错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提高“纠错课”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呈现计算错题,通过PPT的精细讲解以及开展“小老师”等活动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除了要讲解之前的错题以外,教师还要在课前搜集与错题相似的题型,或者是为学生展示个别学生的“独特”解法,让学生可以触类旁通,总结解决这一类题目的方法和策略。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讲解错题,并加以引导,在帮助学生解决错题的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错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知道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并可以准确地表述出要怎么改正这样的错误。

(四)反思错题

学生建立“错题本”和教师建立“错题档案”的过程,就是对错题进行反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在计算中的不足和薄弱点,从而完善自己的计算方式,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不断地整理和分析计算错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可以从反思中锻炼数学思维,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于错题相对应的知识点是否讲解清楚,是否重点强调,布置的作业是否有针对性,课后的指导方向是否正确等,以此找到“错题”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认识到“错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产生错误后不进行反思,如果能用正确的方法对待“错题”,那么“错题”就是促进计算能力提高的营养剂。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教师要带领学生和家长提高对数学计算的重视度,并不断地总结、分析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然后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落到教学的实处。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错题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圆”易错题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