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共同体,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水平
2022-03-03刘斌
刘 斌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天生炕分场学校,甘肃 金昌)
要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城乡共同体的构建非常有必要。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使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有了新的办学理念,同时也明确了农村办学的目标,从而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建设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城区的良好教学和学习氛围会对农村学生产生一定影响,使他们受益匪浅,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农村学生的自信心。
一、城市学校带动农村学校,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突出,小规模学校持续增加,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针对“乡村弱”和“城镇挤”这两大难题,金昌市制定出台了《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金昌市教育现代化,根据金昌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所有乡村小学和初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惠面”的要求,金昌市在区域教研共同体、教学共同体、校际结对帮扶和“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小学教师资源的配置机制,进一步统筹和优化师资配置,同时也不断完善农村小学教师的聘任和调动机制,更好地解决农村地区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打好基础。另外,各农村小学要严格按照教学要求来实施小学设施设备配置的标准化,完善学校建设场地、教学仪器设备、图书馆配备和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等,进而不断提升农村地区小学教育技术的装备水平。农村小学需要贯彻落实小学校园文化标准化建设,加强校园的绿色环保工作,努力建设节能校园,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进而推动农村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开展“手拉手”活动,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
金昌市第六小学与我校手拉手结对有计划、有落实、有创新、有实效。城乡教师、同学之间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城市的教师和学生了解了乡村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农村的教师和学生了解了城市、了解了城市学生的素养和智慧。在相互交流和合作研讨中,双方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校的提高更加显著,通过活动,我校的领导和教师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所在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较大转变,变得更为先进。对课程改革、新课标,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对新课堂的设计和操作更加心中有数,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本课题的设计迎合时代,有生命力;顺应需要,有潜在力;源于实践,有激活力;设计合理,有感召力。得到了领导、同行的一致认同,对本课题研究寄予了高度期望。
三、创新农村教学教育管理,探索创新农村教育工作机制
首先,农村小学和当地教育部门应该在充分了解当地教学需求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师培养体系和机制,将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作为开展培训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相关培训和考核制度,突出教师培训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其次,各地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城乡学校教师交流机制,积极鼓励优秀教师、教学主任或者校长主动到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任教任职。同时,各地相关部门要建立城乡教师双方交流和定期任教制度,从而有效地改变农村小学办学教学收效甚微的情况,进而更好地实现城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除此之外,各地应该建立教师和学校教育质量的调研机制,全面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实现以点带面,整体发展的目标,而且,各地教育部门和城区学校应该主动将城区教育资源和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向薄弱的农村学校倾斜。与此同时,各学校应该建立自身的发展档案与在职教师业绩信息库,这样可以使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更好地监督农村小学和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水平。
在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构建城乡共同体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农村小学教师在进行基础教育的同时,不断调整、创新教学思路,合理整合当地城乡教育资源,各地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教育城乡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教育在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主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水平,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迅速发展。